《楚河汉界------聊一聊秦末汉初那段岁月》
第38节

作者: klingkun
收藏本书TXT下载
  项羽这个恨啊,也该着自己不露脸。范增刚走,自己就中计。所以项羽一怒之下烧死了纪信,带兵猛攻荥阳。如今荥阳守城的是韩王信、周苛、枞公和魏豹。韩王信很明白,刘邦在都守不住,如今刘邦跑了,他们也守不住,所以韩王信打算诈降。周苛和枞公性子烈,绝不投降,为了不给刘邦找麻烦,这哥俩一商量,先杀了那个做皇帝梦的魏豹。就这样,项羽一轮攻击之后,荥阳城破,韩王信投降,周苛、枞公被煮了。

  荥阳之战坚持了一年,项羽艰难的取得了胜利。这些当然不能让项羽满足,接下来,项羽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不过对于刘邦来说,军事上的失利完全能从政治中找回来,不信,请看下节。
  日期:2016-11-09 20:41:13
  三十二、当领导的艺术
  刘邦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恐怕刘邦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这种情况太多了,根本找不出一个“最”来。

  中国历史上有五百多个皇帝,老百姓、士大夫觉得谁是好皇帝那是站在别的角度看热闹,皇帝觉得那个皇帝业务能力过硬,那谁就是真正的业界标杆。汉朝以后的皇帝们普遍觉得汉高帝刘邦是当皇帝的榜样,这就说明刘邦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尤其是辽国皇帝崇拜刘邦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辽国皇帝自称姓刘,故而其他耶律氏也称刘氏。帮助耶律氏打天下的最大功臣是述律氏,辽国皇帝想到萧何是刘邦最大的功臣,所以给述律氏赐姓萧氏。

  那么从皇帝这个职业的角度讲,到底刘邦有什么样特殊的品质能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呢?其实这就是个心态问题。这样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要做起来,不是谁在刘邦的位置上都能成功的,或者说绝大多数人坐在刘邦的位置上都会崩溃的。
  作为一个有理想的人,刘邦兴致勃勃跋山涉水千难万险的去投奔信陵君,结果人走到了才知道信陵君死了。这就好比一个酷爱古典音乐的有志青年历尽艰辛去维也纳求学,结果好不容易到了才发现世道变了,整个维也纳的上空都飘荡着广场曲,这是一种多大的绝望。一般人一定会感到世界灰暗,然后抱着吉他郁郁而终。可能这个例子并不很容易理解,毕竟今天的大多数中国年轻人能还上当月房贷就是生活的全部,谈理想太奢侈了。或许只有还了几十年房贷的房子让儿媳妇给骗走的绝望感能跟刘邦当日踏入大梁城得到信陵君死讯的感觉差不多。

  但是刘邦没有消沉,多大点事啊,当不了名士还当不了流氓么,跳不成伦巴还不能跳广场舞么,刘邦微微一笑很狰狞,扭脸就骂着街去当了亭长。

  若干年后,按规矩办事的刘邦亲冒石矢先入关中推翻秦朝。当初天下人共议,先入关中者为王。然而天下人的约定被项羽当成了放屁,刘邦不仅没当上关中王,还得在比自己小十多岁的项羽面前装孙子,明明是自己合理合法的权益被人霸占,还得说是自己心甘情愿的。法律就在那,说好的先入关中者为王。但是刘邦面对项羽的强势耍流氓表现出了积极的迎合,这可不是刘邦愿意这么干,他的心也在怒火中烧,不过刘邦放弃了维权。在同一时期,因为维权而死亡的人有韩广、田荣、韩成等,刘邦这脾气能放弃维权,绝对是个艰难的决定。

  后来刘邦被项羽从彭城一路撵到荥阳,这种生死大逃亡让刘邦丢了亲爹、亲媳妇,他亲手扔了自己的亲儿子、亲闺女,你再看章邯,水淹废丘的时候他自杀了。同样是面对挫折,抗压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切。
  再后来刘邦被项羽撵出荥阳,刘邦的心腹爱将纪信代替刘邦死了,亲信周苛、枞公为给自己殿后被杀。然后刘邦想翻盘打不过项羽,想调动韩信救驾又怕韩信功高震主,继续逃命已经退无可逃。哪哪都走不通,处处都是绝望。这时候撸胳膊挽袖子跟项羽拼了简单,放弃这个游戏找个山头一窝也容易,或者说一剑抹了脖子也不难,难就难在事还得解决,日子还得过,命还不能丢,谁能面对一片要命的麻烦还能坐下来一件件捋一捋,排列出来个轻重缓急,再想出应对之策?反正这事要搁今天恐怕得有一多半人选择逃避。而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个好心态,他能妥协,能不要脸,但是不逃避。

  这,其实很需要勇气。面对着项羽的不依不饶、自己的损失重大、韩信的无法答复、粮食的极度匮乏,刘邦有条不紊的处理着这一件件棘手的问题。
  刘邦逃出荥阳,往成皋方向狂奔。这一路有二十多公里,很快就有两个消息让刘邦哭笑不得。好消息是刘邦路上遇到了前来求加入的英布,坏消息是成皋离荥阳太近了,项羽也很快追到了成皋。项羽再一次证明,他的强悍跟范增无关。刘邦在成皋还没喘匀这口气,项羽就把对峙了一年多的成皋拿下。刘邦再次跑路,一路向北。项羽长舒一口气,看看,自从范增走了,楚军所向无敌。
  成皋一战再一次打散了刘邦的队伍,这次比上次还惨,因为刘邦这次被打的就剩他和夏侯婴俩人,这么惨的情况刘邦都习惯了。
  眼下刘邦要翻盘,成建制的部队只剩下了河北韩信手下的几万人。刘邦知道韩信想当王,既不能答应他,又不能得罪他,这活太难干了。刘邦作为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悠哉的坐着老司机夏侯婴的车前往修武(今河南焦作北)韩信的驻地。俩人停下车就往大营闯,门卫赶紧拦住这俩不速之客,得问问这二位什么地干活?
  刘邦心眼多啊,掏出令牌愣说自己是汉王使者,有十万火急的事要见韩元帅。夏侯婴都蒙圈了,大王这是唱的哪出?

  当时是凌晨,天还没亮,韩信和张耳都睡着觉呢。刘邦蹑手蹑脚的进了韩信的大营,进去之后就把韩信的兵符偷了出来。然后刘邦大模大样的拿着兵符调动韩信的部队,等到韩信和张耳知道刘邦来了的时候,人家刘邦连战前动员都做完了。
  再次见到韩信,刘邦很感慨。就这个人,真讨厌。真是不想用他,可是不用他还真不行。项羽这样的战场疯子,就得靠韩信去治他。
  君臣见面总得说点什么吧,刘邦得先批评小韩,不像话,兵符都能丢了,简直是失职,为了小惩大诫,军队就先收走了。
  刘邦这样搞,韩信肯定不服啊。这简直是毒贩子批评瘾君子不像话,居然意志力这么薄弱的去吸丨毒丨。
  小韩不服是吧,马上刘邦就让韩信没话说。
  刘邦说前些日子接到韩信奏请封张耳为赵王的奏章,说得很好嘛,此论全是公心,没有一丢丢私心,这反映出了小韩的高风亮节,那就按小韩说的办吧,封张耳为赵王。不过小韩的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为了不让大家觉得小韩有私心,又能提拔一下小韩,干脆,小韩就来当这个赵国宰相吧。

  韩信完全无语了,一觉醒来,不仅兵没了,官也没了,汉国丞相变成了赵国丞相。关键是韩信还说不出什么来,因为这支部队的底子本来就是刘邦当初派张耳给韩信的,而且自己的奏章确实按照套路写的大义凛然,韩信心里苦。很快韩信不苦了,因为刘邦派韩信在赵地招募新兵训练,让他做好伐齐的工作。韩信发现了机遇,马上答应。而且韩信决定,打下齐国就当齐王,不管刘邦同不同意都得当齐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