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界------聊一聊秦末汉初那段岁月》
第16节

作者: klingkun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是,我要说的是项羽的一生,都是毁在这个看似完美的开局上,这个糟糕开局带来的坏影响,会贯穿项羽的一生。
  从这时候开始,项羽登上了推动历史发展的舞台,项羽走到哪都有万千人崇拜。他不用那任何人当幌子,他自己就是一面大旗。太多年轻人崇拜项羽,导致项羽自己都崇拜自己。如果有来生,我想项羽最大的理想可能就是变成一个女人,然后嫁给像项羽这样的男人,完美。
  项羽由自信变成了自负,从自负变成了自恋。

  看同样的世界,刘邦眼里都是复杂,他认为任何事和任何人都不那么简单,任何人都可以用完就杀。而项羽眼里都是阳光,这个世界很简单,没有什么事是打一架不能解决的。
  这两种性格,成就了刘邦和项羽这两条路上的人。刘邦总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项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大是大非面前,刘邦往往拖泥带水,游移不定。项是干干脆脆,简单粗暴。
  虽然刘邦和项羽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是目前还不是他们的表演时间。在没有蒙恬的日子里,陈涉曾无敌般的存在。战不无胜攻无不克的陈涉,注定要败给自己的克星。那是章邯带兵之后,就不允许别人再以无敌自居,陈涉起义半年之后被杀。当时能称无敌的,只有章邯。
  陈涉死后,其他义军难以再打陈涉的旗号。革命军们开始各树各的旗帜,各立各自的山头。有想法的就自己拉大旗单干,没想法的就找大树依附。总之呢,各革命武装无论怎么折腾,原则上都不愿意遇到章邯,毕竟章邯是无敌的。不用企图尝试和章邯过招,谁也不是章邯的对手。
  就当时而言,陈涉虽然死了,但江湖上有了很多新的山头进行革命,但是这些组织,就没有不害怕章邯的。
  陈涉的部将张耳曾经拥立武臣为赵王,由于这个山寨的武臣被部将李良杀害,张耳又拥立了正版的赵国贵族赵歇为赵王,赵国宣布复国。
  武臣部将韩广北上攻打燕地,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燕人们苦秦久矣,见韩广一副无公害的样子,就选举韩广为燕王,燕国宣布复国。
  前魏国人、陈涉部将周巿攻占魏地有功,周巿不敢贪功,拥立魏国后裔魏咎为魏王,魏国宣布复国。

  前齐国王族远亲田儋仗着家里有钱,与堂弟田荣、田横起兵占领原齐国旧地,田儋自立齐王,齐国宣布复国。
  这里边韩国比较悲催,战国时是第一个被灭的,秦末还是最后一个复国的。毕竟张良不善于演讲,一直也没能帮助韩国复国。
  其实以上几个国家的复立,跟后来的十六国啦、五代十国啦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打个旗号而已。
  齐国复立,也就是名义上跟以前的齐国有关系。但凡田儋是战国末代齐王田建的近枝亲戚,那就绝对不可能全须全尾的到外地当个富户。
  赵国好歹是赵王室贵族当大王,但是赵歇也就是个傀儡,大事小情得张耳说了算。
  魏国相对来说算不错了,魏咎当年就是魏国的宁陵君,正经的王族。但是大家是看在周巿的面子上才尊他为魏王,假如没有周巿,没人拿他当盘菜。
  燕国就更离谱了,韩广又不姓姬,跟前燕国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这四国是不具备领导大家共同抗秦的资格和威望。那么说谁有资格呢?必须是楚国。在当时百姓心中都知道,以前东方六国当中,楚国地盘最大、人口最多、楚王最无辜、结局最可怜、灭秦最有望、当领导最有理。
  也正是因为如此,陈涉起兵,拿光复楚国说事。陈涉死后,项梁不追求陈涉打着项燕旗号起义的事情,反而证明陈涉说的都是真的。陈涉死了,扶苏和项燕还是不见了,那么说作为项燕的儿子,项梁振臂一呼领导楚人光复楚国,是老百姓非常愿意看到的情节。
  因此在项梁心里,陈涉之后的革命盟主,非他莫属。为了当上真正的盟主,项梁做了哪些努力?下节再聊。
  日期:2016-10-07 23:08:44

  十五、认真你就输了
  秦末大革命开展的如火如荼,完全没有因为陈涉的死而沉寂下来。但是革命军的热闹,更多的是表现在内斗上。
  比如说燕国和赵国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齐国和魏国之间也是满满的仇恨。在这种局面下,项梁想要统领这一盘散沙,难度系数不亚于推翻秦朝。
  不过鉴于复国的四国都不是那么的有说服力,项梁作为根正苗红的项燕之子,还以陈涉的拥护者自居,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江南的无冕之王。很多的有识之士去投奔项梁,形势一片大好。
  比如说韩信,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到项梁的队伍中去。平心而论,韩信一开始待遇算不错的了。你想吧,韩信刚来就被编入到项羽的队伍中去,而且还被项羽带在身边当贴身侍卫。不敢说这是多大的恩宠,最起码项羽对韩信的信任是表现出来了。项羽为什么喜欢韩信呢?因为韩信武功好啊,而且好到了能打动项羽,好到了项羽把自己的安保工作交给韩信,可见韩信这些年的功夫真没白练。那么韩信后来为什么要离开项羽呢?这是后话,等韩信走的时候再聊。

  除了韩信之外,陈婴也是个不得不提的人物。陈婴是东阳县(今江苏盱眙南)人,身份和萧何差不多,是东阳县政府的小吏。论声望呢?陈婴在东阳的人缘完全盖过萧何在沛县的人缘,那真是好的不要不要的,特别像《水浒传》里边的及时雨宋江当小吏时的人缘。不同的是陈婴真是个忠厚长者,没打算造反。
  陈婴不造反,东阳县的老百姓都替他着急。于是在一个暖风和煦的日子里,东阳的激进青少年们联合行动,杀掉了东阳县令。由于凶手没有人望,大家推举陈婴当县令。这让陈婴的上位,跟民国黎元洪的上位有些相似。
  接下来的形势就不受陈婴控制了,因为慕名而来投奔陈婴的人数太多了,足足有两万多人。这就意味着,陈婴的队伍不亚于已经复国的燕、赵、齐、魏四国,大家一琢磨,要不您称王吧。陈婴一想,称王可以,“吧”还是得去掉。不过就当时而言,哪有自己封自己当大王的?战国时候,诸侯国相继称王,不管怎么说,后来都由周王室认证加V。陈涉称王,那是天下英雄首肯的出头鸟。自己虽然在东阳县是个腕,离开这一亩三分地,那就够呛了。

  陈婴回家找妈妈商量此时,当不当这个大王,还得听妈妈的话。陈妈妈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她敏锐的察觉到当时的格局变化。陈妈妈对陈婴说,天下局势不明,与其称王当个出头鸟,不如背靠大树好乘凉。
  陈婴顿悟,从此陈妈妈的话成为了陈婴一生的信条,要在江湖混的好,先找大哥来依靠。这一次,陈婴选择的大哥是楚国贵族后裔项梁,后来陈婴选择的大哥是刘邦,不管怎么说,在这个历史时期,陈婴算是人生赢家。哪怕是跟着刻薄寡恩四处找茬的汉高祖,陈婴依然混的有模有样。无萧何之惊恐,无韩信之冤杀。他的曾孙女还当了皇后,就是那位“金屋藏娇”的女一号陈阿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