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那点事儿 --扒一扒快餐时代的男男女女》
第19节

作者: 烟草燃烧的思念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兄弟,什么事。”
  “飞哥,你现在能出来一下不,有点事找你。”
  “我这上班呢,有什么事不能电话里面说啊。要不等下中午一起吃饭,见面再说。”
  “急事呢,电话里说不清楚,你请下假出来吧。”
  杜飞知道小朱同志不是有要紧事不会上班时间打搅自己,赶忙回办公室向李主任请个假,到楼下找到Q5,打开门爬上去,看见车里后排还坐着个人,问朱友松道:“什么事啊,这位是?”
  “我堂哥,朱炳仁,我找你的事和他有关,对你绝对有好处的。仁哥,这是我铁子,杜飞,现在是西塘区委办公室副主任,是我们西塘区委书记的人。”

  原来朱友松的这堂哥在陆海嘉元鞋业打工。嘉元鞋业那是全世界都有名的香港大公司,专门给耐克、阿迪达斯等名牌做代工的。1987年进入中国大陆,先后在陆海,东海等多个省建设工业园区,投资巨大,据说目前光在大陆地区雇请的员工就有20几万。朱友松介绍说,他表哥18岁就去了陆海,嘉元鞋业刚进入陆海就在那里打工,从最基层的流水线装备工人做起,经过19年拼搏,现在当上了分厂主管,很得香港老板器重。

  “哦,不知道仁哥有什么好事可以关照小弟的?”
  朱炳仁看着杜飞没有做声。杜飞就知道自己冒昧了。毕竟自己太年轻了,而且职位也太低了——在系统内,丨党丨委办的副主任还算个小角色,出了系统就很难有人认可。更何况杜飞还不是副主任呢,就是个小小的综合科长,副科还是带括号的。人是外企高管,接触的都是地方丨党丨委政府领导,最差也得是副处级,杜飞这种年轻人那里能进他的眼里。
  日期:2016-02-01 10:27:21
  “小松,还是你来说吧,到底是什么好事。”杜飞还是转头来对付朱友松。
  朱友松就哇啦哇啦地说了一通。早几天他大伯满60,这大堂哥赶回来给父亲办生日酒,朱友松跟着他爸去给大伯拜寿,一家人闲聊的时候,大表哥在衣锦还乡之余,对常年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心里很是内疚,话里流露出想回乌邮的意思,顺便透露了老板也有到内地来办厂的意愿。要不说朱友松对杜飞那是真的好,听到这个事,心里一想,飞哥他们党政干部不是都要搞招商引资吗,这能拉来外资可是很大的业绩呢。于是也不和他老爸商量,就趁着大堂哥要来乌邮坐车回陆海的机会,说带他看个朋友,一把就把堂哥拉来找杜飞,也不管这种事杜飞是不是够得着。至于带着堂哥找杜飞说这事,是不是降低了他堂哥的身份,他还没有那个概念——这一个是自己家堂哥,一个是自己铁杆兄弟,那身份很般配嘛。

  杜飞听完之后,哭笑不得。这种大事三个人坐在车里来说,实在是太儿戏了。倒是兄弟的这一番心意让他很是感动。杜飞想了想,正色的对朱友松的堂哥说:“朱总对不住啊,小松这是太想关照我了,您可千万别怪他。我们市里区里对愿意来乌邮投资兴业的商界朋友都是非常欢迎的。但是这个事太大了,我做不起这个主。您今天要赶回陆海去,时间不够。再说这匆匆忙忙的接待起来,也体现不出我们的诚意。您看是不是这样,您留个联系方式给我,我马上去向我们高书记汇报这事,然后约个时间由我们高书记带队,专门去您那拜访,大家再来说这个事好不好。”

  听到杜飞这么一说,朱炳仁的脸色才舒缓开来,给杜飞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也答应了等高书记他们过去考察,那边一定会热情接待。再一看这两兄弟感情这么好,又送了个顺水人情,索性答应了杜飞,回去后先去探探老板的口气,看人家是不是愿意来乌邮这边办厂。
  日期:2016-02-04 08:50:53
  杜飞站在路边,目送着朱友松开车,带着他堂哥离开后,马上坐电梯上到了九楼,来到高书记办公室门口,敲敲门走进去对高向前说:“高书记,有个消息,和您汇报一下,可能会有点用。”
  高向前正在埋头看文件,听到杜飞这么一说,忙抬起头来看着杜飞,笑着问道:“小杜啊,是什么好消息啊?”
  “我听说我朋友说,嘉元鞋业可能有来内地发展的意向。”
  “嘉元鞋业?就是香港那个做名牌代工的制鞋企业吗?那企业不是在陆海搞的好好的,怎么会想搬到内地来啊?你从哪里听说的啊?”
  日期:2016-02-04 08:51:35
  “二汽运朱克建的侄儿子在嘉元鞋业当高管,这次回家来给他老爷子做60大寿,和朱克建他们聊天的时候说起的。朱克建家儿子朱友松和我关系很好,刚刚小朱总都把他堂哥带过来了。这个事就是小朱总告诉我的。”
  “那人呢?你怎么不请他上来坐啊?”
  “他那堂哥是路过乌邮,赶火车去陆海呢。我看时间来不及了,再说我们这边也没准备,招待不周反而怕浪费了机会,所以就留了朱友松他堂哥的联系方式,想着先和您汇报一下,看您有没有想法把这个企业拉过来。如果您这边定下来要争取的话,我觉得我们是不是专程上门去拜访一下,更好一点。”
  日期:2016-02-04 08:51:54
  “嗯,嘉元鞋业是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如果他们真有意向要到内地来发展,那我们是应该上门去拜访,争取一下这个机会。看不出来,你这小杜还是个福将呢。你去请一下钟区长,”高向前想了一下,“算了,我来给钟区长打电话,你先去忙你的。记得多和那边保持联系啊。”
  杜飞出去后,高向前一想,自从年前挂职来到西塘刚刚4个多月,情况基本熟悉了,正在考虑怎么发展地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还没找出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呢。这还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来个枕头啊。他索性放下手头的工作,站起来在办公室走动一下,仔细思考起怎么样才能抓住这个机会。如果能把嘉元鞋业拉进来,那就有了一条很好的路子。这家企业是给国际名牌鞋子做代工的,很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真的能来西塘发展,既可以解决目前区里国有企业不景气、下岗人员多、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又能提高西塘区域经济的外向度。而且高向前也知道,这种大企业还是一个产业的龙头,一旦进入到某地,跟着还会有很多上游企业一起过来,产业带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日期:2016-02-04 08:52:41
  至于杜飞提到这个企业内迁的可能性问题,高向前站得比他高,自然知道最近沿海地区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强调要大力发展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对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当然就没有过去那么重视。而且沿海地区的工资上涨得很快,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面临成本急剧上升,利润率普遍下降的问题,加上现在很多人不像80、90年代那样愿意吃苦,也不想离开家乡去外地打工,沿海很多企业都发现招不满工人了,所以内迁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年前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还特意提出来,要全省各地市抓紧做好准备,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梯次转移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