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的题目是根据课文《瑞雪》写一篇记叙文,题目叫《记第一场雪》,要求用上瑞雪兆丰年和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还要有象征比喻夸张拟人等描述手法中的三种。
看了题目就又有几个同学弃权了,二帮也老早就交卷了,不过人家是写满了试卷上交的,连草稿都没打。
二帮的那篇作文是这样写的:
时间过的真快,正当人们都还沉浸在水稻大丰收的喜悦中时,那刚种下去不久的麦子,就飞快的露出了新芽,就象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赶着来过新年的小天使,翘首以盼着,并很快连成绿油油的一大片,仿佛是给整个大地都披上了一条崭新的地毯,洁净清新,而又显得生机盎然。
常听大人们会喜不自胜的说:“今年的杂交水稻的产量,比往年翻了一倍多,来年的小麦如果也能象稻子这样大丰收就好了。”有年长一点的就会接上话头忧忧的说:“卖子和稻子不一样,如果想丰收,就得冬天多下雪,没听说过吗,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才会枕着馒头睡,一切要看天意。”
这时就会有些小年轻的自信的说:“放心吧,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国家也有了好政策,将来不要说稻子麦子,就是瓜果梨枣,都会有好收成的。”
真是天随人愿,不几天那碧蓝碧蓝的天空就变得灰蒙蒙的,而且是越来越浓,终于在一天放晚学后,就呜呜的吹起了西北风,小朋友们都穿上了棉袄棉裤,有的还戴上了棉帽,把小手都紧紧的伸进了袖管里,要下雪了,我们再也不好疯玩了,但我们大家都还是很开心的,因为瑞雪兆丰年,为了明年能有个好收成,我们只希望这场雪能来的更大更猛烈一些吧。
冬天确实冷呀,晚上睡觉时,冻得我两条腿都不敢去伸直,但还是掩饰不住对这第一场雪的期盼,不时的还下了床来,透过窗子向外面张望一眼,但我终于没有抵挡住瞌睡虫的侵扰,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睡去了,当我再一次的睁开了眼睛,感觉到房间里明显的比平常亮了许多,凭直觉,是真的下雪了,所以匆匆的穿上了衣服,打开了窗户,仔细观察。哇,好美呀,也好不壮观,到处是一片银白的世界,不知何时,地上已聚集了厚厚的一层,天上好像还有数不尽的大鹅毛在一片一片斜斜地往下飘着。
这时风已经停了,就仿佛都能听到那雪花落地的沙沙声,我兴高采烈,我欢欣鼓舞,我喜不自胜,我真想张开喉咙放声歌唱,歌唱明年的好收成,歌唱又一个好年景,歌唱又一个新希望。
可是当我又一次躺到了床上,却辗转反侧,再也无法入睡,不是想别的,而是想那个已成了五保户的孤寡老人,大舅奶奶,冬天来了,无儿无孙的孤身一人,不知吃的可饱睡得可好,那么大年纪了,无人照顾,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好像应该去为她做点什么,对,去为她做点什么。
天终于亮了,雪也停了,我急忙穿好衣服,扛了一把洋锹和一把扫帚,去喊了大头和保卫两位同学,把我的想法和他们一说,他们也非常赞同,并也带上了清理雪的工具,三个人会心的打着手势,轻手轻脚的把大舅奶奶所住房屋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天大亮了,我们的身上都感到出了汗,在我们正准备悄悄离去的时候,大概还是惊动了她老人家,这时她打开了大门发现了我们,感动的热泪盈眶,并紧紧的抓住了我们的小手,一迭声的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们都是毛主席的好孩子。”
我们三个都一个劲地摆手,也连声说道:“不用谢,不用谢的,因为我们是少先队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比起雷锋叔叔,我们还差得很远呢。”
太阳又升了起来,我们又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虽然身上还能感到些许汗的凉意,但心里感到暖烘烘的,能为别人去做一件好事,这是多么的有意义啊。
怎么样?二帮是不是很牛逼。
不过现在的人可能还有点不以为然,可是在那个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时代,二帮的那篇作文的确可以算是上乘之作,因为那时对一件作品的要求除了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其实最注重的就是要有思想性和号召行,二帮的这篇作文都满足了。
后来有个负责评审的老师都感叹,这篇作文从思想性来说,已经超过了范文《瑞雪》,一时高兴,就提出建议,加个特等奖,但没有被通过,理由是字体太差,歪歪扭扭,很难辨认,但这个老师还是要坚持,就自己买了一支钢笔,以县教育局的名义嘉奖给了二帮,并在笔杆上刻了一只凤凰,还有二帮的学名李业年,落款就是凤阳县教育局。
听了那凡光美校长的讲述,李书记也感慨道:“真是难为了这个孩子了,这也不能怪他,是我们把这个孩子耽搁了,从刚刚能走,就接连不断的带小孩,还能把书读到这份上,我也知足了。”
为了表示庆贺,在二帮领回奖的当天晚上,李书记办了四五桌的酒席,除了邀请了观音堂小学的全体老师,还有观音堂村的一班村委,以及二帮本门里的一些叔叔伯伯们。
当然,酒席宴上大家对二帮这次的表现都做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还有对二帮的过去也进行了回忆,人不大,但是就能让一大帮小伙伴甚至还有比他大的都俯首帖耳的一天到晚的围着他转,这样的能力就不同凡响,还有上二年级的时候,就能胜过当老师的赵华红,这样的表现简直就可以称得上是神童,当然凡光美校长又把那件事的前因后果又分析解释了一遍,当时就有些人笑说道,看来让二帮带着兄弟去读书还是做对了,那凡校长又赶紧的解释,要是一般人的话,这个小孩可能就废了,这也正是二帮的了不起之处,言下之意,那二帮就不是个一般人,将来的前途是不可限量,不要说光宗耀祖,可能我们整个观音堂都要沾他的光呢。
二帮可以说是不负众望,从那以后,大小奖状是一张一张的往家拿,一致家里的墙上实在是贴不下了,初高中除了写作比赛获奖,还有什么优秀班干部将,三好学生奖,优秀团干部奖,反正是只要学校里有的奖项,二帮几乎就没有缺少过,可是有什么用呢?
七分之差,人生的历史就要被改写,正在有些人感慨,也只不过如此的时候,人家下了学只不过短短的一年时间,竟然造起了三间小楼房,如果不靠二帮,凭他李书记可能这辈子都造不起来,这时才会有些老人站出来说,三岁看老,七岁看大,人家二帮是天生的不是一般人,当初是凡校长下的评语,此话总归错不了的。看吧,将来的观音堂是人家二帮的天下。二帮自己也这么认为,不过他们的那种说法有点错误,如果我二帮只能在观音堂混,那你们太小看我了,最起码的我也要混到乡里去,而且还是整个枣巷乡最大的官,或者说最起码的我也要混到能够成为枣巷乡的一个土皇帝。
其实关于自己如何能够成为枣巷乡土皇帝的蓝图,二帮在上初中时就设计好了,第一步,以观音堂为根据地,先扎好根,然后再到乡里,拉党结派,为我者用,不为我者滚,所以自己在学校里结交的就是枣巷乡几大家族的核心人物的后代,将来自己还要大力发展民兵组织,枪杆子里出政权,哪朝哪代都不会错,自己只要牢牢的发展壮大自己的地方势力,就是县里也会拿自己没办法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