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的销售战争:纵横》
第51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还用说,作为老革命的后代,我思想觉悟高啊,当时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我一想北京有过那么多皇帝,肯定受迫害最深啊。所以,一咬牙、一跺脚,我就把自己给发配过来了。”
  大家听着这俩人斗嘴,都是哄堂大笑。服务员拿上了两瓶红星二锅头。刚才杨耕并没有听到宋新军要酒,看来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看来今天要豁出去了,幸亏黄家富在这方面是把‘好手’。
  “夏总,宋部长,各位领导,我借花献佛,敬大家一杯。”黄家富端起盛满酒的高脚杯,反客为主,一饮而尽。气势逼人,尽显豪爽。看来他是想首先发难,在气势上压倒大家。
  杨耕乐了,心想这次老黄恐怕要倒霉了,和这群工人老大哥拼酒,那是没事找事!

  大家可能没想到黄家富如此豪爽,先是一愣。继而相互招呼着,轻松干完面前的二锅头。黄家富似乎没有意识到眼前这帮人的实力,接着又如法炮制,连干两杯。杨耕知道,这是老黄惯用的伎俩。上来就喝急酒,让大家知难而退。不过他好像没注意今天喝的是什么酒,也没注意在和谁喝。
  杨耕太清楚黄家富的酒量了,去年一次部门聚会,老黄喝高了,杨耕把他背回家,老黄家在五楼,杨耕一直把他送到了四楼。和老黄确认没问题后,看着他踉踉跄跄地上楼,才转身离开。结果,后半夜接到马达的电话,说老黄还没回家,他老婆急坏了。打电话也不接,问杨耕把老黄送哪去了。当时杨耕也吓了一跳,赶忙又跑到老黄住的楼上,发现老黄同志正倚在自己家的防盗门上酣然入睡呢。

  杨耕估计这一轮下去,老黄肯定不知道哪是北了。但是出乎意料,黄家富放下酒杯,整了整领带,很庄重地扫视了大家一眼,带着红扑扑的脸蛋,昂首阔步地向外走去。
  几杯酒下肚,桌上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很快就演变成了捉对厮杀。杨耕赶忙端起酒杯,和夏总碰了一下,说道:“夏总,下一步的工作还请你多指导啊。”
  “信息化我是一点不懂,有什么事你就直接找小宋。我负责给你们当好后勤。”夏铁锤说的很实在。
  杨耕倒是相信他的话,夏铁锤怎么看也不像计算机玩的很好的人。但是他毕竟是副总经理,是决策人之一。杨耕不敢大意。
  “夏总,你是老总,关键问题还是需要你定夺。您看,我们下一步应该做些什么?”
  “小杨,你太客气了,我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你就和小宋商量着办吧。”夏铁锤诚恳地说道。

  杨耕感觉夏总说的应该是真心话,脑子里盘算着下一步应该如何推进。突然灵光一闪,一下子想到了办法。
  知道了下步该怎么做,杨耕彻底放松下来,喝酒的状态也上来了。依次向大家敬着酒。杨耕觉得自己好像特别喜欢这种无遮无拦的气氛。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他甚至觉得也许这才是自己应该有的生活。
  过了一会,看看黄家富还没回来,杨耕不禁有些担心。刚想出去看看,手机响了,一看来电显示,正是黄家富。
  杨耕赶忙走出房间,来到外面接电话。杨耕他们吃饭的地方在酒店的三楼。这个酒店的楼与楼之间每层都有回廊连接。杨耕就站在回廊上接电话。
  “老黄,怎么了?”

  “老杨,我不行了,先撤了,共军太狡猾,我对付不了了,我已经打车到四环了。”黄家富说道。
  “老黄,做人要厚道啊,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出卖领导?”杨耕边骂边四处看着。突然他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形正站在二楼的回廊上打电话,不是别人,正是黄家富。
  “领导就是用来出卖的,我已经快到家了,对了,我的包你想着替我拿着。明天直接给我带公司去就可以了。”黄家富依然在摇头晃脑的说着。
  看来老黄还清醒,杨耕觉得他应该还有潜力可挖。马上决定说什么也得把拉回来。“老黄,我忘告诉你了,刚才夏总说了,这个项目就交给我们做了,他觉得我们都是很实在的人,尤其是你。明天一早谈合同。一会再把价格和我们最后确定一下。”杨耕逗着老黄。他知道老黄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苦衷。他家里有个河东狮。每次喝高了,都免不了遭受不公正待遇。

  “真的?老杨。太好了,我马上上去,这次舍了命也得陪好夏总。”
  “算了吧,你不是到家了吗?”
  “出国也得飞回来,我一分钟后就到。”黄家富飞快的跑上楼来,差点和准备进屋的杨耕撞个满怀。

日期:2009-10-19 20:27:07

  第九节
  杨耕和常思的关系,在常思入职后不久,就变得亲近起来,之所以如此,一是杨耕对部门做了一些调整,分成了5个小组。黄家富、王冲、赵菡几个骨干任小组长。而由于常思刚到公司,就暂时由杨耕带着。另一方面,常思的家和杨耕租的房子临近,都在海淀住。实际上常思也是租的房子,他来北京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不过他把老婆孩子都接了来,看起来是下定决心扎根北京了。

  常思从前的工作主要是面向企业用户的汽车销售,不过并不是一台一台地卖,而是一批一批地卖。销售技巧很不错,但是卖软件的道行差点。杨耕发现常思做销售很有特点,他思维非常缜密、细致,一件事情喜欢反反复复的琢磨。甚至到了多疑的程度。这种性格对于分析项目非常有用。做项目讲究的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你无论做对多少事情都不重要,只要有一个纰漏立刻就让你万劫不复。而常思的这个特点对于找到项目中隐藏的风险非常有利。

  常思还有一个特点,不过和销售的关系不大,那就是勤俭,从前杨耕下班之后,往往打出租车回家,后来就顺路捎着常思。但是常思的一句话就改变了杨耕的这个习惯,有一次打出租的时候,常思问杨耕:可以用一块钱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用十块钱解决呢?杨耕觉得有道理,就改坐公交车了。
  今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又堵车了,坐在后排的杨耕正和常思聊着天,杨耕发现常思对车特别喜欢,也特别内行,尤其是好车。
  透过窗户,看到和公交车堵到一起的一辆宝马,常思有些兴奋地说道:“老杨啊,你知道为什么宝马的标志是‘BMW’吗?”
  “不知道,是不是‘宝马’两个字的德文缩写?”杨耕说道。他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不是,是德语里‘巴伐利亚发动机厂’的缩写。不过,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你猜是什么?”常思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窗外的宝马。眼光里有了几分热切。

  “哦?什么意思?我还真不知道。”
  “B是Business,M是Money,而W是Women。这个名字把人生的目的说的清清楚楚了。尤其是对我们做销售的人来说。”常思的语气不像是玩笑,倒像是感叹。
  杨耕乐了,没想到宝马还有这样一层意思,开口问道:“老常,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车?”
  “当然是宝马,虽然有很多车比它好的多,但是,只有它才能代表一种品位。”说起宝马,常思眼里掠过一抹异样的光芒。
  “不过,现在没这个条件,我要先买房子,给女儿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旁边的宝马车已经渐渐远去,常思的目光还在恋恋不舍的追逐着。“我一定要留在北京!”说完这句话常思的眼睛又习惯性垂了下去,神情有些黯淡。
  杨耕觉得常思的话里有一种决绝,甚至是沉重。一时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过了一会才问道:“你的家乡一定很美吧?”杨耕没去过福建。
  “是啊,我在那里生活到高中毕业。”常思眼里刚才的火焰在慢慢的暗淡下来。“我的家乡是八山一水一分田,风景的确很好,山上是梯田,村子里是溪水,四季都会有雾,而且盛产竹子,村里很多房子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十六岁之前我都没有出过那片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