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女人,属狐狸!姐用牛逼的小说叭叭狐狸性。》
第1节作者:
憨皮 【大喇叭播】姐叭叭的不是属相,也不叭叭迷信,姐牛逼,叭叭的是IQ和EQ!
—————————
【细眼胖狐狸求爱记】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小庙,小庙里有个老和尚。
老和尚有一嗜好,爱吃土豆。可三日无米吃也,却不可一日无土豆。
有一日,老和尚的土豆吃没啦,一个都不剩啦,而那年,正闹天灾,山下村民们也缺菜少粮,地里的土豆几乎绝收。老和尚心善,断了下山化缘的念头,天天在山上的丛林边儿上转悠,捡拾野果生菜,挨一日算一日。
某天,庙里来了两位祈愿的村名,一男一女,穿的破破烂烂,男的身上背着一个破尼龙袋,袋子里装了有二十来个陈年土豆。
老和尚认得这两位村民,这是两口子,男的是个拐腿,姓麻,脸上还有麻子,村里人都称呼他为“麻二拐子”,那个女的是他老婆,大伙儿管她叫“哑娘”,哑娘是个哑巴,而且头脑有时候还犯糊涂。这两人是村里最贫困的一家,今天却给老和尚送来了土豆。
老和尚怎么忍心收呢?!
麻二拐子也说一不二,一着急,把尼龙袋底朝天一抖,二十几个土豆都抖落出来啦,落在地上四散了,还有滚到门槛跟前的。
就这个时候,不知道从哪儿窜出来一只狐狸,肚皮上吊着『乳』房,是只母狐狸,明目张胆叼起一个土豆,要跑。
麻二拐子见状,拐着腿追出来,老和尚和哑娘也跟出来。这只母狐狸很奇怪,不撒开腿逃,而是跑一会儿回头张望一下,等麻二拐子快撵上时,又往远跑一会儿,再回头张望。如此反复好几回。
老和尚看出点门道儿,果不其然,最后母狐狸在一处山洞跟前停了下来,在洞口处丢下了嘴中衔着的土豆,转身钻到树丛里,没影儿啦。
麻二拐子拾起土豆,顺便冲山洞望了一眼,这一看不要紧,了不得啦,洞口靠里边有个破布包包,包包里边包着一位女婴。
母狐狸一定是用自己的奶汁哺乳过包包里的女婴。女婴在酣睡。
麻二拐子吓坏啦,问老和尚:“这,这怎么弄啊?!”
老和尚答:“你无儿无女,这不如了你意了!”
麻二拐子惊慌未定,“您老叫我收养?!”
老和尚点头。
哑娘依依呀呀地上前,抱起了女婴,又依依呀呀地叫,她太高兴了。
麻二拐子有顾虑,上前瞅了一眼女婴,顾虑更大啦。
“她怎么那么丑?!”麻二拐子问,又叫唤:“脑门上还有疤!”
老和尚回:“不碍事。”
麻二拐子:“有疤还不碍事?净瞎说!”
老和尚笑,道:“长在面儿上总比长在心里强!”
麻二拐子不懂,“啊?”了一声。
老和尚说:“你看那土豆,皮儿坏了,削削还能吃,瓤坏了,整个土豆就都坏了!”
麻二拐子似懂非懂,转而,口直心快地问老和尚:“您老说我把她养大了,她不能变成狐狸精吧?!”
老和尚:“何出此言?!”
“母狐狸故意把我引到这儿的,您老说奇怪不奇怪?没准儿,”麻二拐子指了指女婴,
“这是小狐狸变的!”
老和尚笑笑,没答是也没答不是,却另解说:“母狐狸肯定用奶喂过这闺女,狐狸都有灵性,舔过自己『奶』头的就当自己孩子认了!”
麻二拐子想这话,老和尚接着着重语气说:“这闺女头上的疤,十之八九是母狐狸用爪子挠下的,作下的标记,你们好好照看这闺女吧,母狐狸心里有数着呢,照看好了,你们会有好报的,千万别打她骂她,且要好声好语对她,母狐狸在暗中盯着呢,母狐狸最记仇了,会报复哩!”
被震慑住的麻二拐子,颤巍巍接过女婴,无比虔诚地冲老和尚点头致谢,领着哈呜呜兴奋地不停叫唤的哑娘,下山。
麻二拐子让女婴随自己姓,名儿就叫“妞儿”,大名就是麻妞儿。
(一)
八年过后,小麻妞长大了,越大越表现出和同龄女孩的不一样来。
首先眼睛细,没眉毛粗,然后烧饼脸,塌鼻梁。果然应了麻二拐子的话了:丑!丑就丑吧,还贴着一块儿疤!这疤倒是没长太大,也越长越好看,但疤就是疤,就算它长成花儿,它也还是多余!
外貌只算其次,小麻妞儿区别于其他小孩还有最本质的一点,那就是她身上的狐性!
一天,哑娘在村里瞎遛达,走到村长院子跟前,大门虚掩着,村长家正在院子里起灶,炖着满满一大锅肥猪肉,那肉香味飘的满大街都是。这哑娘只是脑瓜有时候犯浑,但不傻,她知道不能进去。
哑娘就傻呆呆站在院门口,揪长脖子往门缝里边瞅,想闻闻味解馋。
肉香不光吸引来了哑娘,还招来两只狗,吊着长长的大舌头,蹲在哑娘身边,一边儿一个。
村长的孙子也八岁吧,叫虎子,正巧举着一大块肉骨头走出来了,低着头也没看外边,兴冲冲地拉起把手,开门!一野狗‘轰’地一声扑过来,小虎子翻倒在地,肉骨头也滚到一边儿去了,被野狗刁起,跑了!另一野狗也追着跑了,就剩下哑娘啦。
哑娘瞅着小虎子,嘿嘿地憨笑起来,还越笑越起劲,一边笑,一边“啊啊呜呜”比划着,做了个四脚朝天的动作,可把小虎子给气坏了,拍拍屁股上的土,气横横地叫:“等着啊哑巴,给你取肉去!”
果真,小虎子又从肉锅里捞出一块,跑回来啦。
这哑娘馋得眼睛都直了,一个劲儿吧咂嘴,哈喇子流出来老长。
小虎子揪下一小块肉,在旁边刚拉下的一堆稀牛粪上蹭了蹭,然后,把这块裹着牛粪的肉,送到哑娘嘴前。
哑娘想都没想,张嘴就咬,粪肉咬进嘴里了,连村长孙子的手指头也给咬住了,小虎子慌忙拔出手来,疼的哇哇直叫,这边,哑娘被粪肉呕得哇哇直吐。
这一幕,正好被拔猪草回来的小麻妞儿看到。八岁的小麻妞儿帮哑娘擦了嘴,抬头,轻描淡写地问小虎子:“你明天用的是锣还是鼓?”
小虎子顶撞:“关你屁事!”
小麻妞儿面色不改,声调不变,轻描淡写地又问:“用的是锣,对吗?”
小虎子答:“我就用锣,怎么啦?!”
小麻妞儿很狡黠的一笑,什么都没再说,扶着哑娘转身走了,留下小虎子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二天就是六一儿童节,小虎子上个压轴节目,用的就是锣,和另外三个同学合说“三句半”。 在村民家长们的吆喝呐喊声中,小虎子拎着锣雄赳赳气昂昂上场了!轮到小虎子念口号,小虎子牛哄洪地先摆了个造型,然后喊口号,接下来敲锣,只听“铛”一声,跟着飞出去一片儿东西,“哄”一声,台下人已经笑翻了天,小虎子连忙把锣提到脸前一看:呀,咋长窟窿了呢?!
村里人又一阵哄笑,笑得虎子没主意了,又忘了词儿,在全村人跟前,出了个大洋相。
反正,平日里结结实实的一个铜锣,小虎子在台上一敲,就跟敲鸡蛋壳似的,“咔嚓”一声,铜锣中央的“那部分铜”就顺势而飞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