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栖风 东吴帝国的最后十七年》
第36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6-05 17:48:37
  077
  文臣不能免于祸,幸臣也同样难逃池鱼之灾。之前最受宠的幸臣何定已经受诛,但仍有一班趋走小臣围绕在孙皓身边,其中便有司市中郎将陈声。虽然陈声和曹辅等出身寒微的人被东吴大族蔑称为“斗筲小吏”,但此人所作所为并非全是坏事,比如下面这件事。孙皓有个爱妾派人到集市中劫夺百姓财物,而陈声的职责就是维持市场秩序正常运行的,他仗着孙皓的宠幸,将该人绳之以法。孙皓的爱妾一看居然有人敢驳自己面子,立刻便找到孙皓向他告了一状,美人这么梨花带雨地一哭,孙皓立时大怒,但他也知道陈声这件事并没有错,便借着别的事由将陈声之头用烧锯锯断,而将他的身体投到四望之下。由此可见,孙皓对于臣子的宠幸远远不能和爱妾相比。

  孙皓虽在即位之初就杀了张布,且对张布甚无好感,但张布之女却入宫成为美人,而且甚得宠爱。有一次孙皓问张氏:“你的父亲在哪里?”张氏却是个不愿刻意讨人欢心的倔脾气,她硬邦邦地回答道:“贼以杀之。”孙皓大怒,就命人将其乱棒打死。后来孙皓思念张氏美色,又使心灵手巧的工匠用木头刻成张氏的形象,放置在座位侧边。孙皓问左右:“张布还有女儿吗?”左右人接口道:“张布的长女嫁给了故卫尉冯朝的儿子冯纯。”孙皓即命人抢夺冯纯之妻入宫,对其大有宠爱,拜为左夫人,日夜与其在房中宴饮,不听朝政,孙皓还命专门负责铸造器物的尚方(东吴的尚方同于东汉,是作坊的名称)用纯金制造数以千计的华燧(燧即熏燧,熏香用,华燧即华丽的燧)、步摇(以金银丝编为花枝,上缀珠玉花饰,因下垂的珠玉随步履而前后摇动,故名,是魏晋时的重要饰品)、假髻等装饰物,工匠借机偷盗,府藏之内的珍宝为之一空。大张氏去世之后,孙皓哀愍思念,葬于苑中,起了一座极为豪奢的大冢,又让工匠雕刻柏树作木人,放置在冢中作为兵卫。而送葬之物全系金银珍玩,数目不可胜计。

  大张氏下葬之后,孙皓和前次一样,躲在宫内半年不出。而东吴的普通百姓见到葬仪太过奢侈,讹言说孙皓已死,葬在坟墓中的便是孙皓真身。孙皓舅父之子何都容貌酷似孙皓,所以大家都相信那个在朝堂上吆五喝六的人其实是何都。临海太守奚熙听信谣言,举兵准备击杀何都,他还与邻郡会稽的太守郭诞作书,非论国政。
  日期:2016-06-06 19:48:22
  078
  郭诞无心依从奚熙,因此只是将奚熙之书上交,却刻意隐瞒了谣言流传一事。这事后来被朝中知晓,将要逮捕郭诞。郭诞惶惧不知所措,也没有办法自证清白。正在这时,会稽郡功曹邵畴挺身而出,他对郭诞说:“畴今自在,畴之事,明府何忧?”遂到上面派来的官员那里请罪,声称没有上白妖言,事出于己,与郭诞无关。审理该案的官员将邵畴之辞进上,孙皓仍然余怒未消。

  邵畴担心郭诞终不免于祸,遂自杀以证郭诞清白。临死之前邵畴置辞称:“畴生长边陲,不闲教道,得以门资,厕身本郡,逾越侪类,位极朝右,不能赞扬盛化,养之以福。今妖讹横兴,干国乱纪,畴以噂沓(流言纷纭)之语,本非事实,虽家诵人咏,不足有虑。天下重器,而匹夫横议,疾其丑声,不忍闻见,欲含垢藏疾,不彰之翰笔,镇躁归静,使之自息。愚心勤勤,每执斯旨,故诞屈其所是,默以见从。此之为愆,实由于畴。谨不敢逃死,归罪有司,唯乞天鉴,特垂清察。”该官员为邵畴收丧,又以邵畴之辞进上孙皓。孙皓这才免了郭诞之刑,将其送往建安郡造船。昔年晏婴见疑于齐景公,不得已而出亡,受过晏婴恩惠的平民北郭骚自杀证其清白,晏婴得以重回朝中。邵畴仿此自杀,可谓是东吴版的北郭骚。连孙皓这样残暴的人也忍不住嘉奖邵畴,称颂他的节义,并下诏在郡县庙堂之中为其画像。

  因谣言称何都代立,孙皓命何都叔父三郡督(《江表传》作备海督)讨奚熙,其部曲斩杀奚熙,传首建业,孙皓又灭奚熙三族,又派二十五位使者分至州郡,检核逃亡的叛乱分子。谣言才渐渐止息,但人心仍久久没有平定。
  东吴朝中有人失位也有人递补,周处便是这一阶段涌现出的新晋人才中的佼佼者。他是东吴建国初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鲂连发七封书信给曹魏大司马扬州牧曹休,终于诱骗对方前来,使得东吴最终取得了石亭之战的胜利。但是周鲂去世的早,周处少时缺少管教,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他膂力过人,驰骋田猎,乡里人皆以为祸患。后周处知道后发愤自新,先后杀掉为患乡里的白额猛兽和水中蛟龙,又访陆机陆云兄弟。陆云对他说:“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于是周处开始励志好学,渐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没过一年,州府争相交辟,周处后任东观左丞,很显然他曾经是东观令华覈的下属。最后周处也领兵外任,为无难督(属中军,统无难营兵,侍卫皇帝,也用于征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