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韩信与那个时代》
第35节

作者: 经天纬地烟雨江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23 14:15:06
  86节。二十五章 刘邦项羽5 贵族与流氓
  历史终于走上一个新的阶段,既秦统一六国、秦帝国二世而亡后,韩信又开始经历着人生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楚汉风云。刘邦项羽争霸天下的故事即将拉开序幕。
  在韩信看来,刘邦和项羽是两个世界的人。虽然这两人几个月前还曾经肩并肩战斗过,但现在早已是连形同陌路都算不上,剑拔弩张。
  所谓兄弟,所谓战友,又有几人能摆脱同舟共济到同室操戈的转变呢?韩信不由得陷入了思考。
  韩信在心中暗自比较这两人,发现都有让人追随的优点,也都有让人厌恶到想远离的缺点。
  刘邦出身卑微,地痞流氓本性,街头小混混,为人粗鄙,但有时比较慷概。项羽呢,有过高贵的家世,但早已没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却爱不求甚解;混迹江湖,一身英雄气概,但刚愎自用。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少年时的项羽便已经心高气傲,不愿做个“百无一用的书生”(李斯表示书生也可以治国平天下);也不愿只学一些剑术,做一个打抱不平的大侠。项羽想做的,是能够纵横天下、万夫莫敌的学问,兜兜转转,最后学兵法谋略。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力能扛鼎的项羽面对皇帝东巡的车队,既心生羡慕,更心生占有欲。相比之下,刘邦的反问就显得很有意思了,两相对比,各有优劣。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记载: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刘邦与项羽都是见过秦始皇出巡的场面。项羽当即对叔父梁言:“彼必可取而代也。”而刘邦则长叹:“大丈夫当如此也!”就个人气概来说,刘邦确实不如项羽。但刘邦生性洒脱,比项羽大了二十来岁的他在为人处世上显得成熟了许多,貌如长者,善于广纳博众,不会那么容易失去冷静,善于隐忍。 
  如今,秦始皇早已死去,当年那两个曾对他的车队发出个各种感慨的人,就在昔日大秦帝国的立国之基关中大地上,争夺他留下来到帝国遗产。

  日期:2016-01-23 16:55:07
  87节。二十六章 鸿门宴(上)
  关于鸿门宴,大家都不算陌生了,这并不是什么真正友好联谊的晚会。
  简单来说,这本是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是当时两支著名的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
  因为这次宴会对于刘邦来说凶险万分,又记载于“史圣”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同时后世衍生出大量的相关文学作品。使得今天我们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
  项羽对于刘邦抢占关中并封闭函谷关的行为很不满,总想找机会教训下刘邦,出口恶气。这个时候有两个人站出来了,他们坚定了项羽的这个信念。

  史书记载道: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光是细作的语言还不够,这个时候项羽的谋士范增站了出来,力劝项羽除掉后患。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范增果然很一下就看穿了刘邦的志向,项羽一听愈加愤怒。
  对于摘了桃子出了风头、深怀异心不受控制的刘邦,项羽已经彻底不能忍了,打算趁势消灭掉。
  原本,这一夜安稳度过,就没有后面的那些事情了的。但没有如果,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他们的对话,让一个不该听到的人听到了。
  且看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项王许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