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韩信与那个时代》
第32节

作者: 经天纬地烟雨江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1-18 21:41:31
  82节。二十五章 刘邦项羽1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即率诸侯军向关中挺进,行至函谷关,发现有兵守关,关楼上飘扬着“刘”字旗,项羽军无法通过。
  等等,刘邦怎么跑到项羽前面去了。
  原来赵王与张耳困于巨鹿时,遣使至楚向楚国求救。楚怀王经过商议后答应救赵。但为了分散秦军力量,决定派一支部队西向直接攻秦。北路楚军主力以宋义为主将,西路偏师以刘邦为主将。
  当时由于秦军军势正壮,楚国上下皆不看好西征,都不愿意领军西征。为了鼓舞士气,怀王和诸将商议后,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他们以沛公为西征军统帅西征,借口是刘邦为人宽厚,可以减少西进阻力。而项羽则因为叔父之死,一心想找秦军复仇,积极要求随沛公西征。但楚诸老将皆以项羽为人“僄悍滑贼”及“所过皆残灭”不利于西征为由拒绝了项羽的要求,让他担任北路军的次将北上救赵。
  这里不得不说楚军一些将领的私心,惧怕项羽脱离掌控之后再次聚拢部队,毕竟项羽的出身决定了很多楚人愿意追谁他而战。
  刘邦接受了这个任务,他本人倒没想那么多。北上、西去对他而言都差不多,秦军势大,选择哪一路都很困难,而且在楚军大营中,他也没有选择的权利。
  沛公军由砀出兵,北上先行收集陈胜、项梁的散卒。至成阳,与秦军夹壁杠里。沛公军出击秦军,大破秦军,秦将王离逃走。
  接着,沛公引兵西进,遇彭越于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大谢湖镇昌邑村)。两人合力攻昌邑,未下,沛公还军至栗(今河南夏邑)。在栗,遇刚武侯,夺其军,沛公军队增加了四千多人。接着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军合攻昌邑,又没攻下。
  屡次攻打不下,刘邦怒了,然后决定舍弃昌邑不打,率军西行。西行路上,刘邦遇见了一个对他影响很大的高阳酒徒。
  刘邦行军至高阳,深感军中人才匮乏,于是访求贤士。正好沛公军队中有一骑士家在高阳,回家探亲。这时高阳人郦食其为其同乡,于是就请他代为向刘邦引荐自己。他对骑士说:“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你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

  骑士惊讶地说:“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 ”郦食其对他说:“你只管像我教你的这样说。”骑士无奈,又不好拒绝,回去之后,就按郦生嘱咐的话从容地告诉了沛公。
  刘邦大为惊奇,居然还有儒生自报家门,便想见上一见。于是通过骑士引荐,郦食其见到了沛公。
  但刘邦在召见他时,正踞坐在床,令两女子给其洗脚,一副无礼至极的样子。郦食大为满,也是怒了,长揖不拜,直接斥责道:“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刘邦反骂道:“你个奴才相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
  郦生曰:“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刘邦闻之,若有所思,只见他起身道歉,整理好后以礼接待了郦食其。从此,军中又多了一位难得的人才。
  当时,郦食其有个弟弟名叫郦商,陈胜起兵时,他亦聚数千人响应。郦食其归汉,郦商率其部下约四千多人加入沛公队伍。
  郦食其劝刘邦进攻陈留,刘邦从其计,夺下陈留,得到大量补给。接着令郦商为将,进攻开封,未下。绕过西进,与秦将杨熊所率秦军大战于白马、曲遇,大败秦军。秦将杨熊败走。
  沛公军紧追其至白马,再次大破秦军,杨熊逃至荥阳,接连损兵折将,秦二世派使者斩杀杨熊。这也为后来章邯等人的惧怕战败被清算而欲降楚打下了伏笔。
  消灭杨熊所部秦军后,沛公率军南下攻颖阳,屠之。而此时张良再次与刘邦相遇,知己相逢,难免兴奋一场。之前,张良劝项梁立韩成为韩王,并随韩王成西至韩地略地。但是一年多来,所略之地每占辄失,始终没打开局面,因此游兵于颖川一带。
  刘邦率军进至此,与张良的韩军合兵,攻轩辕(今河南登封市西北)略定韩地。赵别将司马卬欲渡河入关,刘邦率军北上,攻平阴,破坏渡口。南下与秦军再战洛阳东,不利,南下阳城,收取城中军马。与南阳守齮战于犨(今洒南平顶山西南)东,大破南阳秦军。
  楚军追至南阳,想绕过直接西进。张良劝道:“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 ”于是刘邦还攻南阳。南阳守见楚军去而复返,并包围宛城。于是想自杀。 他的门客陈恢劝他不要先死,并出使楚营。双方约定后,南阳守投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