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逐鹿: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开国风云》
第8节

作者: 溪山龙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又道:“不知将军今日见我何事?”
  拓跋珪道:“这绰号可担当不起啊。我今天来是特意请教的。”
  “那请讲当面吧。”

  “久闻先生才高八斗,不亚于管乐在世,孔明重生。但不知,当今天下纷乱如麻,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东奔西走,或者建功立业,或者战死沙场,但多年未见成效,但不知该以何为先?”
  日期:2016-01-06 17:57:03
  “自然是以天下一统为先。”
  “若天下一统,又该如何呢?”

  “自然是以得人才为主。”
  “如何得人才?”
  “个别的贤才自然要靠请,但根本还在养育人才。”
  “如何养育人才?”
  日期:2016-01-07 08:41:43
  “自然在于环境安定,环境安,则民安。民安,则才出。”
  “如何安民?”
  “天时,地利,人和,天下大乱,华夏不安,此为天时,大乱自然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因此,目前看似乎在于地利胜。”
  “依先生看,何处地利最优?”
  日期:2016-01-07 10:01:04

  “效法当年秦孝公,其实今日最优之处恰恰是代北草原了。”
  话到此处,拓跋珪更是心头一震,忙站了起来,深施一礼,道:“当今代国旧地为秦所灭,苻坚分其地为二,一是刘库仁,一是刘卫辰,而今刘卫辰正在和秦王作战。鲜卑燕国也是行跨草原,但是依然被灭。不知道先生何以看出草原才是当今一统之源呢?”
  “天下最安定者,江南也。但是最没有前途的也是江南。士族豪门当政,寒门无路,帝王暗弱,政在权门。虽然安定,却是毫无未来。因为不会有新的阶层走上中枢,来匡扶天下。王导因循,苟且偷安而已。”
  “关中和中原呢?”
  “得天下者,必逐鹿中原,但正因此,这中原恰恰也是不宜争取之地。兵法云:避实击虚。都在争的地方,自然是该避开。而且当今中原,最难倒不在于夺取,而在于治理。如不得善治,最终也是丢失。石虎未尝不是已经占取中原了,但是仍旧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何者?即在于没有善治而。善治之难不在是否实行仁政,而在于调和华夷、统一风俗。”
  “那先生何以认为代北草原可以成为兴王业之地呢?”
  日期:2016-01-07 11:35:10
  “代北草原,我以为才是上上之选。首先在于齐风俗,易统一。草原诸部长期各不统属,易于各个击破。虽然,北有高车西有柔然,但不至于成为心腹之患。因此,只要定下,先定代北后进中原之策,那么问鼎中原者,必此地之主也。”
  话说到此,拓跋珪普通跪下,嚎啕大哭。这一哭,反倒把卫欢给哭糊涂了。忙道:“拓跋将军,所哭何来?”

  日期:2016-01-07 14:30:36
  拓跋珪道:“在下拓跋珪是前代国王世孙,代王什翼犍是我的爷爷。可惜王叔内讧,被秦王趁乱取之。请卫先生、卫大哥、驭龙先生、助我复国。我愿拜在当今第一帝师门下为徒。”说毕,又磕头大哭。可以说今天才是真的找到最该找的人,卫欢一席话,对于拓跋珪而言可以说是醍醐灌顶,拨云见日。这个一贯狡猾的小家伙怎么会放过此人呢?这番哭,是将十多年来母亲压在他身上的复国的压力全都释放出来了,一发不可收拾。任何人也劝不住了。一边哭,还一边动心眼:今天他要不听我的,我就不起来,以自杀威胁。同时,透过捂住脸的手指缝看卫欢无奈的表情。

  卫欢看看,忙道:“当年我的先祖卫環与你祖上有一段交往,我们也不算是外人了,虽然我们没有见面,但我可以帮你。”
  一听此话,拓跋珪的哭声立刻打住,马上站起来又深施一礼,一揖到地。

  “但是我还要有话说”卫欢将其搀了起来道:“此去长安,我只能以私人的身份而不是正式的身份来做事。这点你要跟王丞相讲清楚。”
  日期:2016-01-07 14:52:50
  “这是自然。”
  “其次,我帮你也是以朋友的身份,而不是以的僚佐的身份。并且,等你霸业一定,我就还山。你若答应,我就去,否则就不去了。”
  “如此甚好,焉有不答应的道理?做朋友不比作股肱更好吗?那我今天就认卫先生为哥哥。”说罢,也不等卫欢答应,立刻又撩衣跪倒,拜道:“大哥在上,请受小弟大礼参拜。”说完就是三个响头。这下,卫欢便没有了退身步。然后吩咐了老家人王伯和刚才那个叫卫杰的男孩子几句家务道:“特别是被我们大家伙一起捣鼓的那个蔚犁你再细致地调整下和王伯他们。这个东西看来比较适合在河东地区的山谷,高岗上,土坡上使用,灵活,也翻土深。”又与拓跋珪吃了饭,第二天一早,便打马扬鞭,匆匆上路,直奔长安。

  日期:2016-01-07 17:38:45

  第五章平定四公
  到了长安才发现,此时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这年秋,苻柳等四公密谋的消息开始走漏,苻坚征招四公入朝。四公哪里敢入朝?遂一不作二不休,在这年十月,晋公苻柳据蒲阪、赵公苻双据上邽、魏公苻廋据陕城,燕公苻武据安定,同时造反,声势浩大,对长安成包围势态。苻坚由于要对北方用兵,不想两线作战,内外受敌,也有些慌张,试图妥协,先安内攘外,随降诏书:“ 吾待卿等,恩亦至矣,何苦而反!可不必入朝,卿等宜罢兵,各安其位,一切如故。”四公一看诏书,脑袋摇得拨浪鼓一般。造反,岂是儿戏?开工没有回头箭啊。苻坚一看,妥协失败,只能一战了。只能在前线命令王猛开战。

  但计将安出?愁坏了王猛,连着好些天没有好好休息了。这卫欢一到,王猛高兴坏了,降阶相迎。拦住卫欢和拓跋珪的手,走入内阁尚书省的议事堂。一路上对二人赞不绝口,直呼二人为“双璧”。

  进入堂来,这才发现各位将领早就聚集到此处了,正在脸红脖子粗的争论该怎么打呢。卫欢三个进来,大家立刻安静下来。卫欢此时是一袭白袍,从外面看似乎还显得有些纤弱,没有多说话,只是对王猛道:“丞相且将军情告知在下,在下再做主张。”
  日期:2016-01-07 17:40:55
  王猛这才让人又将前方军情介绍一番。听完军情介绍,卫欢略微沉思,然后刻向王猛提出军事部署建议,说道:“在下以为这四位公爷看似很热闹,其实并不难击破。虽然对长安呈包围之势,但是兵力分散,难以形成有力的战斗力。故此并不担心。四公反叛,居然连统帅都么有选出,岂有不败之理?”
  王猛道:“该如何用兵?”
  卫欢道:“在下以为,可以后将军杨成世进攻上邽,左将军毛嵩进攻安定,丞相您自己和建节将军邓羌进攻蒲阪,前将军杨安、广武将军张蚝进攻陕城。其具体战略是:对西线的苻双、苻武采取攻势,对东线的苻柳、苻廋采取守势,且蒲、陕之军皆距城三十里,坚壁勿战,俟秦、雍已平,然后并力取之。”
  日期:2016-01-07 17:47:2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