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韩信与那个时代》
第21节

作者: 经天纬地烟雨江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2-13 17:34:24
  62节。十五章。刘邦来了2 中原往事一杯酒
  唐人白居易的《长相思》有一句这样说到: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汴河在秦汉之际还未出现,而今也早已成为遗迹。泗水倒还在,不过也被黄河夺取河道。古泗河原为淮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流经徐州、沛县、古淮阴。
  请注意这些地方:徐州、沛县、淮阴。接下来要出场的主人公在这里成长,很多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
  刘邦的命运比陈胜好,而且从最先好一点,到后来好很多。
  年少时的刘邦虽然不务正业,却十分向往做游侠门客,敬慕当时魏国公子无忌(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号为信陵君,养食客众多)的为人,为了拜投在偶像的门下,辞别父老,西行至魏国都城大梁。
  运气差了点,等他到大梁城时,发现信陵君已经死去多日了,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也不发达,刘邦在半路上没有及时得知这一消息。第一次远行本欲建功立业的美梦就此破灭,刘邦望着大梁城外暗流涌动的黄河之水一时茫然,不知道前路究竟该走向何方。
  幸好这个时候原来信陵君的门客张耳也在征召部属,刘邦于巨大的失望中找到一丝光明,于是顺势投奔张耳门下。
  不得不说一个人哪怕其他本领都不怎么样,只要能言善辩就足够了。君不见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瓦解齐楚联盟,让楚国损兵折将无数。刘邦虽然是个无赖,但言辞本领也不弱,几番交谈下来,便和张耳熟络起来,感情升温,几个月就由普通食客提升为知己。
  可惜,再怎么美好的岁月也不长久。此时秦灭六国的步伐已经大步迈开,三晋首当其冲,很快秦兵就包围了大梁城,魏国末代君王魏王假虽然带领军民奋力抵抗,终因实力悬殊,大梁城破,魏亡。
  秦灭魏后, 张耳的身份也来了个转变。听说张耳和他的朋友陈馀是魏国名士,秦帝国便悬赏千金捉拿张耳,五百金捉拿陈馀。于是张耳、陈馀由公卿变成要犯,不得不变更姓名逃亡到了陈地。
  主人公都成了通缉要犯跑了,一帮门客也只有散去。刘邦的饭票没了,无奈之下只好回到家乡沛县。
  日期:2015-12-15 23:22:56
  63节。十五章。刘邦来了3 沛县往事
  重回沛县的刘邦别无选择,只能重操旧业——继续着游手好闲被人指责的生活,直到当上沛县泗水亭长。
  在那个年代,亭长确实算不上什么入流的官吏,位居帝国管理阶层的最低等级,比乡长还低,职权管辖范围不过十里之地,负责的也不过是民间治安之类的事情,属于政府的编外人员。但对于刘邦来说,好歹也算谋个一个正经职业,职位虽低也算公职人员,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偶尔协助缉捕盗匪还是很有存在感的。
  关键是在法家盛行的秦帝国,就算是当个小吏也不不太容易。帝国县上设流官,县下用本地人为吏。但想当小吏,必须持有产业或者有德行,一句话,要么有钱要么有名望。韩信就是因为“家贫无行”,而“不得推择为吏”。

  刘邦怎样当上亭长的已经无法得知,我想估计是刘邦在江湖上混久了,略有影响力助了其一臂之力吧。事实上亭长不算美差,权力不大,事情不少,好处不多,麻烦有可能不少,论待遇完全比不上今天的某些富裕地区的乡村干部。体面人不愿意丢失身份去做,老实人也干不下来,这个时候江湖混混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不得不感慨,社会上的人,看着再糟糕,用对了地方,也可以人尽其才。

  刘邦自己,最先也是乐在其中,当然,混混本性没有改变,嬉皮笑脸吃喝玩乐依然是他的最爱,甚至后来在酒馆和曹氏妇人眉来眼去,把她收为情妇,并且有了个孩子(刘肥)。刘邦的这些看似不检点的行为,连史官后来作传时也不得不说,在沛县未发迹时的最大爱好与特长便是“好酒即色”。
  刘邦身上,确实编不出什么励志故事来,流氓行为倒是一大堆。但刘邦也有自己独特的能耐与魄力。
  日期:2015-12-19 00:34:44
  64节。十五章。刘邦来了4 抱得佳人

  说了这么多,并非是为了证明刘邦没有优点,恰恰相反,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本身就具有了这个世上很多人羡慕却又难以学来的优点:忽悠,日后忽悠那么多武将一起打天下就是明证;当然,还有舍得,为人豪爽大气,至少功未成名未就之前很大气。
  放在今天来说,一个男人年近三十岁了还没娶老婆,除非你是非常优秀的单身贵族,否则父母说起你来就会唉声叹气觉得丢脸。何况在那个普遍早婚早孕的“万恶的`封建时代。关于这个体会别问楼主怎么知道的,自己想去。
  三十而立,不仅仅是要一个人知书达理,符合礼仪之邦的要求。其实从字面来曲解更让一个人醒悟:男人三十,成家立业。
  刘邦的二哥刘仲早已成家立业,膝下已有两子之时,刘邦还是单身汉子一个。或许是因为此时的刘邦潜龙在渊还不够优秀,或许也是因为刘邦自己也没遇到合适的又喜欢的吧。

  直到一场宴席,改变了这种现状。也让世人领略了刘邦的“厚”(脸皮)。
  前面说到,刘邦擅长忽悠。发家之前最大的忽悠便是忽悠到一个富家千金做老婆;一个也许不算才艺双绝,能力却非凡的女人。
  这个日后将在历史上书写下浓重一笔的女人名叫吕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其父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后到沛县定居,因为沛令和他是好友,有熟人罩住。
  吕公和沛县县令关系极好,沛县的官员为巴结上司,纷纷前去祝贺吕家乔迁之喜。主吏萧何负责排定宾客的座次,能让身为县吏的萧何来帮忙,可以想象吕公在当地的地位。
  因为那天来的人太多了,萧何便来了个区别对待。他叫仆役把贺礼不到一千铜钱的都安排坐在堂下。客随主便,如果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多半会老老实实按照主人家的安排,该去哪里坐着就去那里坐着。
  身为亭长的刘邦是个爱凑热闹的人,也看到了主人家的安排。但刘邦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成大事者脸皮不厚怎么行呢,要知道刘邦可是有大志向的人,虽然此时连刘邦自己都不相信有一天自己的志向能够大到问鼎天下的地步。

  刘邦认为沛县诸官吏也没什么了不起,但光自己认为没用,身上没钱怎么进门呢?只有出其不意才能蒙混过关,只见刘邦潇洒的挥毫泼墨,大笔一挥就填上献礼为“贺钱一万”。
  吕公以为来了什么富贵人物,连忙出迎,最后却发现刘邦其实根本就没带钱来。被人欺骗的滋味并不好受,再怎么大度的人物都会心有芥蒂,更何况吕公本文商贾之人,最爱计算与算计,了解真相后,本是带些怒气想把刘邦赶走,但仔细看了下刘邦却大吃一惊。
  不知道吕公在哪里学的相人之术,这么准,居然看出刘邦将来定是个不凡人物,并一改先前态度引刘邦入堂内就座。萧何告诉吕公,刘邦只会说大话,没什么成就。但吕公不以为然。刘邦坐在上宾座位后,就大声调侃其他沛县官吏,众人皆不悦,但又不好在吕公面前发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