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漂洋过海的女人们》
第19节

作者: 壮烈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们聊到九点多也该回家了。第二天阿姨请了假去看望张军,张军已经吃完饭办出院手续,王阿姨和建国都在帮忙。一会张军进来悄悄地把建国拉出去,他们嘀咕完之后出去了。王阿姨想肯定是有事,就问医生是怎么回事,不是办出院手续吗?医生说钱不够,出去取钱了。你说这张军,阿姨在这,就怕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不放心才过来的,钱不够也不说。不过也是,他也不好意思开口啊,帮忙这么多哪好再开口啊。

  过了好久还不见回来,是不是两个人钱都凑不齐啊,就给张军打电话,张军说一会就到。回来后张军悄悄找医生说了什么,医生说:“这不行的,我们可以给你开点药,但是你回去要巩固一下,你现在还有炎症。”
  医生说话声音稍微大了点,被王阿姨听到了,王阿姨跟医生说:“该开什么药就开,回去是要巩固的,这孩子真是的,可能手头紧,能不花就尽量不花的。”
  回来后王阿姨说:“以后不要这么客气,知道你是怕麻烦我,我们能遇到算是一种缘分,阿姨现在是真挂念你,操心你,以后咱们就是亲戚了。以后也说不定阿姨有什么帮忙的,你不也要过去看阿姨吗?对哇!”
  王阿姨真心诚意地帮他,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一个劲的激动地说谢谢,以后王阿姨有事一定全力帮忙,王阿姨是自己的再生父母。

  王阿姨帮他把余款交了,跟建国一起把张军送到住的地方,这哪是人住的地方啊?铁皮房,很闷不透气,没有空调,夏天很热,冬天很冷,里面昏暗潮湿,东西随意堆放,杂乱无章。王阿姨捂着鼻子不想进去,里面空气实在不好,东西放下就在外面站一会。喊他们俩去看看包工头,张军和建国带他去找包工头,包工头住租的房子离民房有一公里的距离。
  包工头外面忙完回来在屋里喝水。王阿姨进来一看,环境不错嘛。空间大,家用电器齐全,沙发、衣柜、床都像模像样的。张军他们那么辛苦,没日没夜的干,吃不好住不好,晕倒住院包工头都不过问,像没事人一样,心里很是不爽。
  王阿姨跟包工头打招呼:“老板贵姓啊?”
  包工头说:“我姓杨,你好。”
  王阿姨说:“杨老板,张军晕倒住院你知道的哇?”

  杨先生说:“知道,他们打电话给我了,我正在外面忙,这个工程结束了,得找新的项目,刚刚回来。”
  王阿姨说:“杨先生,张军是工地上出事的,你给他报销一下吧,这孩子可怜,建国送他到医院的。”
  杨先生说:“给他报销一半,都是这样的。”
  王阿姨说:“杨先生,他是工地上出事的,幸好建国及时看到送到医院,走得急没带钱,回来取的时候张军已经昏迷很久了,放在医院没人管,幸好我们在那,及时给他交款送进了医院,才捡回来一条命,如果他真有个三长两短的,你可要负责的,那就不是几千块的事情了。张军我们了解下来人蛮好,建国说他干活很卖力,工人在你承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出事你就应该负全责。”
  杨先生说:“你是谁呀?你管这么多?”
  王阿姨说:“我是谁?我是有良知的普通市民,我救了张军,钱都是我帮他交的,同时也帮了你,如果抢救不及时,你不是也麻烦吗?还问我是谁?”
  杨先生说:“你救了张军,张军应该感谢你,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给他报销一半啊,工人这么多,每个人有个病痛都全报销,我工程要回来的钱都不够。”
  王阿姨说:“你这就说得不爱听了,跟你没关系?工人出事了,你不用管他?挣钱要凭良心啊,你这里住得这么好,给工人住的那个条件,吃不好住不好干活那么累。工程赚的都是工人的血汗钱,不是你包工头的。”

  杨先生说:“他出事了我不用负责,我们根本就没有合同,干几天算几天,不拖欠工资已经很有良心了。”
  王阿姨说:“原来你是非法雇用工人啊,今天你还真得给全报了,要不我告你。”
  杨老板也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周围也有邻居过来看热闹,杨老板压低声音说话,说全报没问题,本来就应该全报。王阿姨在跟杨老板争执中,完全没注意到张军,张军一直在拽王阿姨并说着不要跟老板计较了,报多少就多少吧。张军看着因为自己他们争执早已面红耳赤,王阿姨说:“没事的,这是你正当的合法所得,大不了以后咱不在这干了,你不嫌住的条件不好啊,那种民房住得身体都要坏的。”

  杨老板跟过来看热闹的喊一声:“你们看啥?”人们都走了,杨老板好言好语地跟王阿姨说全报销那是绝对没问题,张军确实很不错,在他队里算数一数二的好工人,很卖力,人很好。现在全款还没要过来,手头有点紧,所以一开始没说给他全报,想等款到了再给他报另一半。王阿姨别生气,张军还是得跟着他干,他喜欢张军,这些年跟他确实做了很多,最信任他了,有张军在他可以放心。
  杨老板语气好,王阿姨也就不跟他说什么了,医院单子单给他,当时就结算了。王阿姨跟杨老板说:“今天虽然一句赶一句上了点火,不过说实话你们工人吃住条件太差了,要想干好活,身体重要啊,他们那么差的环境怎么养精神啊,给他们租便宜的房子都行,那种铁皮房真不能住,夏天工人中暑,冬天冻感冒,你吃不了兜着走。劳动合同一定要签,要是被人告发你,可不得了。”
  杨老板说:“不打不相识,那就请王阿姨帮我们打听附近哪里有合适的房子,租一个200平米的大房子,多支些床,让兄弟们都住上有空调可做饭的房子,我也在想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们挣钱不容易,要钱很难,一个在做就得赶紧接新的活,接不上就会很麻烦,每次要钱也是求爷爷告奶奶的,东找西找。没那么多精力去顾及到工人的生活,也挺失败的,让兄弟们跟着受苦了。”
  王阿姨说:“是啊,每一行都难做啊,工人辛苦,你们心苦,不容易。杨先生,我是个热心肠,我这两天就帮你跑跑这事。”
  说到这里大家都开心了,张军的住院费报销了,最主要的是王阿姨跟杨先生气氛缓和,变成好朋友了,以后还要互相帮忙。

  王阿姨是个热心的上海人,很想帮这帮工人们找个舒适、性价比高的房子,又是网上找又是问人,在外面做事情也不忙,出来看看周围的中介,让老公也帮忙问。奔波了两天看了两家合适的,地段好环境好的价格太高了,还是选那家偏远点的。屋子好久没有出租了,还需要收拾一下,土坯房,一个月4000元,王阿姨好说歹说:这帮工人不容易,土坯房环境差,也就工人,一般人还真不愿意住。一开始一口价3000元,那家说半天才谈成3200元,够便宜了。王阿姨马上跟杨先生通了电话,杨先生也表示满意,新房子就这么敲定了,接下来兄弟们高兴地乔迁新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