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15岁的姐姐一起走过的日子》
第27节

作者: 乡村土豆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这样,我整天的生活就在紧张忙碌中度过着,领导觉得我工作很卖力,进步很快,其实为啥这么努力工作,更多的缘由我心里很清楚,除了要踢响头三脚之外,更多的是我在拼命工作中麻丨醉丨着自己的神经,减少对师傅思念的痛苦。就这样,一直忙碌着,过了元旦,又快到春节了,这其中,偶尔和师傅一起出去吃过一顿饭,再无他事。后来师傅给了我两张外面洗浴中心的澡票,说外面洗着比单位澡堂舒服。我去了,的确洗着很舒服,不过我也暗自庆幸一件事,师傅夏天时说的天凉了之后,要我去做包皮手术的事情,估计也不了了之了,呵呵。我最害怕的就是这个,我心里想着,估计师傅忘了……。其实那时对这些问题认识不够,虽然也上网查了不少相关的资料,可心里对这些总是抵触,就算是讳疾忌医吧。

  离新年越来越近了,已经是腊八啦,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啊,厂里今年的生产任务比较紧,基本上是都是到腊月二十四五才休息。腊八那天,师傅叫我去他家吃了腊八饭,之后便又是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当中,我的操作水平得到了领导认可,这几个月奖金拿到了不少。师傅也不时的对我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我进步很快,我准备大干一番,过年时风风光光的回去。腊月十八那天,我接到老大的电话,好消息是一个宿舍的弟兄们要放假回家,准备后天聚一聚,外地的两个也回来了,不过老大也告诉了我一个坏消息,就是他老板让他过年在仓库看门,说给他双工资,啥事也没有,主要是晚上要在这里睡。我问老大这么大仓库,就他一个人吗?老大说不是,还有那个老头,就是上次我来时门口住的那个大爷,不过过年时老板说让他家里的也过来,老两口都在这里,给老太太也发工资。要是咱们哥们几个能在一起,过年真不回去那也行,老大话语里透露着无奈。挂了电话,我也陷入了沉思,春节期间,全家团聚,可是好多地方照样离不开人,所以像我们这种类型的单身青年便成了首选对象。刚踏入社会的我们,第一个春节便遇到了这种事情,可令我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同样的事情却又发生在我身上,虽然此时我还在安慰老大。

  腊月二十那天,我特意调了休,中午我们宿舍七个兄弟在老大那里聚齐(一共是八个人,有一个回老家参加工作了),七个人,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葫芦兄弟。老大在看门的大爷帮助下,炒了一大盘花生米,我在路上买了一兜烧饼夹,一人一个,凉菜是大爷腌的芹菜,还有点白萝卜丝儿,老大人缘好,没少给大爷帮忙。所以我们兄弟团聚的时候,大爷也跑前跑后忙活着,特别是今年过年,老大也在这里过年,所以大爷对我们特别热情。老大住在仓库里,里面不能做饭,都是在门口的大爷这里做的。我们七个人,加上大爷,外加两瓶白酒,最后又做了一大锅稀面条。刚刚开始挣钱的我们,手头上都比较紧,所以只能这样凑合了,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很开心,其乐融融,在这寒冷的冬天,我们心里都是热乎乎的。

  过了腊月二十,转眼间已是祭灶,我们厂里也马上要放假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远处噼里啪啦的响起了鞭炮声,过年了……。我心里念叨着,祭把灶,年来到……。我们这里不是市区,在三环以外,属于开发区,周围放炮的人还不少。年前厂里急着赶生产任务,所以下班天都黑了。我默默的看着远处家乡的方向,此时的爸爸应该已经点燃了鞭炮了吧,以前这些可都是我做的啊,妈妈肯定是做了一大锅面条,大铁锅烧着柴火……。已经好久没有闻到那种熟悉的烟熏味了……。我默默地想着想着,我想起了《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现在家里的确少了一个人,我又想起了余光中的《乡愁》,我好像也切身体会到了其中的滋味。想起了老大过年了还不能走,我拿起手机,拨通了老大的电话,结果倒是让我吃了一惊,电话那边好不热闹,老大告诉我,他和大爷在吃面条呢,大爷的老伴也过来了,他们三个在一起吃呢,一会还要去远离仓库的地方放炮呢。我感觉此时的老大一边打电话,一边手舞足蹈,我跟老大开玩笑,要不我上你那里吃面条吧,老大说热烈欢迎。接下来老大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就怕你那师傅不乐意啊,晚上没人跟她睡了,老大说完哈哈大笑,气得我直接把电话挂了。

  日期:2016-01-04 09:38:36

  师傅家里过祭灶 准备年货
  我站在那里发呆,一个人在身后拍了我一下,我吓了一跳,扭脸一看是师傅。“你咋在这里?”我问师傅,“去找你啊,去我家吃饭”师傅说到,“站在这里发呆多久了?”师傅继续说着,“想家了吧,马上就该过年了,去我家吃面条吧”(北方人尤其是华北地区,祭灶这个节日大多都是面条)师傅拉着我上她家,此时我正无聊呢,便直接跟师傅去了。到了师傅家里,师傅的父母早已经把饭做好了,师傅的女儿放假回来了,家里挺热闹的,师傅的母亲给我盛了一大碗面条,两位老人都很好,说我一个人出来不容易,这么大一点就出来闯荡,过节了,来他们这里吃饭就行了,平时想来尽管来,不用客气 。我不知道两位老人为啥这么关照我,但我知道绝不单单是因为帮他们搬家的缘故,到了后来,从师傅那里了解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后,我才知道,两位老人是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铁路工人,那时他们条件非常艰苦,甚至风餐露宿,他们年轻时的经历过那些苦日子,所以很关照我。

  吃过饭之后,师傅送我到楼下,我们俩边走边聊,师傅说估计这两三天就放假了,咱们这一行主要是部分医疗器械还有一些自动化设备这时候有需求,要不也早放假了。要是到二十六放假,回家还有车吧,师傅问我,我说没事,一直到三十都有。太晚了回去不好搭车吧,师傅继续问我,我说远倒也不远,就是倒车太麻烦,先做公交车,然后长途车,到我们乡镇继续倒车……。师傅没说什么,只是叮嘱我放假了赶快回去,别太耽误时间了。师傅又问我,是不是给家里带点东西,我说我也不知道,感觉应该买点。师傅告诉我,放假了去火车站地区的服装批发市场看看,师傅说她去过,年末商家都在处理,东西挺便宜,毕竟周围地区都是来这里批发的,可以给爸爸妈妈买点棉衣棉帽或者过冬的东西,我点了点头。过几天放假了,我带你去看看,给家人带点东西回去,我说这挺不错。师傅把我送到路口,我回去了,临走时师傅告诉我,她有个朋友在一个洗浴中心,她办的有卡,放假了让我先去洗澡,过年了,要干干净净回去。师傅说完就走了,我看了看她的背影,我想她可能是怕父母等着急了,。看看表,时间也早了,回去休息吧,第二天早上,一切照旧,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当中。

  为了早点回家过年,厂里在忙着赶生产任务,我们要加班生产一些备用产品,以备春节期间不时之需,冬天对我们来说是旺季。伴随着那童谣声声,两天又过去了,今年单子量比较大,厂里的奖金也比较高,为了早点放假,记得那几天我们厂里面有时到了12点,好多地方还是灯火通明。原定于腊月二十六放假没能实现,往后又推迟了一天,二十七杀年鸡,马上就该过年了,不少工人该置办年货了,可是还没放假。还好车间主任考虑的比较周全,及早安排订了一些肉蛋类,鱼,还有部分蔬菜,作为福利发给大家,外地员工要回家的,厂里给你采购火车票,另外谁需要采购什么的,可以另外再报给后勤处,后勤处给你采购,价格还比较低,我们厂里有食堂,所以采购年货有便利条件,可以享受批发价。到了腊月二十七下午,部分员工放假了,还有部分岗位的只好等到腊月二十八。我自然是到腊月二十八才休息,那天中午,厂里食堂安排会餐,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吃过饭后,大概一点多了,我接到了师傅的电话,让我去她办公室一趟,我赶快过去了,师傅问我今天回去不,我说今天不行了,回去的车坐不上了,还得坐公交车去长途汽车站呢。师傅说既然这样,就带我去火车站那里的批发市场转转,让我给父母捎回去点东西,现在都不缺吃,捎回去两年棉衣他们肯定很高兴,毕竟郑州火车站地区的服装批发市场还是很有名的。说去就去,师傅说咱们的抓紧时间,你明天一早就得走,一路无话,我们做公交车去了,师傅简单问了我父母的情况,然后就带着我去买东西了。师傅的心很细,帮我挑了一套棉衣棉裤,让我给妈妈带回去,女人常在家里做家务,这样穿着合适,然后又买了围巾手套,我的爸爸常常往外面跑,师傅挑了棉帽子,还有护膝,最后又买了一件大衣,东西都是很普通的东西,不过价格挺实惠的,她也真能砍价,看来师傅平时也真会过日子。我害怕师傅买贵的,毕竟就我那一点工资,师傅明白我的心思,告诉我别担心,她以前常来这里给她父母买衣服,她心里有数,说以前她买贵了,父母也埋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