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秘闻 百眼巨人,地球和宇宙间的“阴阳眼”》
第17节

作者: 柳下猫儿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看头顶,那颗就是北极星,按照理论来讲,南半球只有在赤道以南半个纬度内能看到它。”
  高媛对天文并非一无所知,她目光一转,透过光幔果真看到了北斗七星,斗杓的天璇、天枢两颗星连成一线,延伸五个等长之后,正指向那颗北极星。
  日期:2015-12-31 20:53:00
  A:
  飞行器向南漫游,越过高山丛林,在极光中随意徜徉,经过几次加速,便来到了地中海上空。巴德似乎早已规划好了行程,用导游的语气问:“看到那三颗连成三角形的星了吗?”
  高媛点头,“是冬季大三角!这个我知道。”
  “我们储备的极光能不足以去到参宿四、南河三,只能去最近的天狼星,它是除太阳外,肉眼能看到的最亮的恒星,可以吗?”

  当然可以!漫游太空对高媛这样一个普通的地球人来说,比做梦还要不真实。她无法拒绝这样一次旅行,兴奋地抱住巴德,竟摇头晃脑撒娇起来。
  在兰蒂斯人的概念中,地球人定义的所谓第四宇宙速度已经毫无意义,他们的飞行器不是单纯靠动力推进,那样即使达到光速,去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也要4年以上的时间。
  这些飞行器可以将强大的能量转化为磁场能,聚集于穿越体本身,像黑洞和脉冲星一样,极度压缩周围空间,形成时空密闭,整个飞行器便像一个超光速粒子,成为拥有虚质量的虚物质,达到“飞行器和宇宙分离”的虚拟状态,从而进行时空穿梭。
  日期:2015-12-31 20:56:00
  A:
  在同一空间内,它们以光年和自身质量的系数来计算能源消耗量,如果有足够的能源储备,这艘圆状飞行器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旅行到银河系星盘范围内的任意一点。
  从极光中摄取的能量并不足以支撑超过20光年的旅程,但往返于地球和天狼星之间还是绰绰有余。飞行器先采用常规推进系统,很快便穿越大气层,以两倍于第四宇宙速度的航速,直奔月球而去。
  飞行器的材质可以完全隔离宇宙空间危险的射线辐射,完美的结构使乘客更不必担心失重的困扰,在这种超高速巡航状态下,地月之间将近40万公里的距离,不到半个小时便可到达,甚至比城际快车还要便捷。

  一路之上,高媛眼中的浩渺星空从未如此清澈幽美,触手可及。她左顾右盼,兴奋得就像发现未知大陆的探险家,然而等安静下来,那双被星空染色的瞳孔终于开始凝神思考,见沉墨一般的无边深色中,隐约透着一股无形巨力,而造物主正是凭借这种“神力”,塑造了宇宙万物的规矩。
  这些问题对于兰蒂斯人来说,多半相当于中小学教程,然而巴德并无厌倦,他耐心地为高媛一一讲解,说:“你们超乎时代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已经解释了这个问题,是引力弯曲了时空,月球落入地球的时空弯曲中,地球落入太阳,依次是银河系,室女座星系团,在你们可视范围内的宇宙,都遵循这样的规律。”
  日期:2015-12-31 21:01:00
  A:
  高媛似懂非懂,却连连点头答应。飞行器很快接近月球,它调整角度,背对太阳,平日所见如圆盘般精巧的月亮,这时却大如歌剧院的顶棚,亮晶晶的圆盘不再平滑,而是布满了斑驳陆离的山脉纹理,以及低沉的巨大盆地。
  月陆和月海错落相间,高山深谷层层叠叠,环形山星罗棋布,从不同角度反射日光,别有韵味。所谓的白玉盘,不过是古人遥不可及的幻想。
  飞行器在离月球表面2000米的高空做匀速环行,驶过白昼和黑夜。
  “为什么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半?它不是也在自转吗?”高媛问。
  巴德用飞行器的超强光束几乎照亮了数千米范围内的夜空,看着月表起伏嶙峋的山脉,回答道:“准确地说,由于天秤动,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接近三分之二的月面。数百万年前,月球自转比现在快很多,这引起了月表岩石的潮汐,摩擦力减缓了它的自转速度,直到自转周期与它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一致,你们称其为潮汐锁定现象。月球也通过这种力,维持地球自转轴的相对稳定。这归根结底都是引力的作用,它无处不在,塑造了整个宇宙,也时刻改变着宇宙。”

  日期:2015-12-31 21:03:00
  A:
  “地球也会改变吗?”
  “变化无处不在,只是有的变化十分细微,一段时间内不会影响到生活。拿地球磁极来说,它每年都在移动,而且磁场强度也在减弱,也许在千年之后,南北磁极就会倒转,这符合玛雅预言中第五次智慧生命的毁灭方式,太阳、地球、黑洞连成一线,磁极倒转,灾难降临。”
  高媛相信巴德的话绝非危言耸听,不禁转身看向地球,虽然那是很久之后才会发生的灾难,但她依旧为这艘“蓝色方舟”的命运感到担忧,因为这是她的家。

  “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巴德直视前方,“木星,土星,然后离开太阳系,去天狼星。”
  超时空推进后,飞行器很快来到火星上空,巴德告诉高媛,这个红色星球原本也存在强大的磁场,可以抵抗太阳风的侵蚀,然而30亿年前的小行星连续撞击彻底改变了它的命运。剧烈撞击导致火星内部的对流运动停止,磁场随之减弱,失去磁层保护,大气和水渐渐被吹向宇宙,加上稀少的地壳运动,火星变得寒冷干燥,根本不适宜生存。
  高媛忍不住去想,如果地球有朝一日也失去了磁层保护,火星的现在会不会就是它的未来。
  日期:2015-12-31 21:07:00
  A:

  满是巨大火山、峡谷、撞击坑的火星表面实在乏善可陈,加上肆虐的尘卷风,这里恶劣的环境令高媛不寒而栗,兴味索然。她和巴德很快达成一致,飞行器掠过火星表面,去往下一站——木星。
  穿越小行星带,超过6亿公里的行程在现代人类看来,绝对是个超大号工程,即使用最先进的火箭推进系统,例如电浆引擎推进,想要从地球到达木星也需要至少半年时间,但这对于兰蒂斯飞行器来说,只是比从冰穹A点到南极点消耗了更多能量而已。
  木星,这个比地球大1300多倍的超级气体星球,个头儿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最,引力却仅为地球引力的2倍。中国古人口中的“太岁”并没有展现出它暴戾的一面,尽管它的表面常年刮着飓风,但相比于土星上的风速来说,简直称得上温柔,而五彩斑斓的云层也掩盖了它狰狞的面目,只有那足以容纳三倍地球体积的大红斑,仿佛是它永远不曾闭合的好奇之眼,探索着永恒的宇宙。
  悬浮在木星北极上空,高媛如愿以偿看到了木星极光,这朱庇特神王冠上璀璨夺目的华盖,比地球极光的强度要大百倍,时而如烟雾飘渺,时而像纠缠飞舞的彩带,然而无论它多么壮美绝伦,高媛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也许是来自母星球熟悉的温暖吧。

  日期:2016-01-02 20:34:00
  A:
  离开木星,飞行器向土星进发。土星和地球的距离是地木距离的2倍有余,它同样是一颗气体行星,属于类木行星,其内核是与地球大小相当的岩石体。它的卫星数目比木星还要多,而且各具特色,尤其是著名的土卫6泰坦,除了体积比木卫3稍小外,堪称太阳系内最奇特的一颗卫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