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不正经:这大学那么空,这猥琐千万种。》
第59节

作者: 王小刀62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0-08 23:46:29
  第六十七章
  既然阿根答应了给我代考,那我就得积极做好“考前准备”了。我的准备自然不会是看英语书,虽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终究不如“临阵换枪”来得简单有效。因为考试只凭准考证和学生证,而准考证上又是没有本人照片的,所以我的准备就是将阿根的学生证和我的学生证上面的照片进行对调,如此一来,就能将风险降到最低了。
  日期:2015-10-08 23:46:57

  不过换照片听着简单,实际操作却并不容易,学生证上的照片不光粘得牢,而且加盖了钢印。强撕难免会破损,弄下来之后也对不上我学生证上的钢印,看起来技术难度相当的大。不过人弄虚作假的智商一向是高于求真务实的,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些比原创作品更加出名的抄袭之作?这看似一筹莫展的证到底没难住一心造假的我,我先用吹风机的热风对着照片的背面猛吹,等胶水软化之后,我再用薄刀片一点一点地揭,终于完整的将两张证上的照片取下。最后是钢印的问题,两本不同的学生证上钢印的位置是有偏差的,果然,阿根的照片贴上我的学生证之后钢印合不上。没关系,没有什么是不能假冒的,就看你有没有真技术。我把贴上照片的学生证放在水里浸了一下,等纸张和照片半湿不干之际,用吹风机吹干。如此反复三次,最后一次吹到半干,将学生证夹在书里,就像制作树叶标本一样加以重压。终于,钢印被淡化的几乎看不出来,万一监考老师问起自然就说是因为掉在了水里才导致这样的,而且,这并不算是谎话。

  日期:2015-10-08 23:47:25
  看到我如此精心又精巧的“准备”,胡梁忍不住感叹道:“你没去街上摆摊办假证实在是办证者的幸运,买证者的不幸。”然后拿来了他自己和那“小舅子”的学生证请我也给他炮制一本。有了一次制作经验之后,我的“工艺”越趋成熟,他那本学生证造得更加无懈可击,以至于后来将原照贴回反倒像假证而害他被门卫盘问过好多次。
  考试这天是下午,冬天的太阳躲得很高,高处不胜寒,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寒的是地上的我们。我和胡梁都陪着自己的“替身”来到考场外等候,毕竟人家是代己出战,他们在场内费脑力,我们在场外多少费点儿体力表示支持总是有必要的。我们班除了我们俩之外,还有四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补考,候场时我分明看到他们每个人身边都陪着一人。上前一问,居然全是枪手,估计周围那些候考的人里枪手也不在少数,可见愚蠢虽然各有各的蠢法,而智慧却都是相通的。

  日期:2015-10-08 23:48:00
  再巧的计谋也经不住大规模的使用,容易穿帮;再好的衣服也经不住大批量的生产,容易撞衫。见有这么多人都和我们使同样的招数,我担心这会容易引起监考老师的注意,忙和阿根胡梁他们商议对策。
  胡梁无所谓道:“管他呢,八仙过海、各凭运气呗,看谁倒霉淹死谁。”
  “那万一你倒霉呢?就怕代考的人多了容易出岔子,惹得监考老师全场排查就全都淹了。”我看着胡梁说。
  胡梁耸了耸肩,说:“有什么办法?难道你还能挨个劝人家诚信做人、拒绝作弊?大环境就是这样嘛,我们能代,别人也能代。”说到这里他忍不住笑起来,这话的味道让人有些耳熟,好像一些被抓的贪官就经常说类似的话:大环境就是这样嘛,别人能贪,我们也能贪。
  日期:2015-10-08 23:48:22
  既然大家都是代考,要想比别人更加安全就只有靠更加全面的“考前准备”了,所谓“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有通过的机会。所以我紧急让阿根和胡梁的“小舅子”背诵我们班主任的姓名、性别以及我们本人的学号、生日等学生证上的一些基本信息,以防万一。胡梁则表示没必要,反正大家要过一起过、要挂一起挂,但到底还是让他们背了。
  日期:2015-10-08 23:48:45

  考生进场以后,场外除了我们俩之外果然还留下了大量等候“替身”的本尊。天冷风大,等了一会儿之后胡梁守不住了,提议去外面的网吧里暖和暖和,玩几局游戏之后再回来正好就赶上考试结束了。我一来有点不放心,二来阿根他们在里面冒着风险考试,我们却到外面吹着空调游戏,总觉得有些不地道。所以我拉着胡梁愣是在外面蹲着,他们有风险,我们有风吹,也算是精神与他们同在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