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孩子早就忘了那一幕,他心目中,曾经有个疼他爱他的外婆,却不知道自己奇怪的反应让外婆伤心了。老妈在孩子撕心裂肺的大哭声和推拒中伤心得掉泪了,她本来就舍不得我们走,愧疚没把孩子带好,此时更忍不住泪雨滂沱。老爸一边劝说一边也湿了眼睛。我让他们赶紧下车,车子要开了。孩子在车门关上那刻,突然就不哭了,他挣扎着转向车窗外翘首相看的外公外婆,突然大声哭叫起来。伸着小手向路边的外婆做出要抱得动作。或许,发动的车子马达声让他明白了什么,在害怕老爸老妈阻拦他跟我走的时候他又害怕失去外公外婆的疼爱吧。我把他抱好坐在座位上,车子开出很远,老爸老妈消失在我泪眼迷离的视线尽头。我问孩子干吗那么跟外婆说话,搞得外婆很伤心,他低着头,不说话,眼泪一颗颗掉下来,把小小的膝盖打湿好大一块。
回到家后不久,老妈病逝了。在她过世前一晚,没有感觉一点异常的我哄孩子睡觉,他迟迟不睡,早过了平时的时间了。我有点生气,问他干嘛不睡,他指着门外说不敢睡。后来我走到外面,把门关上,让他赶紧睡觉,听见他在里面大哭,我只好把门打开,孩子站在床上,对着大门口说不要让外婆进来。我我下意识的看看大门口,空空如也,就关上门,让他别乱说睡觉去。孩子终于睡了,临了还带着泪痕,喃喃的说外婆别走。
老妈过世后,我问过一些老人,他们说孩子小时能感应到至亲的人发生不幸的事。孩子还不到三岁,刚从老家回来,既怕外公外婆来带走他离开我们,又想念外公外婆照顾他的日子。所以才会表现得这么矛盾。
不久,公婆也来了,婆婆先来,看到孙子是很开心的,可孩子不让她抱,让她很尴尬也很伤心。她哄了好半天才抱过孩子,说孩子瘦了轻了。我没说话,母亲的死,让我对身边人有了新的看法和想法。但那时我心里是有气的。老妈过世时,家里通知我回去奔丧。店里不能没人,孩子太小,也没打算带他回去。本来就很急,老公让公婆来帮着看两天店和孩子,结果公公说家里忙他来不了,婆婆说来,不知道怎么就没动静了,老家就等我回去出丧,我没法再等,就让老公晚些再回,我先走。结果等我到老家了,老公说他妈没去,他只好叫了小姑子来帮看孩子,他问我怎么办?我心里凉透了,让他也别回了,省的看着心烦。后来奔完丧回来,我跟老公冷战了很长时间,到婆婆来时,我也是不冷不热的不太搭理她。公公后来,满口抱歉的话,我也听过就算了,知道人家也就是敷衍敷衍罢了。婆婆后来说是自己没坐上到我们这里的车就回去了 ,也叫了小姑子来。我问她,家里那时有啥重要的事比照顾孙子,亲家过世,我们店里生意还丢不下?又不是要他们来看好久,也就几天而已,居然一个也不来。就算小姑子来看孩子,收钱结账也得人啊。公婆无言以对,其实他们平时就满嘴他们老家多讲究规矩礼仪啥的,可轮到他们了,却连句好话都没有,更别提做啥了。
后来公公多次提出要到重庆去看看我老爸老妈,我都不动声色的拒绝了。关键的时候都不表现,过了才来说有什么意思。就算我老爸愿意,恐怕现在的后妈也不耐烦吧。关键是我知道公婆都是要面子又不愿跟人沟通的人,到那边人生地不熟的,吃住不习惯,没招待好他们搞不好还被他们误会。就跟我们带他们出去玩,帮小姑子过生日一样,花了钱,出了力,操心了还得不到一句好话。我自己领教够了,不想把其他人再扯进来吃气。公婆因为这件事被亲戚说的很没面子,几乎从来不敢提起。儿子还是跟他们不亲,倒常常提起外公外婆,大姨表哥。我想,这就是用了心跟只说好话不做实事给孩子的感受吧。在老家虽然只有半年,并不一定比家里好多少。但那些日子,老爸老妈,我姐对他细心,细致的关心呵护,教他学这学那,错了纠正他,给他讲故事哄他睡觉,给他买他喜欢的玩具零食等等,都是他从爷爷奶奶身上没感受到过的,所以才会感觉这么深刻。
公婆带他时间也不短,真心没为他花过多少钱,操过多少心。孩子有我管,他们也懒得过问,哪怕知道孩子考得不错也不会夸几句,更不要说表示一下奖励一下了。没有精神上的交流,也没物质上的联系,孩子跟他们就像住在一个屋里的路人,走了不想,来了不喜 ,淡漠得很。我看在眼里,心里郁闷却无能为力。其实孩子是很单纯的,即使不给他买啥做啥,只要他在开心时有人替他开心,难过时有人陪他开导他就足够了。可惜公婆意识里没有这些。就算孩子偶尔取得了好成绩高兴的跟他们说,他们也就是淡淡的答应一声,公公有时还板着脸批评孩子不要过于骄傲,搞得孩子很郁闷。
我家孩子生活在一个对他关注度不高的环境里,从小就缺乏自信,很多事也不积极主动去做去争取。从他上六年级以来,我看到他越来越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越来越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在取得老师的意见后 也对他有了信心,很多事即使担心也不表现出来,让他充满信心的去做去努力。肯定的态度是很有成效的,孩子越来越愿意学习,越来越自信,成绩也逐步提升。所以只要他取得成绩,我们都是肯定他,哪怕他真的表现得很得意忘形,只要他知道继续努力 ,恢复正常就行了。对公婆那种表扬少,打击多的态度,我跟老公很反感并提出意见了。公公不高兴,说自己是好意,我说孩子需要的是认同而不是他那种难得有还特别打击人的好意。他的好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小叔子,如果再影响孩子,真的很让人不能理解。
过去,我不了解孩子的实力,经常批评孩子,让他对自己都怀疑,不自信。我刚从这个误区走出来,当然不能再让其他人陷进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