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春秋---讲述五代十国时期十国的历史》
第56节

作者: 东吴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福州城久攻不下,死伤惨重,浙东方面又派遣援兵,王审知终于支撑不住了,急忙向大哥王潮求救,要求撤回泉州休整。
  王潮愤怒了,严令王审知不得擅自撤离,必须坚持到底攻取福州,因为王潮知道福州城内的范晖已是强弩之末,唯有坚持,才能胜利。
  老大生气了,王审知表示压力山大,压力山大唯有转移,转移发泄的对象当然是福州城中的范晖。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五月,福州城粮绝,范晖自知不可守,弃城而逃,王审知终于占领福州。
  福州的占领,也就标志着王潮成功地上位,成为新的福建地区老大,诸如建、汀之类的各类弱小势力纷纷向王潮归顺。
  唐朝政府比较识趣,迅速做出反应,很快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从此王潮的势力便开始在福建地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不过,王潮同志的运气不好,才当了四年的福建观察使,便因病去世了。
  王审知被推举为新的福建地区老大,在大哥王潮的基础上,王审知牢牢稳固自己在福建的势力,并被唐朝政府任命为福建威武军节度使、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
  唐朝政府被朱温判处死刑后,王审知同样选择了向朱温的梁朝继续臣服,因此获得了朱温的赏赐,被朱温册封为中书令、闽王,闽国的历史也就算是真正开始了。
  在王审知当政闽国期间,总体上采取的是和平主义路线,但在选择站队方面,王审知的选择和吴越王钱镠基本类似,选择臣服朱温的梁朝,那么必然要得罪淮南杨氏集团。
  所以,王审知的闽国在开国初期便开始和淮南杨氏集团交恶,甚至一度兵戎相见。
  以闽国在福建的军事实力,甚至比吴越国还弱小,只不过是这块地盘对那帮枭雄们实在没什么太大吸引力,所以王审知才能够在闽国数十年安然无恙。
  其实钱镠完全可以选择闽国作为他最佳的开疆扩土进攻对象,然而钱镠却始终同闽国保持着比较友好的外交关系。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吴越和闽国都同吴国为敌,都臣服梁朝)的不变法则,钱镠决定同比自己实力还要弱小的闽国结盟。
  结盟的方式还是老套路,政治联姻!
  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冬,钱镠为儿子钱传珦向闽国的王审知求婚,希望能够和王审知结为儿女亲家,而王审知也积极配合,同意联姻,双方的外交关系迅速升级为友好亲密,并保持了二十多年之久!
  日期:2015-10-13 18:32:18
  吴越往事78
  占据湖南的楚国的开国者是马殷。
  马殷,字霸图,一个相当霸气的名字,许州鄢陵人,是极品邪恶军阀秦宗权和不儒哥孙儒的同乡。

  在许、蔡一带长大的哥们,一般来说都习于军事、擅长打仗,当然也比较残忍嗜杀,不过马殷在这帮同乡中间实属另类,史称其宽厚乐善。
  少年时代的马殷似乎家境也不富裕,而且战乱年代好象也没什么正当工作可以做,所以很快便加入了秦宗权下属决胜指挥使孙儒和龙骧指挥使刘建锋的军队,并担任孙儒的禆将。
  中和年间,黄巢率部攻击驻扎蔡州的秦宗权部,作为秦宗权的部属,孙儒、刘建锋和马殷都参加了对抗黄巢的残酷战争,并且表现都相当勇猛,成为秦宗权所倚重的得力干将。
  黄巢败亡后,秦宗权转型升级成为中原地区的头号军事狂人,便四处攻略、到处扫荡,准备完成黄巢未完成之伟大事业,一统江湖、称王称帝。
  淮南和江南是秦宗权垂涎三尺的一块肥肉,自然不能旁落他人,在秦宗权的授意下,孙儒率领刘建锋、马殷两位得力干将,在秦宗权弟秦宗衡的率领下,率精兵万余人,渡过淮河,攻略淮南。

  而此时的淮南也相当不太平,淮南节度使高骈同志正忙着求道成仙,充分信任于得道高仙吕用之,完全不理政事,搞得淮南的将领们怨声载道,淮南内部的危机一触即发。
  高骈同志派遣应战秦宗衡、孙儒蔡州军团的是昔日黄巢的降将毕师铎,但此时的毕师铎同志心怀怨言,怨恨于吕用之和高骈,乘机发动叛乱,并联合秦彦占领扬州广陵,囚禁了自己的上级领导高骈。
  庐州刺史杨行密乱世之中开始崛起,以为上级领导高骈报仇为口号,兴兵攻打广陵!
  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当然给秦宗衡、孙儒的攻略淮南提供了绝佳良机,秦宗衡和孙儒势如破竹般率兵纵横驰骋于淮南,很快兵临广陵城下,

  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十一月,当秦宗衡和孙儒驻兵于广陵城西时,居然遇到了挑起淮南内乱的毕师铎和秦彦。
  广陵城已被杨行密占领,毕师铎和秦彦只能仓惶而逃,转而投奔实力更为强劲的秦宗衡和孙儒。
  但当秦宗衡和孙儒在淮南的实力水涨船高时,这支蔡州军团内部却也开始不可避免地感染内乱之殇!
  秦宗权在中原一带的攻略扫荡虽然短期内似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这种辉煌的背后隐藏着极大的隐患,没有自己牢固的根据地,习惯性地游荡作战,肆意杀戮不得人心
  另一位中原的军阀势力朱温同志在对抗秦宗权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开始逐渐侵吞蚕食秦宗权的地盘,最终居然把秦宗权的势力压缩在蔡州一带。
  秦宗权自然不甘接受失败的命运,于是紧急发出求救信号,要求弟弟秦宗衡立即率兵回援蔡州。
  救援大哥,秦宗衡自然责无旁贷、积极响应,但作为秦宗衡的副手,孙儒同志却有自己的特殊想法。
  虽然秦宗衡是这支军队的主帅,但其实副帅孙儒才是这支军队的真正掌权者,下属刘建锋、马殷都是孙儒的心腹死党,秦宗衡只不过是秦宗权用来制约和监督孙儒的一枚棋子,在这支蔡州军团中间毫无威信而言,孙儒自然不用看秦宗衡的脸色行事。
  秦宗权在中原的立足早晚将成败局,成为黄巢第二已是定局,这种时候去救援秦宗权,那就只能充当秦宗权的殉葬品。
  所以孙儒决定不再理睬秦宗权的救援信号,装傻充愣地呆在淮面休生养病(主要是装病)。
  面对孙儒的完全不配合,秦宗衡发怒了,以统帅的身份要求孙儒必须立即出兵蔡州。
  主帅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孙儒表示很害怕,决定宴请秦宗衡赔礼道歉,在宴会之上,孙儒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道歉“诚意”,直接把秦宗衡一刀杀了。
  秦宗衡死后,孙儒迅速接管了这支蔡州军团的管理权,并派遣刘建锋、马殷两位猛将四处攻掠,很快攻占高邮、扬州、庐州,并把目光关注到了浙西富庶的润、常、苏三州。
  龙纪元年(公元888年)十二月,孙儒率部渡江攻击常州,正式开始了同杨行密、钱镠双雄长达五年之久的浙西三州争夺战。

  此时的马殷还只不过是刘建锋的下属部将,而刘建锋是孙儒的部将,论级别马殷比钱镠和杨行密要差了整整两个级别。
  如果这个时候,让大家猜测下,这支蔡州军团最有可能成功绽放的红花,大家的答案也许是孙儒或刘建锋,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平时默默无闻的马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