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春秋---讲述五代十国时期十国的历史》
第40节

作者: 东吴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钱镠被高澧在湖州的胡作非为、暴虐荒诞的行径气疯了,一向以保境安民为宗旨的吴越国居然出了高澧这样一个败类人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钱镠打算出兵收拾高澧。
  虽然和秦宗权、孙儒同样位列食人魔王的行列,但论起行军打仗,高澧比秦宗权、孙儒差得不是一丁两点,面对钱镠的兴师问罪,高澧显然再也无法安心搞他的那些光荣壮举,一方面立即向淮南方面求救,另一方面则率兵烧掠义和、临平两镇,公然背叛吴越国。
  高澧的背叛激怒了钱镠,钱镠立即命令自己能征善战的弟弟钱镖率兵出征湖州。

  关键时刻,还是家族成员靠得住!钱镖是钱镠最为赏识的弟弟,和钱銶同样的战功卓著,同样的忠心不二,自然是征讨高澧的最佳人选。
  开运四年(公元910年)二月,高澧自知不是钱镖的对手,于是决定亲自出面向淮南杨隆演请求支援。
  杨隆演只不过是徐温的一个傀儡,所有军政大事都是徐温一个人说了算,面对如此打击钱镠的绝佳良机,徐温自然不肯轻易放弃,于是命令李简、陈璋等部将率兵跟随高澧救援湖州。
  但很不好意思,当高澧和李简、陈璋等人来到湖州城下时,湖州城的两员都将盛师友和沈行思决定给高澧吃个闭门羹:食人恶魔高澧,湖州城的全体百姓都不欢迎你,请你马上滚蛋,否则弓箭伺候!
  高澧终于感受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而此时钱镠的儿子钱传璙也已率兵进入湖州城布防,高澧只得灰溜溜地和李简、陈璋抱头鼠窜,逃回淮南。

  投奔淮南后的高澧同志不思悔改,在淮南的地盘上继续发挥他的那些“光荣壮举”,居然经常把娼妓带回家中杀食之,继续着他食人魔王的恐怖恶行。
  丧家之犬,居然还敢如此嚣张跋扈!淮南集团的将领官员们对这位已经毫无利用价值的“食人魔王”极度厌恶、极端鄙视,最后终于找了个机会把高澧给干掉了,总算是结束了他恐怖的食人生涯!
  日期:2015-08-21 20:25:01
  吴越往事54

  食人魔王高澧跑了,湖州城总算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开运四年(公元910年)三月,钱镠亲自巡视湖州城,并任命弟钱镖为新的湖州刺史。
  经过高澧之乱后,钱镠再也不敢轻易相信外人了,也许只有自己的家族成员才是最可靠的员工!
  但高澧同志种下的那些恶果似乎已经在湖州城生根发芽,不久之后,两位湖州城保卫战的功臣盛师友和沈行思同志似乎深患高澧后续综合症,居然公然、公开地搞起争权斗争。
  开运四年(公元910年)十月,钱鏐再次巡视湖州,任命盛师友陪同,而沈行思同志则受到了冷落,无人理睬。

  沈行思也是个颇有野心的同志,原本一直对湖州刺史的职位虎视眈眈,对盛师友的受宠极度不满,误以为钱镠会把湖州刺史的职位交给盛师友,所以对同行的陈环大发怨言和厥词,搞得自己好象比窦娥还冤!
  陈环其实已经暗中得到钱镠的密旨,密旨的内容便是召沈行思回杭州,但看到如此情绪激动的沈行思,陈环同志也不敢实情相告,只能搞忽悠哄骗:“其实你和盛师友的功劳相差无已,大王可能也不清楚真实情况,你可以回归杭州后和大王讲明实情,让大王进行定夺。”
  陈环的忽悠哄骗很奏效,沈行思总算是平息了怒气,听从陈环的建议,回到了杭州。
  但很快,陈环将为他和忽悠付出惨重的代价,因为沈行思到杭州后发现,自己的家人也被陈环带到了杭州,事情的真相终于大白,沈行思感觉受到了欺骗和愚弄,一气之下用巨槌击杀了陈环。
  杀了陈环,解了怨气,但钱镠很快就要回到杭州,沈行思必须摆平这桩谋杀案,于是沈行思匆忙出城迎接钱镠,并且打算恶人先告状,诬告盛师友和陈环!

  但很不巧,盛师友正好也在钱镠身边,于是钱镠命令盛师友和沈行思相互对。
  面对盛师友的对质,沈行思突然之间变得性情大乱,夺过左右士兵的大槊,准备刺杀盛师友。
  当着钱镠的面,居然敢行凶杀人,钱镠气急败坏,立即下令逮捕沈行思,当场斩首示众,而另一位当事人盛师友,似乎也没得到好果子吃,被钱镠打发到婺州去当刺史了!
  经过沈行思、盛师友内斗事件之后,钱愈加认为家族成员的忠心可靠,所以钱镖便开始稳坐湖州刺史的位子。
  但老天似乎又和钱镠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原来家族成员有时候也不可靠,一年后,钱镖似乎也深中高澧之魔咒,居然在酗酒之后,将都监潘长、推官钟安德杀死,然后畏罪逃往淮南集团。
  当然,这次酒后杀人案件并没有对湖州城产生多大的影响,毕竟钱镖没有举城投降,而是只身逃亡。

  至此,湖州城总算是彻底太平了数十年!
  从担任浙东、浙西节度使的那天起,钱镠就已经把“保境安民”作为他治理吴越小王国的根本宗旨,但凡和平岁月到来,钱镠便会抓紧时间治理内政、造福于民,因为和平岁月对于唐末五代的乱世来说,实在过于珍贵和奢侈了!
  开运四年(公元910年)八月,刚摆平湖州高澧不久的钱镠决定对为患杭州城已久的钱塘江进行大规模的治理!
  大家从所周知,钱塘江潮乃是天下奇景,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观赏,而文人墨客们也纷纷为这一奇景吟诗作词,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吴越国的头号文人罗隐。
  罗隐在观赏钱江潮后,曾在《钱塘江潮》中写下“怒潮汹汹势悠悠,罗刹江(钱塘江)边地欲浮”的诗句,来形容气势磅礴的钱江潮。
  不过,但凡美丽壮观的东西背后,总会有其凶猛可怕的另一面,比如说这钱塘江潮,虽说是天下之奇景,但每逢它展现其天下奇景的时候,那么也就是杭州城附近百姓们痛苦遭受水患的时候!
  早在两汉时期,钱塘江的水患便已经形成,但那个时代还没有杭州城,钱塘江附近也没有多少居民定居,所以大家也没把它当回事。
  但到了唐朝之后,杭州城开始出现,而且定居的居民开始逐渐增多,居民们大多定居在西湖东南的陆地,但这些陆地地势低洼,成为钱塘江潮经常侵袭光顾的场所,江潮的侵袭和光顾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百姓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影响到了百姓们的农业生产。

  唐朝政府自然也看到了这一水患,但一直对它没有较好的防御措施。
  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崔彦就任杭州太守时,曾经在城东南修筑过一道长约5公里的沙河堤塘,但由于规模较小、施工质量较差,没能阻挡住江潮的侵袭,最终功亏一篑!
  在钱镠占据两浙的地盘之后,钱塘江的水患问题非但没有得到缓解,相反愈演愈烈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九月,钱塘江潮溢,坏民居甚众!
  数年后,海飓大作,怒涛掀簸,提岸冲齧殆尽,自秦望山东南十八堡,数千亩地,悉成江面,民不堪命!
  看着自己的吴越百姓遭受钱江潮之侵害,看着自己的吴越王国遭遇钱江潮之侵吞,钱镠义愤填膺,决心发动全国之人力、物力和钱江潮进行抗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