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春秋---讲述五代十国时期十国的历史》
第36节

作者: 东吴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相比十年前的嘉兴城,目前的苏州城中还是有些变化的,比如说现在曹圭的身边又多了一位重要助手,牙将孙琰。
  孙琰,临海人,以骁勇多智而著称,人称“孙百计”,此时他的职务是苏州城牙将,虽然他此时的知名度比不上领导曹圭,但在这场苏州保卫战中,孙琰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交战双方的各位主角都已各就各位,那就开始上演攻防大战吧!
  先出招的当然是攻方淮南集团,周本和吕师造为了攻取苏州城,还是提前进行了充足的准备,甚至筹备策划了近百种攻城方案,不论金木水火土、还是东南西北中,只要能够用来进行攻击城池的方案,周本和吕师造都打算在苏州城的攻击上测试使用,苏州城瞬间将成为周本、吕师造进行攻城测试的实验小白鼠!

  但曹圭和孙琰不太愿意让苏州成为试验小白鼠,试验可以,但不能当任人宰割、毫无反抗的白鼠!
  面对周本对苏州城的猛烈攻击,曹圭和孙琰见招出招,无论周本使用云梯、天桥、抛石、渡濠、冲车、轩车、井阑等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的攻城工具,还是使用筑山对攻、钩梯爬城、填塞城沟、放水淹城、、开挖地道、穿突暗门、密集爬城、隧道攻城等品种各异、稀奇百怪的攻城方式,曹圭和孙琰居然都能找到克敌之策,从而一一化解。
  面对如同铜墙铁壁般难以攻克的苏州城,周本几近黔驴技穷、精神崩溃了,数月的疯狂进攻,几十种方案的轮换实施,换来得居然是损兵折将,而苏州城居然毫发未损、岿然不动!
  难道要再次饮恨苏州城下吗?周本不甘心就此接受失败的教训,决定动用最后一个攻城方案了,使用淮南军的王牌攻城工具洞屋。
  何为“洞屋”?

  洞屋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攻城工具,其外观形状像一个小型屋子,只不过这个小屋用木柱支撑,四周全部蒙有牛皮,并且下面带有四个车轮,可以行走。
  洞屋的四周因为蒙有牛皮所以可以抵御箭矢和雷石的攻击,里面还可携带士兵和其它的小型攻城工具,士兵躲在里面几乎是刀枪不入、安全无攸,简直就是个古代版的牛皮装甲车。
  如果守城一方没有炮弹级重量级的发射型武器,洞屋几乎可以轻松地行至城门口处,然后肆无忌惮地对城门发起攻击。
  唐朝末年火药的使用还处在萌芽阶段,自然不会有火炮之类的武器提前出现,所以周本断定洞屋的使用将终结苏州城的命运!
  日期:2015-08-13 08:51:53
  吴越往事49
  面对周本隆重推出的王牌攻城武器洞屋,孙琰孙百计却毫不慌乱,管你什么洞屋洞房,我们自有化解之招!

  对付洞屋,孙琰使用的方式很简单、很创新、当然也很实用。
  孙琰先是在竹竿上方设置滑轮,然后在滑轮上设置粗长绳索,绳索上放置尖铁锥,利用竹竿滑轮作发射器,将铁锥对准洞屋弹射而出,瞬间牛皮洞屋尽破,洞屋内的士兵全部暴露,成为吴越军的攻击目标。
  当然,淮南军也不是傻子,洞屋虽破,但洞屋里的攻城工具,诸如撞车、冲车之类的工具可以继续使用,发起对苏州城门、城墙的攻击。
  孙琰对此也早有准备,在撞车、冲车所到之处,孙琰下令撒开渔网作屏障。
  别看小小的几张渔网,却有效地对那些撞车、冲车进行了阻挡,原理很简单,撞车、冲车的破坏力虽然强大,但那都是针对刚性材料而言,对于渔网这种柔性材料,纯属铁拳打棉花,浑身使不上劲。

  周本的王牌攻城武器都已使用殆尽,然而苏州城却依然安然无痒,周本已经彻底的无计可施了,只能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
  关键时刻,曹圭和他的老搭档师鲁准备给周本伤口撒盐,彻底瓦解淮南军的士气。
  开运三年(公元909年)正月的某个夜晚,曹圭和师复在苏州的城楼之上大摆宴席,搞得灯火通明,当然灯光宴席只是搞搞气氛,曹圭的主要目的是将战争中抓获的一帮淮南军俘虏们悉数释放,使其出城返回军营。
  周本同志,不好意思,我们对你们的那些俘虏实在不感兴趣,如果你们不怕麻烦,还想再送点俘虏过来,我们会不厌其烦地再次搞释放俘虏仪式!
  仗打到这个份上,淮南军已经对攻破苏州城不再抱有多大希望,有些淮南军将士也许是十年前参加过嘉兴城攻防大战的同志,对于硬骨头曹圭的威名早有耳闻,现在城中又多了一位孙百计,这种攻城战早已没有胜算,全军士气为之坠落!
  尽管苏州城有防御大师曹圭和孙百计坐镇防守,但钱镠显然并不想再次失去苏州城,所以针对苏州城的救援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弟弟牙内指挥使钱镖、行军副使虎子杜建徽、江海游奕都虞侯何逢、司马福等四员将领负责率兵救援苏州城。
  开运三年(公元909年)四月,钱镖、杜建徽等人率兵来到苏州城外,但却碰到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周本同志不亏为淮南集团的优秀名将之一,尽管攻城屡次失利,却将整个苏州城团团围困得水泄不通,就连空气和灰尘也飞不进苏州城。
  苏州城一直在苦苦坚持支撑,但却连城外援军的一点消息都无法得知,如果内外双方无法取得沟通联系,苏州城的解围便成了最大的难题!
  关键时刻,都虞侯司马福自告奋勇单身潜入苏州城!

  当然,司马福同志并不是喝多了老酒,满嘴大话,他有潜入苏州城的把握和信心。
  首先,司马福本身就是苏州人,对苏州城的地形地理非常熟悉。
  其次,司马福从小生活在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苏州,深愔水性,要想进入重重围困的苏州城,从苏州的水道之中进入是唯一可行方案。
  临危受命的司马福成功地从苏州城外的河流潜水游至城门附近,但又碰到了新的困难。
  周本同志似乎对此早有准备,在苏州的几个水城门附近设置了渔网,这些渔网之上全部挂满了铃铛,并且全部沉入河底,即使那些蟹兵虾将、鱼鳖龟蛇经过,渔网上的铃铛也会响个不停,更不论大活人了,所以要想顺利通过那些报警式渔网的确是个难题。

  司马福当然不会就此放弃,对付报警式渔网,他有自己的聪明方法。
  司马福手持长竹竿,然后在水中用竹竿去不断触碰报警式渔网,守在水城门附近的淮南军士兵看到水下的铃铛响个不停,自然会拉起渔网查看情况,司马福便乘着这瞬间空档,迅速从河底潜水通过这道渔网。
  通过这种聪明的方式,司马福在苏州城的河网水道之中七转八拐,终于在三天之内安全顺利地进入了苏州城,见到了曹圭、孙琰等守将,并商定了里应外合共同破敌之计策。
  潜入苏州城中已经是九死一生,但司马福为了确保里应外合作战的胜利,居然再次利用原来的方式潜出了苏州城,正可谓义高人胆大,比起《水浒传》中那位在涌金门水下被方腊射死的梁山好汉张顺似乎更为高明和艺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