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春秋---讲述五代十国时期十国的历史》
第16节

作者: 东吴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董昌这边,如果能够抓住这次良机,好好治理浙东八州,董昌也极有希望成就一番霸业,成为唐朝末年成功绽放的一朵红花!
  但很可惜,董昌无论在军事指挥抑或内政治理方面,都比下属钱镠差得太多,说白了,这哥们根本就不是当红花的那块料!
  董昌自从当上浙东地区的军政长官后,完全胡乱治理内政,碰到民间的诉讼官司,居然用掷骰子的方法来判定对错,简直荒谬至极,大失民心。
  除此之外,董昌还肆意用刑,任意杀戮,越州城外的白楼门外是董昌专门行刑之处,经常有冤死者的家属在此痛哭不绝。
  治理内政一塌糊涂,就是军事管理也是胡乱指挥,原先董昌军中有很多规章制度,但董昌完全视作儿戏,很多军中制度都是随意更改,朝令夕改。
  比如:越州城中军队的衣服是黄色,而城外军队的衣服则改成了白色,并且很搞笑的在背后印上了“威仪”两字。
  当然,董昌的胡乱折腾还不算完,也许是觉得掷骰子、乱行刑、改军服等游戏太没创意,董昌居然狂妄自大到要求浙东各地为其建生祠!
  生祠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信仰,是为活着的人立祠,进行祭祀,以表示内心的感恩和钦敬之情。
  按照常规,立生祠的对象必定是那些极其正面、有功德于民的人物,像董昌这种,估计立死祠还差不多!
  但董昌可管不了那么多,他已经把自个儿当成浙东地区乃至整个唐朝的年度正面人物了!
  一时间,浙东诸郡便掀起了一股立生祠之风,很多阿谀谄媚之官员纷纷为领导董昌建生祠以博得封赏,搞得整个浙东地区乌烟瘴气!
  没有了钱镠的辅佐和帮助,董昌在浙东一带终于显露出了自己在治理内政、管理军事方面的严重劣势,当然有劣势也没关系,人才总是可以招聘的,董昌决定在浙东一带招才纳贤,充实自己的“智囊”集团
  在董昌这样的极品老大领导下,必然会有一批“志同道合”者会极其迎合董昌的特殊口味而选择加入董昌的“智囊”集团。

  比如,有一位名叫王守贞的哥们,原本是个会做精巧木雕的木匠,由于手艺精巧,又被称之为“王百艺”,首先加入了董昌的“智囊”集团。
  王百艺同志亲自雕刻了浙东将吏们的木偶雕像,然后用长钉钳其足,进献董昌,意思是老大您和浙东的这些将吏们即使二、三百年后过也不会倒台。
  又如,一些野心勃勃的哥们姐们也将终生幸福和富贵押宝押在了董昌身上,名叫应智和王温的两位野心家,名叫朱思远的一位道士以及名叫韩媪的一位女巫也及时加入了董昌的“智囊”集团,当然这四位哥姐的主要任务便是妖言迷惑和忽悠董昌,把董昌吹捧成了浙东地区乃至整个唐朝的救世主!
  反正迷惑、忽悠不用交税,不用负责,成功了就是开国元勋,失败了可以逃之夭夭,乱世之中哪儿不能混饭吃。
  在所谓王百艺、所谓应智、王温高人、所谓朱思远仙道、所谓韩媪女仙的反复蛊惑和忽悠下,董昌开始头脑发昏、热血膨胀,真的把自个儿当成唐朝的救世主了!

  救世主当然得有一定的头衔吧,威胜军节度使和陇西郡王的头衔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于董昌的胃口,董昌终于疯狂的向唐朝政府提出了封越王的无理要求。
  当然,董昌认为封越王对于他来说是个非常合理的要求,因为他一直按时进贡给唐朝政府,而且都是超额进贡,只不过超额部分都是从浙东的百姓身上搜刮而来,年年进贡朝廷,难道搞个越王当当都不行吗?
  董昌显然低估了唐朝现任皇帝李晔的智商,尽管李晔同志的管辖范围已经局限于长安、岭南一带,尽管李晔同样无法彻底摆脱宦官们的控制,但好歹还是唐朝名义上的皇帝,董昌对于唐朝政府并无大功,搞个节度使已是相当给面子,还想封越王,当然没门!
  遭到拒绝后的董昌愤怒了,由愤怒而生对唐朝政府的极度怨恨!
  日期:2015-07-13 08:24:24

  吴越往事20
  当然,董昌手下的那些所谓的百艺、高人、仙道、女仙们便开始抓住时机、添油加醋般地撺掇董昌干脆自立为帝:什么破烂越王,我们不稀罕,干脆直接称越帝算了!
  于是,董昌节度使府门口每日都聚集了大量的“请愿”民众,大家纷纷表达对唐朝政府的极其不满,要求董昌脱离唐朝政府的控制,自立为越帝,带领浙东的百姓们共同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请愿”民众间有位神秘老者向董昌进献民谣一首:欲识圣人姓、千里草青青、欲识圣人名,日从日上生。

  这是句猜谜诗,千里草青青,代表董字,日从日上生,代表昌字,也就是指圣人就是董昌。
  当然,七百多年前的另一位董姓名人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民谣,《三国演义》中的知名人物董卓好象也听说过有关自己的那首著名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好象和董昌的这首民谣还有些相似之处,只不过董卓同志在听到这首民谣之后不久,便被吕布干掉了。
  我相信董昌肯定是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其实也没法看,因为作者罗贯中同志还没诞生,否则董昌肯定会把这位神秘老者一刀两断!
  所以神秘老者受到的待遇是赏赐百缣。
  在神秘老者的良好带头作用下,许多无赖之徒们纷纷进言,反正只要是预示董昌大吉祥瑞的隐语好话都可以胡说八道,言之必有赏,
  仙道朱思远也乘热打铁、口出天机预言:天符夜降、碧楮朱文,不可识,天命必在董氏矣!
  在各种大吉祥瑞型糖衣炮弹的轮番攻击下,董昌的自我感觉瞬间变得十分良好,原来自己果然是众望所归的真命天子,敢情再不称帝就对不起浙东的军民百姓们了?

  所以董昌终于发话了:“有谶语说‘兔子上金床’,这其实指的就是我,我的生辰在卯年,明年又恰是卯年,所以明年二月应该是我最佳的称帝时间。”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二月,董昌所说的最佳称帝时间终于到来,董昌迫不及待地召集所有下属文武官员,于深夜召开秘密会议,讨论正式称帝事宜。
  八年前的刘汉宏同志在同一个地方,也曾经秘密讨论过同样的议题,如今董昌即将走上刘汉宏的老路,而他显然并没有吸取刘汉宏的经验教训!
  原本董昌以为内部已经基本统一思想,应该不会有多少人反对称帝事宜,毕竟称帝是浙东军民百姓的一致“强烈愿望”,但令董昌深感意外的是,居然有人数众多的下属强烈反对他的称帝。
  第一个强烈反对的居然是浙东地区的二把手,威胜军节度副使黄碣!
  黄碣,福建人,喜学问、轩然有志向,曾经是婺州刺史,刘汉宏叛乱时,逃离婺州,客居苏州,后被董昌提拔为节度副使。

  虽然身受董昌提拔之恩,但黄碣却是直言敢谏之人,面对已经疯狂失去理智的董昌,黄碣大胆进行劝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