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燃烧的铁与血创造的未来》
第16节

作者: 北沙图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向荣倒是对这件事其实一点都不在乎。他认为只要能灭了太平军,把逆贼们统统杀了,剩下的什么问题都不算事。如何尽快请钦差大臣到北大营督战,尽快歼灭永安城内的太平军,这才是当务之急。

  日期:2015-09-07 05:43
  师爷看向荣如此不以为然,干脆提到了乾隆年间著名的“叫魂案”。这案子本身没什么了不起的,完全是一个民间的经济纠纷。地方官很简单的把几个当事人给处置了。在公文里面,地方官也是个雏,天知道他怎么想的,把案情中出现的一个谣言也给写进了公文里面。
  谣传内容很扯淡,据说有人可以通过割了对方辫子,将被割辫子的人变成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但得知这件事的乾隆仿佛裤裆里面的蛋蛋被人猛踹一脚般亢奋起来,他立刻大张旗鼓的对此事进行了“彻查”。辫子是满清这个异族统治汉人的象征,辫子被割了,意味着满清对汉人的统治也完蛋了。

  于是这原本屁大点的案子被反复折腾,闹得沸沸扬扬。
  师爷这个行当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必须很熟悉历史,熟知官场上的制度规矩。熟悉这些的师爷,自然知道满清朝廷对辫子的重视。
  师爷们都读过书。“自束发以来”是书上很常见的用语,可那都是汉人时代的言语,满清时代根本没有束发这个概念。从御前侍卫那里得知了逆贼中居然出现了真实的束发,师爷知道此事可马虎不得。
  “该如何处置?”向荣行伍出身,对这些并无概念。只是他相信师爷说的没错,却也想不出什么立刻能查出太平天国内部关于发型的问题。
  “大人,这几日从永安城中逃出来的天地会人等越来越多,不妨问他们就行了。”师爷给出了更详细的方法。
  韦泽离开东王府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太平军与清军中都出了名,即便是知道了这件事,韦泽也只会觉得那是别人的事情。终于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干完,韦泽觉得浑身的力气仿佛被抽空了。此时他要做的只是赶紧回驻地休息。而韦泽此时还能聚集起的少量心力体力,完全是为了另外一件与他必须完成的工作。那就是安排驻扎的地方。
  太平军占领永安后,清军很快就会发动了对永安的围攻。因为战火,大量的民众逃出了永安,太平军就把空房给征集了  。十几天前,韦泽带领部下出击的时候,他和部下们的驻地是某个普通院落的两个房间,这两个房间占了这房子的一半。十天后回到驻地,韦泽担心地方已经被人给占了,只是向杨秀清复命更紧迫,韦泽才让兄弟们自己先回驻地去。
  等韦泽赶到了那幢民宅,想象中很可能出现的争吵并没有发生。城内不用准备什么哨兵,驻地大门微闭,静悄悄的看不到什么人。推开破破烂烂的房门,院子里头一片寂静,四间屋子都关了房门。随便打开一间,就见屋子中整整齐齐躺了五六个兄弟,他们在稻草铺成的地铺上再铺上自己的行军铺盖,一个个睡的极为深沉甜美。
  日期:2015-09-07 06:00
  把四间屋子一个个看过来,韦泽发现原本和韦泽他们住在一起的其他太平军兄弟们都搬走了,韦泽的部队完全占据了这个房子。
  其他部队为什么搬走,到底搬到哪里去了,韦泽此时根本不关心。他把院子大门给关好,精疲力竭的在正屋一处留出来的空余草铺上躺下,片刻就进入了深沉的睡眠。
  积累了太多的疲倦,韦泽这一觉就睡到天亮。即便身边有人说话的声音大了些,惊动了韦泽,韦泽也是刚醒之后就继续睡着。等他完全醒来,都到了第二天快中午时分。
  负责后勤的是伍长林阿生是广东人,是比较早跟随冯云山加入拜上帝教的一位。也算是“广西老兄弟”的范畴。他并没有什么惊人的才华,却有一项在韦泽看来很了不起的能耐,那就是做事很按部就班。若是交代林阿生做什么,他就会不声不响的给做了。

  后勤部门要负责做饭,韦泽醒来的时候,饭菜的香味就飘进了屋内。将近一天没吃饭,只是闻到味道,韦泽就觉得胃口大开。
  缴获上缴圣库固然是太平军的规矩,而韦泽他们也不会傻到真的一点不留的上缴。韦泽偷偷命令兄弟们藏了些食盐与火药,至于腊肉,更是要藏好。而韦泽交代过林阿生,回到城内之后就不要做腊肉饭。此时韦泽也没有闻到腊肉的香味。
  “韦司马,我们见你睡的香,也没敢叫你。饭给你留下了。”与韦昌荣等人坐在一起聊天的张应宸看韦泽醒来,用带着疲惫的声音说道。
  “嗯!”韦泽爬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出去后就见灶火旁放了七八份饭菜。部队里面一个人一份饭菜,看来韦泽还不是起来的最晚的。

  狼吞虎咽的把饭菜吃完,韦泽立刻回到屋里,“应宸,昌荣。你们两个跟着我去领新兵。”
  张应宸一愣,倒是韦昌荣反应的很快,“四叔,你升官啦?”
  韦泽笑了笑,“我已经升了卒长,这马上就要领新兵。你们两个跟我一起走。”
  日期:2015-09-07 06:10
  韦昌荣与张应宸原本坐在地上的草铺上,听到这话,他们两人一骨碌爬起来。韦昌荣立刻嚷道:“这次的新兵可是咱们广西老兄弟?”
  张应宸也是两眼放光,这些天以来,他对“广西老兄弟”的理解是越来越深,今天与韦昌荣睡醒之后聊了一阵,更是聊清楚了不少事情。

  在韦昌荣的描述中,韦泽的堂侄韦昌荣加入太平军之前就是当地客家著名的好汉,自幼就习武,到现在可以说是身经百战  。至于只有19岁的韦泽,更是当地客家中冉冉升起的一员干将。以少量精锐部队大败土家地主武装,甚至打败清军,那不过是家常便饭。
  听了这些后,张应宸算是明白了韦泽和“老太平军”战士们为啥能够如此骁勇善战。他们并非是现在才变得骁勇善战,而是因为他们骁勇善战,才最终选择加入起来造反的太平军。
  所以跟着韦泽一起出去接收新兵的时候,张应宸一个劲的请韦泽教授武功。韦泽自然是不会拒绝,不过看着张应宸那抓耳挠腮的兴奋模样,韦泽心中并没有特别得意的感觉。
  在韦泽看来,自己这身功夫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夸耀的事情。之所以能够练到轻松杀人的程度,背后自然是有着艰辛的故事。
  从1750年后,由于人口飞速增长,满清开始实施了政府指导的大移民。广西也出现了不少移民,于是催生了土家与客家之分。土家自然是当地人,客家是外来者。
  大量涌入广西开垦土地的客家人,与广西本地土著居民之间矛盾重重。广西土地本就不多,客家人与本地人经常为了夺佃、夺耕问题发生武装械斗。由于三合会叛乱的影响和军事教育作用,客家人和本地人村社之间惨烈的仇杀很快升级。除常见的土匪、会党外,乡绅们确信他们不能指望从贪污无能的官方得到援助,于是便建立了地方防御联合组织团,由它们来领导村社事务和动员民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