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气爱作的婆婆,不理她如何?》
第35节

作者: 月亮123www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9-06 14:43:00
  公婆这种过于明显的口头好,实际行动上明显跟说的两回事的做法,让渐渐长大的孩子感觉到了区别。他开始不爱跟公婆说心里话了,也不爱跟他们说自己的学习情况。因为他知道从他们那里,他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批评纠正,表扬奖励,都没有。有好几次孩子在饭桌上提到自己这次得奖了进步了很开心,尽管我们早就知道了,还是会夸他几句,乘机激励他一下让他更加努力,更有信心。可公公往往是沉默的,没啥反应,只有孩子说的多了,他才淡淡的问几句什么情况,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孩子说的啥他根本没听到,也不明白。婆婆更冷漠,基本没反应,即使听到了,也不会说啥,问啥。有回老公实在看不惯他们那种无动于衷的样子,问他们怎么不问问孩子是为啥高兴,公公尴尬的说自己没注意,婆婆直接说她不懂,听见了问也没用。我郁闷的说,就这个孙子,难道夸他几句很为难吗?常常是孩子身边只有他们时孩子不懂事做错了什么他们不说话,也不纠正他,怕孩子记恨他们,宁可让孩子错下去也不当那个恶人。孩子做对了做好了什么也很少夸他几句,让他更加自信勇敢。

  在孩子渐渐大了懂事后,有时因为取得了成绩会很开心,说个不停,公公经常在兴头上冷不丁的沉着脸骂孩子太骄傲,小心又掉下去了,搞得孩子很委屈很郁闷。老公很反感公公这种该教不教,该夸不夸,偶尔该表扬还泼冷水的做法,当时就给他顶回去了,不让他打击孩子的信心。婆婆常常是事情都过去了才应付了事的说一句诸如:好,不错,之类的话,除此别无他话了。在这种淡漠的氛围里,孩子不再跟他们说学校的事,交流少得可怜。

  记得孩子小时我提醒过公婆,不能为了做好人,怕得罪孩子,该批评纠正不闻不问,对孩子不是好事,对他们自己也不好。建立不起孩子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公婆从不在意,觉得我想多了。事实是孩子越来越大,坏习惯也多了起来,除了我没人管束他,越来越多的表现在外,冲撞他们的次数也多了,公婆的抱怨和牢骚越来越多,我也无能为力。有次在饭桌上,公公问孩子放几天假,孩子不耐烦的说三天,语气很重,公公当时就觉得没面子了,很生气的瞪着孩子。可孩子只顾吃饭,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公公瞪了他好几次他也没反应。我没说话,让公公自己感受下我曾跟他说过的道理,是对还是不对,以后还为了当好人不说话随便孩子变成啥样吗。

  日期:2015-09-06 15:51:00
  后来老公也感觉到孩子的语气不对,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态度,孩子闷闷的答应着把饭吃完就走开了。随后我单独跟孩子说要求他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加给别人,养成这种不知好歹不分是非轻重的脾气,对自己对别人都不好。孩子郁闷的说自己没有做啥,我学着他的语气跟他重复了一遍,他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保证自己以后会改,会注意。公公那里,我也提醒他,不要再为了当好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纠正孩子的错误。要知道,他对别人可以犯的错一样会对身边的人犯,尤其是对他过于宽松纵容的人。说难听点,就是有点欺软怕硬,对比他强的人,他感觉惹不起的人,他还知道忍让克制自己,对平时对他温和客气的人反而还又粗暴又无礼。外面的人怎么可能像家里人一样无条件的原谅他,给他机会改正呢。要让他学会做人的道理,哪怕他不开心,不理解,也得坚持原则,直到他明白并且改正为止。

  可悲的是公婆往往左耳进右耳出,没几天又恢复常态,就算孩子把他们气得饭都吃不下,还是忍了算了,秉持他们一贯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更加不理会孩子的事了,自然孩子跟他们更加生疏了。尽管叛逆期的孩子难管,但我任然欣慰的看到孩子在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虽然公婆对他的放任有很深的影响,但他本性尚好,还是很努力的向好的方面发展。
  我身边的老人多数对孙子孙女关爱有加,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上都尽力的满足孩子,舍不得孩子受半点委屈,可公婆永远是语言上多余实际行动。有一次回老家办事拖了近一个月,等我回到家,孩子瘦了不说,老师的请条一个接一个来了,让我迎接不暇。到学校好几次都是孩子作业没做完,没交作业,上课不认真啥的……一堆问题搞得我头发。老师不客气的问我孩子回家家长都干嘛了,我不好意思说啥,就说自己没尽到责任,老师其实知道我回家去了,也没多说,提醒我还是尽量自己管孩子,别让老人惯坏了。孩子还有点咳嗽,到医院检查,说拖的时间太长,肺上有炎症了,要求打点滴。马上要考试了,不敢请假,只能晚上带孩子去医院打点滴,孩子困得睁不开眼,喉咙还痒,咳嗽厉害了连晚饭都吐得干净的。

  看到孩子这么受罪,我心里不好受,心里也有怨言。回家问公婆怎么不早带孩子上医院拿药,都拖得成肺炎了,发烧了才想起来。我要是还不回来,就一直拖着么。公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不说话。我问他们是不是没钱,公婆说有钱,就是嫌医院太挤,排队麻烦,见孩子没发高烧,没咳嗽得厉害就没去,只从医院拿了点药吃,感觉好点了就没管他了。
  我听了只能呵呵了,不缺钱,也不忙了,缺的只是耐心,可这是生病,不是别的。婆婆说她还天天陪孩子睡觉,没感觉他咳得厉害,没想到这两天烧的这么厉害了。我没法再听下去,回来前两天儿子打电话就跟我说自己难受,公婆也说送他去医院看看,可我回来时还没去。我不想再追究他们迟迟不送孩子去医院的原因是啥,只暗暗下了决心,以后无论多忙,都不会离家那么久那么远了。问道孩子学习的事,婆婆不懂就不说了,公公好歹识字的,辅导不了孩子,检查下有没有做完还是可以的。但公公的回答还是雷得我无话可说。原来每天公公吃完饭就开着电视看,且声音非常大,搞得孩子做个作业心不在焉的,时不时偷偷出来看看,哪有心思做作业呢。有时就算知道孩子没做完,婆婆就催着他快点睡觉去,因为他们早就等得没精神了。至于老师给公公反应的情况,公公也就是哼哼哈哈的听了就忘,根本不提醒孩子也不跟我说。我问他为啥不跟我说,人家说怕浪费电话费,等我回来再说。我气得不知道说啥好,问他就这么个孩子,难道不希望他好点么,出息点不好么?偶尔操点心怎么啦?公婆都不出声,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第二次跟老公回家办事,正好孩子放几天假,我果断带上孩子一起,自己路上麻烦点,也比让他在家没人管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