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娃的崎岖奋斗路》
第2节

作者: 满布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效军见大嫂越说越不像话,实在按奈不住心中的怒火,停下脚步,松开车把,“你想干什么?故意找事是不?”
  “咋啦,你是老几,牛是我养的,我想吵就吵,想打就打,真是多管闲事。”
  “在你自家你爱干什么干什么,那是牛自己的事,你在这个指桑骂槐,指东骂西,就不中。”

  “我就是骂了,不中你能咋着。”
  “咋着,今天我就让你知道知道我能咋着。”说着话,效军纵身上前一步,一把抓住大嫂牵牛的手,顺势抬起一脚朝后臀部踹去。
  效军是十**岁的小伙子,虽说一直上学,但也不属文弱书生那种,也是经常下地干活,能够拉车、赶牛、扬场、背上百斤粮食袋子,力气不小的人。乔娜哪能受得了,手一松,牛缰绳脱落,大黄牛如释重负一样,甩开四蹄向村里飞奔跑回去了。乔娜脚底一滑,顺势摔了个四面朝天。效军朝其臀部连踢数脚,又抓住其起右手,左右开弓,爆豆般的煽起其嘴巴。动作之快,令乔娜难以反应。武平顺看效军的火气上来,赶忙把效军拉开。乔娜见效军被孩子爷制止住了,怕再吃亏,连滚带爬,起身鬼哭狼嚎般地向其自家地跑去,找效福和儿子去了。

  其实,这边打起来,别人并不知道怎么回事,由于离得的较近,这边的一切效福平春他们也看的很清楚,自然,他们也顾不上争吵了。效福的儿子世界见效军把自己娘打了,不干了,拎着抓钩就要找小军拼命,给娘报仇,被效福和本家大伯效亮给拦住了。“你想干啥?”效亮怒吼一声,双眼发出锐利光芒,直直地盯住世界。
  “他打俺娘,我给他拼命。”
  “胡说,大人的事,小孩子家哪有你插的嘴,你管的事,滚一边,该干啥干啥去。”
  日期:2015-08-21 15:39
  “效福,你们家的事也复杂,也难管,我本来也不愿理你们的事,你们做的实在太过分了,就不怕亲戚朋友,全村老少爷们看笑话,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还要一点脸面不要。你们不帮大叔干活,也就不帮了,不该在这时候找麻烦,无论由谁引起,都不应该。”
  经过效亮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效福蹲在地边抽烟,一声不吭。世界也没有刚才嚣张了。只有乔娜坐在地上哭爹喊娘,效亮很瞪其一眼,转身到自家地里赶牲口耕地去了。
  武平顺这边,在几位村里人的劝说下,气氛也缓和了下来,父子俩在满腹气愤中把玉米拉回家。效军娘见父子俩脸色不对,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效军,你俩咋回来这么晚,一早晨只拉回一车,赶快拉完,你爹大后天还要送你去龙白报到,时间够紧的。”
  “娘,快把人气死了,大哥家又在故意找事。”效军把事情前后讲了一遍。效军娘听后,气的差点晕过去。

  一早上的事让武平顺心如刀绞,久久不能平静,事情的前因和来龙去脉便浮现在自己的眼前,老大儿子此举本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但效军要上大学的事,虽未声张,可全村已是人人皆知,效福、效起不可能不知道,这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更不应该出现今天这样的事,偏偏效福又故戏重演,这既是给自己过不去,又是给效军办难看,看来,孩子们心中的硬结是越系越深,越系越死,不好解开了。

  武平顺兄妹共有五人,一个大哥平明,两个妹妹喜妮和喜英,最小的就是三弟平春,比他小二十岁,自己父亲在一九七二年就去世了,平春年龄小,和母亲在一起过日子。大哥平明属典型的没事挑事偷着乐型的人,因是武家的老大,父亲视其为掌上明珠,将来能为武家支撑门市的人,想方设法予以培养,家里活不让其做,让他一心读书,将来能够有出息,在这样环境下,平明先后上了私塾,又读到高中,应该说是当地的一个文化人。但情况并不像父亲所期望和想象的那样,平明学习并不专心,傲气十足,每次回家就像做客一样,流里流气,对平顺没少欺负。后来辍学,就在村里当了个会计,贪污了三百块钱,被判刑十年,7。13事件发生后,国家大赦,蹲了三年大狱,就被释放了。

  因平明的坐牢,在那个特殊年代,是殃及亲属和子孙的丑事,家人被称为“反属”,父母兄妹在村里都太不起头,见人都矮人一等,常常低着头走路,轻声说话。村里开会不让参加(批斗除外),二妹不能入党,三弟不让当红小兵,父亲在村里始终抬不起头,受尽了冷嘲热讽、屈辱和**,一蹶不振,终因精神抑郁,胃癌不治离世。平明出狱后,并没有吸取教训,反思悔改,踏实做人,仍和以前一样,挑拨东家,离间西家,连自己的亲兄弟也不放过。

  父亲的离世,给了他独撑门市的机会,首先提出瓜分家产,独占大头,给母亲和三弟仅留一点,连维持正常生计都不能保证,被自己当场拒绝,而且两人大打出手,最后以平明鼻青脸肿,头上流血没有得逞;随后,母亲和三弟的事不但一概不问,而且提前散播谣言,很多事在坎坷崎岖中办成。特别是三弟的婚事,作为祖祖辈辈在当地较有影响的家庭,三弟长的白净英俊,本应不是什么难事,但受其蹲狱的影响和其提前在媒人、女方面前扇风,都没女方拒绝,后来,几费周折,在邻村找了一家,女方身小,长相一般,家庭出身平常,两人极不般配,凑合到了一起。平明对此幸灾乐祸,逢人便说,“平顺有什么本事,整天感觉自己能耐不小,干的什么事,给老三找的媳妇是啥东西,真丢武家的人”。

  在农业队的时候,由于孩子多,花费大,虽经常加班挣工分,到年尾仍需往外拔钱,日子都十分拮据。在农闲之余,为了贴补家用,武平顺也没少带着平春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偷偷摸摸做一些“投机倒把”生意,多少见了一些市面,挣了一些外快,贴补一点家用。虽然村里个别干部和村民也知道一些,碍于平顺忠厚老实,为人正直,关系非同一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谁予以追究,还算平安无事。

  改革开放初期,兄弟俩做过贩卖木材、牲口、草帽等生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引起平明的嫉妒和不满,多次以种种借口找两人的麻烦,有两次还是经过乡里进行的处理。平春除了长期对平明的仇恨和愤怒之外,就是对自己的感激和依赖,两人关系一直很好,从未发生过什么争执和摩擦。这些同样也引起了大儿子效福和二儿子效泰的怀疑和不满,认为在父亲和子女的关系上,平春起了不好的作用,自己一切都听平春的,便想方设法离间两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别人对自己都有意见,孤立自己,不得不依他们意见行事的目的。在没有别的借口可以引起矛盾和冲突,造成不好影响的时候,每年的春节、夏收、夏种、秋收、秋种便是找事的最佳时机。他们心里明白,直接和自己发生争执,自己是绝不会相让他们,何况也会被全村老少爷们耻笑,于是便通过外围,引起自己生气,吃不成饭,干不成活,耽误些时间,坏些收成,促使自己在无力、无奈之下向他们移交耕地的目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