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不正经:这大学那么空,这猥琐千万种。》
第39节

作者: 王小刀62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8-20 21:40:53
  暮气沉沉的两周过去之后,我妈终于看不下去了,说是有种在给我养老的感觉,事实上我也觉得自己似乎是从学校退休回来的。我妈连说带数落的唠叨了个把小时,大概意思就是拿我对比隔壁老陈的儿子,再隔壁李阿姨的女儿等等。说这些孩子哪个不是青春活泼、飞扬跳脱的,虽然没上大学吧可人家现在混得都不差,个个都在外面闯出了点名堂。而我从学校回来就一直窝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连个说话的朋友都没有,怕我这样下去不是要抑郁就是要自杀,说到凶险处我妈眼泪都快下来了,她一直就是这样想象力极其丰富的一个人。

  这就让我很郁闷了,小时候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热情,每天都想着和伙伴们出去打滚、撒泼,可大人们说:这样很危险,还是呆在家里最安全;而现在的我对很多事情都没有了兴趣,每天只能和电子产品们相对、无言,这时候大人们说:这样更危险,还是走出去才能有出息;可这时候的我也许已经走不出多远了。
  日期:2015-08-20 21:41:40
  尽管百般不情、千般不愿,但是万般无奈,我只能出去走走,因为实在是扛不住我妈那爱的唠叨。这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八点半,尽管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有些晚。出门之前我突然想到胡梁和谢义,他们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境遇吧,如果能有几个知交好友一起出门的话感觉就不一样了,哪怕只是蹲在马路牙子上看看行人的腿也是其乐无穷的。可我却悲哀地发现,离开学校我几乎没什么朋友,和我一辈的人要么是出去闯世界了,要么是出去抢世界了,反正和我是不在一个世界了。隔壁老陈的儿子高二辍学出去打工,一年前回来开了个理发店,已经是个小老板了;再隔壁李阿姨的闺女,初中时就离家出走跟网友同丨居丨过,这两年更是在外面见了大世面,已经是个小老鸨了;而我小时候最羡慕的一个狠人--小学时我们年级的老大,去年在外面因为抢劫被抓,已经吃上国家粮了;只有我不长进,已经和他们交不上朋友了。

  日期:2015-08-20 21:45:09
  外面虽说还不至于骄阳似火,但也只是把锅烧热之前的平静而已,临近八月的天气,每天都是一锅爆炒。马路上人不多,除了天热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因为这里常年修路。反正从我上中学的时候这条马路就没完整过,来一任官就修一茬路,可说是“铁打的修路流水的官”。他们修完左边修右边,修完右边修中间,今天换管道,明天埋电线,其实世上本来是有路的,修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不知有多少建筑商和父母官都靠着这条路发了财,不过这也算是响应了党的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沿着这条久治不愈的伤残马路走出不到一里,我的理智就向我发出警报:热浪来袭,就近躲避!这时候的太阳已经开始施展它的凶威了,如果我继续暴露在这大马路上,估计很快就会中暑倒地。而以我国国民普遍的优良素质,他们必定认为我是在路上睡觉,从而不肯将我扶起来以免打扰到我,然后我就真的要安息了。我紧急向路边搜索“避暑胜地”,发现不远处的一家书店相当不错。不要奇怪我为什么对家门口的地盘都这么不熟悉,还是因为修路,导致这边的人流量极其不稳定,所以这马路两边的店面也几乎是一年换一茬,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家书店的位置去年还是一家面馆。

  日期:2015-08-21 21:11:09
  这间书店不大,也就二十来平米的地方,但名字偏偏叫得响亮--东方书城。不仅是“城”,而且还是在整个东方都有一号的“城”,不过我看了看这条马路的东边好像还真就只有这一家书店。推开玻璃门走进去,一股清凉扑面而来,提神又醒脑,空调开得这么足,确实是一处避暑的洞天福地呀。同时扑面而来的还有一股书卷的香气,这香不同于新书的墨香,却是旧书的陈香,是我最喜欢的味道,不由得连吸了三大口以示钟情。我一向认为好书就如同好酒,珍藏的时间越长香气便越醇厚,所以我看一本旧书之前往往都会先凑上去狂闻一通,这也算是一个怪癖了。

  书店的三面墙都是书,书架直顶到了天花板上,虽不一定“汗牛”,却着实是“充栋”了。靠里边有一个小柜台,上面除了一台旧电脑外也堆满了书,只露出老板一个头发花白的脑袋。看来这间书店的老板是个老头,估计是趴在柜台上打盹,我也不好扰人清梦,便自顾自浏览了起来。果然,这间店里所有的书都是旧书,一本新书都找不到,大多纸张发黄,但并不残破。另外这些旧书看起来非常的杂,既有高雅的哲学诗集,也有通俗的武侠言情,康德与金庸同排,琼瑶和雪莱并列,实在是杂乱已极。我也懒得找了,事实上我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书,随手抽了一本,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看之前,我照例翻开书对着泛黄的书页闻起了书香,就在这时候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是不是很香?”

  日期:2015-08-21 21:15:40
  我和老白就这样认识了,老白就是这间书店的店主。老白其实并不老,连三十岁都不到,只是这人的头发属于“少年白”,他说自己高中时就已经是两鬓斑白了,就因为这,连班主任都对他礼让三分,可见“倚老”真的可以“卖老”。自此我成了这座“东方书城”的常客,大半个暑假都泡在这里,“城主”老白也成了我的“忘年之交”。而我妈见我天天往外跑,认为我终于是志在四方、交游广阔了,跑得这么勤,不是谈了笔大买卖就是谈了个大闺女,对我很是满意,殊不知我从来就没离开过家门口一公里的范围。

  老白来自一个离这很远的大城市,却跑到这座小城市来开了这间小书店。我问他是不是因为很赚钱,他说不是,只是因为很喜欢。老白说自己以前是修车的,并不是普通的修车工人,而是拥有一间修车铺的小老板。修车是他高考落榜后父母逼他去学的,说是为了以后有一门吃饭的本事,于是他去学了,后来不仅有饭吃,而且是很好的饭。只是老白始终不喜欢这碗好饭,他厌恶修车的机油味,却极其喜欢书香味。终于有一天,老白鼓起勇气,砸了自己的饭碗,他卖了自己的修车铺,开了一间小书店,顿时收入大减。为此,家里人与他冷战,女朋友和他分手,可老白依然是不改初心,他说自己已经白了少年头,绝不能再空悲切。其实在我看来,他的家人并不是不爱他,女友也未必是只爱钱,只是他们都不能理解好端端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放着一间日进斗金的修车店不要,非得开一间清汤寡水的小书店。他们根本无法想象一个人可以为了一种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就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而不管这种理想生活是不是很赚钱。

  日期:2015-08-21 21:17:13
  老白说这已经是自己开的第三间书店了,倒不是因为他的书店生意做得有多好已经开始连锁经营了,而是他的前两间店都因为入不敷出而倒闭了。不得已,他从大城转战到这座小城,又找到这条终年驻扎施工队的垃圾地段,只因为这里租金低廉,另外这附近有一所中学,足以维持他的生意。虽然老白的书店越开越小,可店名却是越取越大,他的第一间店名叫“东方书屋”,第二间叫“东方书店”,这第三间直接就是“书城”了,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开出“书国”、“书球”、“书宇宙”这样吓人的店来。

  我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到老白的店里报到,或是拿本书席地而坐,一看一整天,或是和老白坐而论道、道古论今,感觉自己一个甩尾已经拐上了文艺这条道儿,当然,也不能排除我是要蹭他书店空调的嫌疑。老白是个书痴,他堆在柜台上的一叠书都是他近期要看的非卖品。除了自己正在看的书不卖之外,老白还有两种书不卖,一种是辅导书,一种是黄色书,他说这两种书,前者坏人脑子,后者乱人心灵,所以坚决不进。

  日期:2015-08-21 21:22:50
  如果现在让我写一篇小学作文“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之类的,我第一个想到的就会是老白,而不会是成绩优异的同学或是勤奋苦读的模范,所以我现在的文章在学校应该拿不了高分。会敬佩一个人是因为想要成为那样的人,是的,我很想成为老白那样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拥有老白那样的勇气,挣脱一切在外人看来幸福对我而言却是痛苦的生活,只为追求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美好。可不幸的是,我发现自己目前并不具备在外人看来幸福的生活,更加不幸的是,它好像也没有多么痛苦,就这么不痛不痒,日复一日,无法挣脱,无处可逃。

  临回学校的前一天,我仍然同往常一样泡在老白的书店里,最后我向他辞行,老白笑说,你每天在我的店里只看不买,按理该收你空调费。我回他说,我每天到你这人迹罕至像原始森林一样的地方陪你说话,按理该收你话费,这两费一抵你还得倒找我不少。于是,老白免费送了我一本书,正是我第一次到他店里拿的第一本书--《黄金时代》
  日期:2015-08-21 21:26:29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