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晋升背后的原因竟是……》
第56节

作者: 破裂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呀你。杨东轩,今后在这方面可不能跟郑超学,说话虚头巴脑的。”年连成神态更先亲和,看着杨东轩说,“小杨,你对我区教育工作有哪些想法,都说说。”
  “区长,我、我哪说得好……”
  “领导听汇报,就是你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哪能这样说。”郑超笑眯眯地说。
  杨东轩觉得不太对劲。
  自己有什么想法都不能在领导面前表露出寻思,杨东轩忙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副区长是抓文教卫工作的,如今要听教育方面的、又处在城南区这个关键时刻,杨东轩也不敢乱说。但自己到政府办这边后,所接触的就是教育的投入、建设、教育成果、师资建设等等工作和资料。
  稍琢磨心里便有主意,年连成和年连伟之间的关系他早得知,对如今教育局的一些做法不能太否定,又不能完全按照现在所作的进行重复。
  杨东轩说了三点,第一点是对城乡之间的师资、投入不公平问题,使得城南区在教育上发展很不平衡。究其原因也是有客观因素,比如地处偏远,教师难以安心从教、村民对子女求学也无所谓、城南区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决定目前这种状态。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杨东轩提出财政适当追加投入、在评优、晋级上对这些地区的教师进行追加分数补尝等办法。
  第二点是目前城南区乡镇所推行的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这个问题比较敏敢。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势很明显,就是集中财力、人力,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出必要的效益来。
  不足也很明显,主要是在规划上要因地制宜,考虑自然村之间的种种因素,杨东轩例举了某乡镇两自然村虽相隔比较近,按说合建学校应该很好,但实际上两村之间在历史上有很深的矛盾,这样将两村孩子强行集合在一起,使得其中一个村学生在学校没有安全保障,流失非常大。
  第三点是教育投入平衡问题,如今城南区在教育投入建设中明显呈现一种死按政策做,而不考虑实际的需要进行建设和配置。比如,有两个乡镇的校园建设投入是五百万修建教学大楼和综合楼,对一所学校而言这样的投入并不算多,只是,这两个乡镇的学校原来规模就比较小。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总计十个班额,四百多学生。新投建的教学楼是以十八个班额进行规划的,这种规划是省里投建学校教学楼最低要求,要么不批,要么就建这种楼。两乡镇的教学楼确实破旧,可修成这种规模与实际随需不相符,如果与省里沟通,将这样的建设资金分化到市区或其他乡镇更好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价值。
  “区长,主任,我对教育方面的认识太浅薄,还请两位领导多批评、指导。”杨东轩说。
  “怎么样?”年连成看着郑超,他们的工作也都集中在教育这边,今年又逢“三评合一”大检查,对教育方面的工作更熟悉。杨东轩所说的这些,要说对错、或对城南区有多深刻的认知都不算什么,毕竟他作为一个普通干部来理解。但能够有这么一番见解,说明在工作上还是很动脑子,积极进取。
  “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很不错。”郑超说。明白今天过来谈话,主要的还是走过场,完成一道程序。
  “我心里有所感触啊,杨东轩是从教育口走出来的,对教育很热爱也很有上进心,视野开阔、肯动脑筋,是一个不错的苗子。”年连成笑着说。
  谈话之后,年连成和郑超两人对杨东轩夸赞之外没有实质性的东西,跟在郑超后面出来以为就这样一番话打发自己,心里隐隐有些失落。不过,能够在副区长面前有不错的印象和表现,杨东轩自己还算满意。如果不是因为救了人、自己得做多少工作才取得领导的认可?

  简直难以想象。
  风险越大、回报越高,看来这条规则不仅仅是对经济投资。
  只是,这样的风险他也不想再遇上。
  回到办公室,麻才阳、向丽梅都在。见杨东轩走进来,向丽梅说,“师弟,半小时前区委组织部打电话来,说见到你转告让你立即去组织部人事科。”

  “啊。”杨东轩惊一下,自己不在,此时去组织部会不会给那边留下坏印象?组织部找自己会有什么事?“没说什么事?”
  “没说,只是叫你过去一趟。快去吧,我估计你要高升了,可得请客。”向丽梅飞他一眼,杨东轩见那用神知道她在想什么。
  “谁知是什么呢,师姐,滕主任如果来了,请你帮说明下。”
  “快去快去,就等你请客了。”
  到组织部直接找人事科,敲门进去,见人事科里的人少,就两人。杨东轩表明身份,说明来意,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不安,组织部找自己到底是好是还是坏事?
  得知来人是杨东轩,组织部的人比较热情,带他到另一间办公室敲门进去,却是去见人事科科长。
  杨东轩见科长脸面不差,放心一些。只要是好事,不管大小都成,自己到政府办还不足三个月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好事排到自己身上。等科长说是代表组织找他谈话,还准备了备忘工作记录,便感受到这种组织部门谈话的严肃。
  “不用紧张,就谈谈你近期的工作、你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对所做工作的想法。”科长见他紧张,笑着说。之前,听人说组织部干部的脸谱是严正冷肃,见任何人都想别人欠他们前没还似的,可面前的科长却是区委组织部中实权很重的领导吧。
  对于自己的工作,杨东轩不是第一次陈述,心里有数,将紧要的说出来。见科长在记录着,杨东轩控制语速,思路也更加明确。二十几分钟,杨东轩说完。科长说,“很不错,工作很努力。”
  “谢谢科长,我知道自己的差距还大,会好好努力。”
  “有这样的态度更不错,”科长说,“杨东轩同志,我今天代表组织找你谈话,还想了解你对我区教育局的工作、对教育局副局长的工作有什么认识,也谈谈吧。”
  杨东轩绝没想到会有这样一个话题,见科长似乎严肃了一些,也不敢瞎猜胡乱琢磨。当即组织语言,平时在办公室里向丽梅、麻才阳等对教育局有不少议论,杨东轩稍有参与讨论与指责但也在心里评判过,这时候便用上了。

  五分钟时间陈述完,杨东轩说,“科长,平时虽然在工作上跟区里教育有关联,却不会往这些去想,我觉得自己说不好,说不到点子上。”
  “说得很全面,也有自己的想法嘛。”科长说,“杨东轩同志,如果组织上任命你担任城南区教育局副局长,你会怎么推动工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