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情书》
第1节

作者: 阳光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1-11 16:17
  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记。——普鲁斯特
  那年第一次来台北时,是晚上的航班,到达桃园机场后,便轻松地取行李办手续,兑币出关,完全不像这次般旅途疲惫,头重脚轻。
  拎着行李箱刚刚出航楼,便听到前来招揽客源的计程车司机,照样是一千台币载到台北车站,几年过去了倒也未涨价  。不远处便是客运巴士,全票不过一百多台币,同样的启程转折,同样的路途时间,票价却是计程车的十分之一,且舒适干净,有秩有序。若论物美价廉,客运大巴实在是首选。
  那年搭乘的却是计程车,因为人生地殊,急需安顿,也未曾留心其他交通工具,车费也并不多。何况,还遇上一位刚出航站楼就发现我们拦下我们的司机师傅。
  “晚上好,你们好,请问要去哪里?”
  “您好,我们去忠孝东路。”
  “噢,是大陆来的同胞,欢迎欢迎,这个时间已经没有巴士了,计程车也不多了,我今天是来接客人,你们要去忠孝东路?我载你们去,台北没有人比我更熟,你们付一千台币就好了。这是你们的行李?我帮你们提上车。”说着就要拉我们的行李箱。

  “等等。”他说。
  “不用等啦,再等要等到天亮才到酒店。你们相信我啦,我不是黑车,你看,这是我的名片,这是我客人的接送预定短讯,我告诉你们啦,我不单单跑台北、高雄、花莲,我还做台北一日游和全岛一月游。你们来几天?有需要车找我,算你们便宜。”
  见我们还没动,司机师傅干脆返回车里拿出他的证件,又拿出一沓照片,一同塞到我们手里道:“这些照片是我客人们的旅游照,喏,这张,还有这张都是你们大陆人,你们放心啦,我是好人,喏,这是我的证件,你们拿去拍照,还有我的车号,你们拿去拍照,放心啦,我是好人!”
  我记得我笑了一下,然后对他道:“走吧,他说他是好人。”

  日期:2015-11-11 16:30
  他也笑了。
  这次却是我一个人。
  台北总让人流连忘返,恋恋不舍。
  心心念念几年后,终于又来了,只是为了再走一遍来过的街,品一味尝过的食。
  若说最怀念,应是那家的胡椒饼,大约是在林森南路附近,离台大医学院不远。
  胡椒饼其实类似国内的牛肉饼,面皮却不同,不是油炸油煎而成,而是在泥砌的烧饼炉里炕制而成。馅是牛肉青葱,裹在面团里,包成馒头状,沾上黑芝麻,一个一个按次序摆放,放置烧饼炉里,盖上盖子,算好火候,看准时间,只待出锅。
  那次我吃了第一锅的第一个,众目睽睽之下,下口猛了,烫了我的嘴,乐了他的颜。
  那年是夏天,我们住在忠孝东路附近,步行不远便是台北车站,交通极其便利。台北车站是交通枢纽,捷运,铁路,巴士一应俱全,不论是旅游观光或是走街串巷,找到了台北车站,便找到了运输大本营。加之地处微风广场,各种吃食,商铺,成衣店,精品店,康是美应有尽有,一家一家逛下来,足以消磨一天时间。还有诚品书店,台北车站的诚品书店虽不大,却动人。
  那天搭乘捷运去故宫,经过诚品书店捷运店,百闻不如一见,正欲进去品味书香,他拦着我:“你一进去就出不来了,不去参观景点啦?下次吧,下次我们待一天。来,你站好,给你拍照,一二三笑。”
  我是个俗人,我俩都是。  
  胡椒饼~

  日期:2015-11-11 16:44
  胡椒饼的滋味,我和他都想了解。
  食客们手持购物袋,等候在这个临街的露天式小铺子门前。
  没有精装的店面,没有配套的桌椅,没有迎宾的店员,连敞亮的门头招牌也没有,只拉了一个布制的横幅,上写“胡椒饼”三个大字,黑粗字,行书体。若不是人在台北,还以为到了“三碗不过岗”的景阳冈。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粗犷的食铺,却有长长的队伍,等候的人群,我实在忍不住好奇,前去一探究竟。
  老板是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一面与工人们督工,一面与食客们闲聊,一面掌握着烧饼的时间,一看便是位精明能干的年轻小开。
  露天敞开式的饼铺内,有几位女工正在包胡椒饼。有人揪面团,有人填肉馅,收口包圆,由芝麻堆里滚一圈,再有人排放整齐交予老板,放置烧饼炉里炕制  。流水作业井井有条,倒也十分轻省。
  “嗳,看到没,胡椒饼就是肉馅儿饼,你瞧这包法,跟青团元宵一模一样,跟包子也一样,只不过不捏褶子,是包成圆形,而且是烤出来的,像不像南翔馒头?噢,胡椒饼就是升级版的南翔馒头,肉馅版的油炸麻团,嗳,其实就是烤牛肉包子。”

  我咽咽口水,对身旁的他眨眨眼:“咱买几个吃。”
  一回头,才发现前至老板后到顾客都盯着我们看。
  我们并没有插队,也没有挡在排队人群的面前,而是脱离了队伍,在店铺前的空地上观看。不过我抻着脖子望了半晌,又是议论又是垂涎,不知是否引起了大家的不快。
  “您好老板,我想买胡椒饼。”我讪讪地笑。
  日期:2015-11-11 17:30

  “我这就去排队,不好意思。”我赔笑道。
  正欲转身回队伍最末端排队,几个重叠人声先后拦住我:“等一等啦小姐。不用排队,等下第一个给你,游客优先。”
  虽是同种同文,日常用语与文化习惯还是有所不同,大庭广众的这几声响亮的“小姐……”
  他嗤地一声笑了,我白了他一眼。
  老板小开和排队最靠前的几位大妈,他们是叫欧巴桑,同时拦住了我。
  欧巴桑看着我们开口道:“你们系大陆来的喔,系来旅游吗?”口音很有台湾特色。
  “对,我们来玩儿的。”我点点头。
  “怎么己有你们两个人在这里,其他的人在哪里?”其他哪些人?

  “我们不是跟旅游团来台,是个人行为。”他在身旁答道。
  那一年,还没有开放国内自由行。
  “喔,那你们系政府派来交流合作的政府人员?来谈两岸经贸?”
  日期:2015-11-11 17:32
  台北的大妈倒是关心时局,只是有些高看我们,难道我们长了一张公务员的脸?
  还未待我解释,另一位欧巴桑开口道:“哪里有介么年轻的官员,一看就系女大生。”

  女大生,应该就是女大学生,或是女大学毕业生,这倒契合年龄。我正欲回答,这位大妈又否定了自己的看法。
  “女大生搞不到来台的签证喔!又不系团体旅游,一定系来谈生意。”
  又将我们上下打量了一番,眼角多瞄了他几眼,更加自我肯定道:“介么年轻,系替家里来谈生意。”原来将我们错认为官商后代。
  此话一出,大家仿佛纷纷认同,老板也笑眯眯的对我道:“你们系第几回来台北?难怪能找到我家店,我家的胡椒饼系老字号喔。”深深陷入了对自家饼铺的成就感和荣耀感之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