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的真相:刘伯温的神奇预言》
第19节作者:
华胥公子 日期:2014-04-13 00:19:43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冯国胜。
如果大明开国后搞个“十大将军”评选的话,以冯先生的实力,完全可以名列其中,而且我相信名次还能比较靠前——因为冯先生打仗那是相当的厉害。虽然不能跟徐达、常遇春比,但也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冯国胜,安徽定远人,跟李善长是老乡。跟李善长是老乡,自然也是跟朱元璋老乡。
相信大家也早都看出来了——朱元璋身边绝大多数都是安徽人,整个就一安徽老乡团。这种情况跟当年刘邦的情况实在太相似,要知道刘邦身边多半是江苏老乡,老乡一起干事业,首先就是交流方便,大家都说同一种方言,亲切,好说话,再就是感情深厚,有利于团结,有福未必同享,有难必然是同当。
这种老乡组团创业的模式被几百年后的曾国藩、李鸿章采用,创建了强大的军队,打得敌人落花流水,并成为满清维护统治的武装力量的中流砥柱,一度撑起大清即将坍塌的大厦几十年不倒。
历史多次证明,老乡组团创业是很有好处的。
其实,冯国胜是跟他的哥哥冯国用一起出道的。
冯氏兄弟很有来头,家里是山里的大地主,坐拥良田几百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典型的富二代。但两兄弟并不是那种坐吃山空的啃老族、败家子,而是很有志气,很有追求。两人自小熟读经史百家,拥有物质财富的同时追求精神
财富,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是新时代的有志青年。
但冯氏兄弟眼见元朝压制汉人,因此并无意于科举,而是每天舞刀弄枪,很不安分(反正家里有的是钱,不用担心生计和前途问题),久而久之,十八般武艺精通,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有了本领就要用,不用就是废柴一块。
于是在打听到朱元璋事业越干越大,且老朱为人比较可靠的消息之后,冯氏兄弟毅然决然放弃了地主的身份,地也不要了,祖宗家业也不要了,兴冲冲地跑去投奔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到冯氏兄弟文武双全,大有可用之处,大手一挥,让他们当了总管府参谋,但更赏识冯国用,冯国胜到底是弟弟,愣头青一些,还需要锻炼。
冯国用果然不负厚望,在朱元璋攻打采石、太平时大展身手,作战勇猛,杀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攻打集庆时担任先锋,更是立下汗马功劳,战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将他升为掌管幕府亲兵。
亲兵,也就是亲信了,足见朱元璋相当看重他。
相信冯国胜看到哥哥如此受重用,自己却只能打打杂,在一边看着哥哥风光,内心是很有点郁闷的。
日期:2014-04-13 00:21:02
然而,或许应了那句老话——“天妒英才”,就在去年,冯国用得了一场重病,很快就死了。
“冯氏双杰”失去了一杰,而且还是自己一手培养的亲信,朱元璋相当痛心,在表示沉痛哀悼之后,痛定思痛,反正还有一杰,大可以让他继续当他哥的继承人。
冯国胜,你小子也锻炼得差不多了,就你了,你可别让你哥失望。
于是,冯国胜被朱元璋任命为亲都军指挥使,就此光荣成为冯国用二号。
成为冯国用二号是容易的,但要超越他是不容易的,所以冯国胜如果不想活在他哥哥的光环下,就需要付出比他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不能让其他人认为他是在靠他哥哥的成就和朱元璋的可怜混饭吃。
冯国胜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将用我的实力证明,我绝不是这种人。我将用我积蓄已久的能量创造出一番业绩,铸就属于我的荣耀!我不会让你们小瞧我的,也不会让我哥失望的!他的在天之灵将为我证明,我不会让冯家失望!
事实证明,冯国胜不愧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战役中,以他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一次又一次击败了敌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越来越受到朱元璋的器重。
而此时,在应天府大敌当前而举行的战前会议中,朱元璋叫来开会的人都是高层领导,个个都与应天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甚至一亡俱亡,谁想当酱油淡淡飘过,朱元璋那是绝对不允许的,直接就会一板砖拍死他。
所以作为与会代表之一的冯国胜,按例也是要发言的。但他之所以之前一直不发言,是因为他还没看到自己可以发言的时机。
李善长说了,汪广洋说了,杨宪说了,朱升说了,除了李善长说了等于没说,其他人说的都被后面的人否定了,最后被暴脾气常遇春全部轰倒,而他是元帅,地位要高过这些人,所以他开腔说话之后,没人再敢说话。
是时候出手了,不对——是出脚!这是“全场任意球”,当然是用脚。
于是,我们看到第五位球员冯国胜猛踢一脚,事实证明,这是一脚威力很大的球,所有队员一时间都被他的气势震住。
球赛就此进入白热化程度,裁判和众球员面面相觑,一时陷入僵局。
然而,没几个人会注意到,对于这一切,有一个人自始至终从未发一言,从未表态过,但他一直看在眼里。他在默默地倾听着大会的意见,观察着每一个发言的人,包括领导朱元璋的态度。他用心记住了每个人的意见,并将他们一一记在心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