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的真相:刘伯温的神奇预言》
第12节作者:
华胥公子 日期:2014-03-28 00:31:10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凤阳怀远县(今安徽蚌埠市怀远县)人,跟朱元璋是老乡,但两人出道前彼此互不相识。一个是和尚,一个是山贼,八竿子打不着。
《明史》对常遇春的评价:“其智勇不在中山(徐达)下”,如果你知道徐达有多厉害(稍后会介绍到),你就会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军事天才”,对于常遇春,只能用这四个字形容。
从劫匪到革命干将,华丽的转身;从黑道到白道,完美的蜕变。
常遇春出身也很贫苦,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总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眼看就快要活不下去,忽然听说有个叫刘聚的绿林大盗活动于怀远、定远一带,常遇春猛然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之光,立马投奔了过去,就此开始了落草为寇的生涯。刘聚见常遇春勇武过人,就让他当了什夫长,并将他培养为组织的骨干,作为自己的心腹。常遇春跟随刘聚拦路抢劫,打家劫舍,有吃有喝有钱,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但不久,常遇春却发现这种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领导目光太短浅,只知道抢劫,但干到底充其量还是个土匪头子、山大王,不会有多大出息。天下这么乱,大家都不好过,这么抢下去是没有前途的。
常遇春决定脱离抢劫行业,实现二次就业。
机会来了。
至正五年(1355年)四月,常遇春随老大刘聚在和州抢劫时正巧遇上朱元璋攻打和州(今安徽马鞍山市和县)的部队。朱元璋的豪侠仗义、胆识过人、敢作敢为,常遇春早就有所耳闻,但他还想对朱元璋有更深的了解,于是假扮成百姓进行暗访,亲眼目睹了他平易近人、视士卒如兄弟、跟部队打成一片的作风,看到他治军严明、不犯百姓,断定他是个做大事的人,绝非刘聚能比,因此毅然决然跑去投奔了朱元璋。
常遇春不愧是常遇春,胆子相当大,一见到朱元璋就狮子大开口要当先锋。
朱元璋面色发黑,冷冷道:“给我个理由。”
常遇春慨然而答:“不想当先锋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朱元璋不屑道:“你不过是个饿得没饭吃的土匪,来我的队伍中就是为了混饭吃的吧?你一来就要当先锋,好大的口气!
日期:2014-03-28 01:09:58
“我是穷过、饿过,没错,”常遇春坦然道,“但跟着刘聚干劫匪时,日子过得很滋润,不愁吃不愁穿,按理说我该满足了,可是我是个有追求的人,想当一员大将,看到刘聚这人胸无大志,只知抢劫,这么下去不会有多大的前途,就不想再干下去了。而我听说将军你是个做大事的人,所以特意跳槽来你这里效劳,跟着你好好干。”
朱元璋问:“你能跟我过江打仗吗?”
常遇春一听,这是朱元璋表示愿意给自己机会,于是慷慨豪言道:“将军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渡江之日,愿为先锋!”
朱元璋扫了一眼常遇春,看他高大魁梧、虎背熊腰、身强力壮,是块打仗的料,说话虽然狂了点儿,但倒还诚恳,于是就把他留了下来。
常遇春这次先锋没当成,但他相信,那一天终究会到来!他对朱元璋许过的诺言,必将实现!
他会向他证明:我要让你知道,我并非夸夸其谈,而是真才实干。
此后,常遇春在行军打仗中英勇无畏,屡屡杀敌,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为大将军。
一代名将开始大放光芒。
日期:2014-03-30 12:42:36
仅仅只过了两个月,入职新人常遇春就用他的实力兑现了他的诺言,证明了他的天生神勇。
这一年(1355年)的六月,常遇春随朱元璋渡江南下,参加抗击元军的采石(今马鞍山市之南)之战。
朱元璋率大军横渡长江,对岸元军严阵以待,刀枪剑戟都备好了,不怕你不过来,就怕你承受不起这么热烈的欢迎。
朱元璋手下大批士兵企图登岸,纷纷中箭中刀,死伤大片。眼看大军上不了岸,损失还这么大,这么个玩法是要命的,朱元璋一时心急如焚,又苦无良策,正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想起新招的大兵常遇春,于是一声令下:“常遇春何在?”
常遇春此时正乘坐一只小船,在朱元璋的战船下方,听到朱元璋的号令,立即应声而出,答道:“常遇春在!”
朱元璋高声道:“你不是说你愿意跟我渡江作战吗?如今,你一展身手的时候到了!”
常遇春朗声应道:“愿为将军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说完就飞舟向前,如离弦之箭,向对岸冲去。朱元璋这边厢众人都看呆了眼,这新人实在生猛,连元军也从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一时目瞪口呆,忘了射出手中的箭。
接下来的一幕,相信你在奥运会赛场上也从未见过。
常遇春似乎天生是个跳远健将,开跑之前先来了个助跑,拿着一把长枪往前飞奔,手里的长枪直接朝岸上的元军刺去,元军当即被他刺死一个,被刺死元兵旁边的战友见势就抓住了常遇春的长枪不放,想生擒这个不要命的拼命三郎。
天生的运动健将不愧是天生的运动健将,常遇春居然顺势来了个撑竿跳——敌人把长枪抓得紧,很给力,他就抵着敌人的这股力,飞身往上一跃,一下跳到了岸上。
紧接着,就是常遇春的表演时间。江中朱元璋的大军、岸上的元军都将目光的聚光灯打在了此人的身上。
常遇春跳上岸后,元军吓得纷纷后退。常遇春一声巨吼(类似于张飞长坂坡大喝),目光凶狠,元军肝胆俱裂,抓住他长枪的几名元军哆哆嗦嗦,紧紧攥住长枪的手已经松开。
常遇春二话不说,开杀!一把长枪如同扫帚,元军迅速被他扫倒大片。
朱元璋在战船上见到这一幕,兴奋至极:此子为上天赐我又一员名将!
朱元璋大军见常遇春已杀出一条血路,士气大增,纷纷高呼:“杀!杀!杀!”一时声遏行云。
朱元璋一声令下:“上岸!”
日期:2014-03-30 13:49:41
接下来的结果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猜得到——元军大败,采石被朱元璋攻占。紧接着,朱元璋乘胜攻占了太平。次年(1356年)三月,攻占集庆,改为名“应天府”,称“吴国公”。
常遇春因采石矶一战立下首功,被朱元璋封为“总管府先锋”。军中无人不服。
常遇春的“先锋”之愿就此达成。
从口出豪言到一偿所愿,常遇春只用了一场战役——用“天生神将”称呼他毫不为过。
之后,常遇春又被升为总管府都督,跟着另一员神将徐达攻打张士诚,两人堪称黄金搭档,通力合作,相继占领镇江、常州、宁国、池州等地,张士诚损失惨重。张士诚的噩梦并没有结束,常州一战中,常遇春生擒他的胞弟张士德(张九六),再次立下头功,被升为中翼大元帅。
常遇春的升职速度堪比火箭,但这些职位对于他都是虚的。他最在乎的只有一个——带兵打仗。他以他的天生勇武,一直走在他的名将之路上,直到死。
他在军中曾自称“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因此在军中有“常十万”之称。
有人觉得他说这话谦虚了,以他常遇春的能力,别说带兵十万,百万都不是问题,他应该像韩信一样,号称自己带兵“多多益善”,这样才能显得更威风。
常遇春自评的这句话谦虚么?如果你了解常遇春的性格和能力,你会认为他这话不但不谦虚,而且相当准确。
在我看来,常遇春更像是项羽,跟韩信不能比。
在中国丰富的古代战争史甚至中国近现代战争史上,有些人的定位是将军,有些人的定位是元帅,绝不能轻易对调。霍去病当将军,卫青当元帅,这是汉武帝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点作出的最好的职务分配。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元帅”,纵然再有争议,也不是任何将军能轻易替换掉的。
是的,知人善任的朱元璋也看出来了——常遇春勇猛急躁,徐达同样勇武,但比常遇春持重多谋,最适合元帅、主帅的人选不是常遇春,而是徐达。
朱元璋心目中的韩信,是徐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