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那些不传之秘》
第32节

作者: 本草中药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2-03 16:09:00
  带你认识中医(20)胆脾切除以后的恐怖后果
  中医是一个整体的学说,它要强调的是,身体所有器官都缺一不可,所有器官都对身体,心理影响都很大的,这正是我对大家介绍各个脏腑功用的原因。
  具体一点说,如果因为胆囊炎或者胆部其它病变而切除了胆,那么胆的内脏作用就没有了,也就是说,它不能更好地帮助人做决策了,人就突然变得畏首畏尾,发生一件小事就一整晚睡不着,担心这担心那,遇到事情犹豫不决,因为胆气极虚,也许胆切了,还有胆经的存在,还有一点胆气,但经中没腑,胆气一定不多,所以病人切胆以后突然就变得比以前胆小。再者,胆是分泌胆汁的,胆切除的病人,一定会饭后腹胀的,而且不能吃多,不能吃油腻,否则就会腹胀难耐,所以那些病人是极度痛苦的。而且这种痛苦,是无法治疗的,用中药也只能降低痛苦,但中药不可能神奇到可以在体内重新生出一个胆。最大的问题是:在前面曾经提到过,胆汁其实是肝脏的一些残渣排泄的地方,胆脏没有了,虽然肝也会一直在拍胆汁,但是很多胆汁并不能到达胃部,因为手术会产生的通道阻塞,所以它们停留在胆和肝的边缘,就是手术切割的地方,日积月累,逐渐就会越来越硬,十多年后,由于十多年积累下来凝固而成的胆汁,就变得无比坚硬,因此,很多胆切除的病人在十多年后就会有肝硬化,硬化的部位其实就是胆汁累积的部位。如果病人在胆切除后患了癌症等大病,阳气极虚,因为胆是每天子时起全身阳气的器官,相当于季节上的“立春”,胆脏不在,人体阴阳循环就变弱了,年轻没什么,但老人,而且重病之人,那么,在给病人补阳的时候,病人自身的阳气因为胆没有了,无法自己起来,所以要重用阳药才有效果,而且因为病人阳气一直无法起来,病人的体质就很难改善,像肝癌症晚期重病就基本上不能全部治愈,肝癌导致的肝腹水治好了过几年又复发。即使没有重病的人,切了胆以后,因为阳气无法在子时被胆启动,久了一定会阳虚,现在大家都知道,阳虚导致很多的疾病,所以病人会因为胆被切除而变得体弱多病。

  日期:2014-12-03 16:16:00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很多人觉得中医对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束手无策,真实情况恰恰相反,中医能快速缓解疼痛和不适,这是从根本是治疗的,先把病人无形的邪气去掉,病人的不适感就基本上消除了。再把累积凝固下来的有形的邪气去掉,在排石过程中不会疼痛的,如果胆结石痛得很离开,扎针奇穴胆石点,一针下去,痛就去掉了,而且结石会逐渐排出来。按摩效果很微少,建议直接用针。怎么看得出一个针灸师的医术高不高,就看看针进去是否做到针入痛减,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针灸了一次没效果,就不要针灸第二次了,再重新找一个针灸医生吧。

  如果脾脏被切除了,问题更大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脾脏切除后,很少人能活过五年的的,除非很年轻的病人。脾胃是消化器官,西医只看到胃在消化,却看不到脾在支持着胃的功能,如果腑没有脏的支持,腑的功能就会立刻变弱,而是脾胃的功能健全,人才能品尝五味,所以脾脏切除的病人,消化一定不好,味觉也变弱,容易出现食而无味的症状。脾胃生发后天之气,人体阳气大部分都是脾胃生发的,有胃无脾,体内阳气一定不足,年轻人可以用先天阳气填补,但这样人的寿命就会变短,年龄大了,切除脾脏,阳气极虚,很容易患其他疾病而去世,所以脾脏切除后很多人活不过五年,我有一个朋友的舅舅就是脾脏切除三年后发其他病去世。

  脾脏管理肌肉,脾脏切除后,脾的经络的阴阳之气都会减少,但不会断绝,因为虽然大部分经络之气在脾脏,但还有一小部分在经络,经络之气减少以后,病人的肌肉就会逐渐瘦下去,而且是怎么补也补不进去的,病人又不能吃过多,吃完消化吸收能力有因为脾脏的不存在而变得虚弱。
  日期:2014-12-03 16:22:00
  前面介绍过,脾脏还承担着把消化出来的食物精华分配给各个脏腑功能,如果脾脏切除后,毫无疑问,这个功能就会被大幅减弱,各个脏腑的营养供应就会减少,这里的营养不是现代生物学里面的营养,而是最适合各个脏腑的阴阳之气的组成。各个脏腑缺少了营养就会变得虚弱,所以病人整个身体都会感觉很虚弱的状态,因为病人阳虚且脏腑虚脱,如果一旦有病邪进入身体,可能直中脏腑,于是导致脏腑患病,身体虚弱不足抵抗病邪,就会死去,但这种死去,西医绝对不会觉得是因为脾脏切除的后遗症,他们只会觉得这是病人肝炎死去或者心脏病而死,与脾切除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西医把一个人体分割了几十个部分,所以去看西医的病人,特别是老人家,很多病痛,常常一个一个科室走,去心脑血管科看高血压,去骨科看腰等等,所以西医并不明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就不会明白为何脾切除和其他脏腑疾病的关系。前五年,西医很流行提倡病人切除脾脏,那段时间,不知有多少人遭殃了,现在活下来的人又有多少?现在西医并不敢这样随便叫病人切除脾脏了,因为他们已经发现了病人切除脾脏后五年存活率很低,即使他们不知道这个原因是什么。那些认为西医是科学的人,难道前十年的西医随便叫病人切除脾脏不是科学?而现在谨慎地对待脾脏切除这件事就是科学?当有一天终于知道,除了小部分外伤导致脾脏大量出血以外,其他的里面脏腑的病根本不需要切除脾脏的时候,那时的人们,一定觉得现在的西医也是不科学的,落后的。因为现在西医在肝癌晚期脾脏肿大时也提倡切除脾脏,肝癌为什么脾脏肿大,西医解释了一通,很复杂,我用中医一解释大家就明白了,因为肝在五行属木,脾在五行属土,而在五行上面,木是克土的,本来这种相生相克是一种各个脏腑的制约关系,肝木制约脾土,然后肺金制约肝木,这样肝就不会过度的克土,一旦肝有邪气也就是组成肿瘤的邪气,肝就不怕肺金,于是就尽情克土,脾土变得很虚弱,不要以为里面有东西才会肿大,因为虚弱,也会肿大的,最明显的是,有些人打完激素以后,体重没有增大,但是脸却全肿起来,变成满月脸,这就是虚肿的症状,很多女同志都会留意,有时看起来好像胖了,但是去电子称称一下,却没有重,也是一种虚肿。而脾脏肿大正是因为脾虚引起的。这时候西医只看到了脾脏大,而把导致脾肿大的根源肝忽略了,于是建议病人切除脾脏,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了,本来肝癌病人就非常虚弱,切了以后,本来病人还能活两年的,结果一年甚至半年就离开了。中医从一开始就极度反对切除脾脏,那么从这个角度,中医是否更科学。也许十年前,二十年前,很多人会耻笑中医,中医把脾说得这么重要,但现代科学研究却发现,人切除脾脏后还能活,中医真是落后愚昧无知啊。经过这十多年脾脏切除患者前赴后继地去世,到头来却证明中医是无比正确的,之所以中医认为脾不能失,不是因为没脾就立刻不能活,而是中医认为,治病是为了延长病人寿命,而不是使病人更加快死,所以一再提醒,人不能失去脾脏,以告诫后世医生不要用令脾脏消失的方法治病。

  日期:2014-12-03 16:23:00
  可惜的是,这种告诫,成了后世医生耻笑的对象,后来却用病人的生命证明这种告诫的正确。
  脾统血,一旦脾脏切除后,病人的血立刻就虚下去了,所以脾脏切除后的病人很容易头晕,普通人的头晕,明医能很快速的治疗,但这种头晕,也许就很容易复发了,因为没有了脾统血,血的流行动力和供血量都下降了,女孩子经期血量也会减少,或者阳虚无力收摄住血而经常滴漏。也因为血虚了,所以脾脏切除的很多病人都在术后得到贫血。记得在五年前,如果病人经常流鼻血,验血得出脾脏功能亢进,就会建议病人把脾脏切除。大家可以忽略脾脏功能亢进这个结论,重新审视症状,只有一个,经常流鼻血。只是一个流鼻血,就把脾脏切除,这种可悲的医疗,在中医里面,单纯的流鼻血可能由不同原因造成的,但无论怎么说,也是一种轻症,很容易治,为了大病把脾脏切除还说得过去,但就是为了这些小病,还把脾脏切除,我就有点不明白了,他们不会医,难道不会叫病人转诊中医吗?当然,切除脾脏以后,病人就永远不会再留鼻血了,流鼻血有时和发烧一样,代表着一种机体阳气旺盛,病没有进入里的状态,但切了脾以后,病人阳气血气都虚了,想流鼻血也没有鼻血流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西医的确把病人的流鼻血治好了,只不过牺牲了病人的健康和寿命而已。

  那如果西医把肾切除呢?那就更惨,当然,不可能把两个肾都切除,一般只把一个肾切除。肾为先天之本,把一个肾切除后,基本上病人剩余寿命的一半就这样没有了,如果保养得好,懂得养生的话,那样还能活长久一点。但由于先天元气虚弱了,它启动身体后天之阳的能力就会减弱,身体阳气就会逐渐虚弱,所以就会出现未老先衰,体弱多病的情况。还会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手脚冰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