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春秋——唯一不能缺席的王朝》
第37节

作者: 贾志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8-9-29 14:03:29

  十七.做人的难题

  每个人都会死。
  英雄也会死。
  春秋的一号男主角现在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从出台到谢幕,郑庄公的形象几乎是完美的,他基本上算无遗策而且战无不胜,他很会用人,因此手下都是些能人。
  可是,他也要死。
  郑庄公四十三年(前701年),他五十六岁。在预感到自己要鞠躬尽瘁之前,他找来祭足商量后事。
  “老祭,看这样子我是不行了。我看我这十一个儿子中,谁继位最合适?”郑庄公问。
  祭足一愣,公子忽不是世子吗?世子继位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现在庄公问这样的问题,什么意思?祭足何许人也,他立即就明白,庄公对公子忽不是太满意。
  “当然是公子忽了。”祭足没有犹豫,他知道这样的回答不能让庄公满意,但是,这个时候他必须力挺公子忽,因为公子忽的老妈邓曼是他帮着庄公娶回来的,从感情上来说,他更希望公子忽接班。“主公,公子忽能文能武,人也谨慎,还有比他更合适的吗?”
  “老祭,不瞒你说。忽是不错,我也喜欢他。可是,你知道政治家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心黑手狠。可是忽太善了。相反,突虽然不如他哥哥能干,但是处事果断,下手坚决,我看好他。”庄公说道,他看人是很准的,老二公子突能力虽然差点,但是性格更像自己。
  “不可,主公难道忘了宋国和鲁国发生的事情?接班人一定要立长子才能服众。”祭足答道,其实他也知道公子突比公子忽更适合接班。
  “这样的话,只能让突去姥姥家了,否则一定生乱。唉,只怕这样也避免不了鲁国和宋国的事啊。”庄公考虑再三,接受了祭足的建议,把公子忽托付给他了。
  第二天,公子突被赶出郑国,前往宋国,因为他姥爷姓雍,是宋国的豪族。
  有人问了,郑国不是和宋国是仇人吗?把自己的儿子送过去不是等于给人家送人质去了?不然,此一时彼一时。郑宋两国这个时候正是友好得不得了,同志加兄弟一般。为什么这么友好?那就先说说宋国九年前发生的那件事情。
  
  ——做人要厚道
  宋国有两个实权派人物,一个是司马孔父嘉,另一个是太宰华督。前者是国防部长,后者是总理。
  两人当中,孔部长更受宋殇公的重用,理由很简单:宋殇公喜欢打仗。在位十年,对外战争十一次。其中单单跟郑国就打了三仗,其原因就是为了公子冯。
  你说爱打仗也不一定是坏事,抢回些东西给大家做福利也好啊。问题是宋国打仗就没怎么赢过,几乎是每战必败,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男人上战场,不是打死了就是被俘当了别国的奴隶;女人在家里,不是当了寡妇就是被恶霸霸占了。总打败仗,税负越来越厉害,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
  全国人民都很愤怒,可以说是民怨沸腾,而大家最恨的人就是孔父嘉。
  
  华督很郁闷,不是因为民不聊生,而是因为自己一个堂堂总理的地位竟然没有国防部长高。
  有一天,他的郁闷简直到了极点,为什么?因为那一天他在路上碰上了一个女人,那叫一个美,华督一直目送美女到看不到,不由自主说出三个字来:“美而艳。”可是,这么美的女人,吃不到嘴里,因为这个女人是孔父嘉的老婆。
  地位没人家高,老婆没人家漂亮,华督这个郁闷啊。
  
  这一年是宋殇公十年(前710年),十年一大庆啊。大庆干什么?有的国家放假,有的国家发钱,有的国家阅兵。
  宋国就是阅兵。
  孔父嘉担任阅兵总指挥,他从鲁国订购的新型战车已经运抵,将在阅兵仪式上亮相,近期他主要精力放在宋军的训练上,严格到不能再严,宋军的口号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不灭郑国,何以家为?”
  军队里的怨气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华督敏锐地看到了机会,为了地位,为了女人,干。他下定了决心,要干一票大的。
  
  宋国的军队里开始流传一个消息:孔父嘉又要带领大家去打郑国了。
  消息令每个人都从骨子里害怕,打郑国历来都是有去无回的,那就是给人家送战车送奴隶的。
  没有人怀疑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尽管从来没有人听到孔父嘉或者宋殇公宣布这件事情。历来这样的消息都在事后被证明是准确的,特别是被孔父嘉否认的,那就更加可以确信了。在宋国,国君说的话往往是骗人的,而小道消息才是准确的。
  “胡说,我们怎么会去打郑国?我们从来不侵略别人。”果然,这一次孔父嘉又辟谣了。
  所有人都确信这一次所谓的阅兵是在为攻打郑国做准备,于是所有的士兵都开始准备后事了。该写遗书的写遗书,该讨债的赶紧讨债,没娶老婆的赶着一夜情,有老婆的抓紧时间制造儿女。
  可是,人们没有想到,以往百发百中的小道消息,这一次却是真正的谣言,而造谣的,就是华督。没办法,当你骗人骗多了的时候,你说真话也不会有人信了。
  离阅兵的日子越近,军队里的气氛也就越紧张,紧张到只要有人点一把火,这把火就一定能把整个宋国烧掉。
  点火的人已经准备好了,而这个人就是华督。
  
  “弟兄们,我们不等坐以待毙啊。我们死了也就算了,老婆孩子凭什么跟着遭罪呢?”军营里,一个士兵高声说道。
  “是啊,打什么郑国?我们去就是找死。”有人呼应。
  “那怎么办?”大家围上来问。
  “怎么办?打郑国都是孔部长的主意,华总理是不想打仗的,我们为什么不去找华总理反映我们的想法?”一开始说话的人建议。
  于是,满营士兵去了总理府。
  
  华总理很和蔼地接待了士兵们,士兵们很激动,强烈要求华总理阻止这场愚蠢的战争。
  “大家少安毋躁,孔部长打郑国,也是为了宋国的颜面啊。”华总理这样说,就等于承认了孔父嘉真的要去打郑国。
  “他要颜面,就让我们老百姓去送命啊?他上嘴皮一碰下嘴皮,我们就是性命攸关。华总理,你要为我们做主。”士兵们纷纷高呼。
  “大家小声些,说这些话,要是被孔部长听见了,都要杀了你们。”华督装出一副很小心的样子。
  “反正都要死,怕什么?”士兵们的怒气又被激发起来。
  华督站了起来,一咬牙一跺脚一瞪眼,扫视一遍眼前的士兵们。
  “唉,民心不可违,民意不可挡啊。若是大家一定要为国除害,本总理也只能遵从众愿了。”华督作出一副大义灭亲的样子来,引导着大家的情绪。
  “为民除害,铲除奸人。”群情激奋,原本没有想过要杀孔父嘉,现在则是非杀了他不可。
  人群离开了总理府,在华总理的带领下,一窝蜂杀到了国防部长官邸。也不搭话,闯进门去,见人就杀。孔父嘉急忙出来看,当场被砍成肉酱。
  杀完了孔父嘉,大家再找华总理,哪里还有人?华总理去了哪里?华总理抢了孔父嘉的老婆,悄悄回总理府了。
  孔父嘉几乎全家被杀,只跑了一个人,谁?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木金父当时还小,被家臣抱着逃离宋国,去了鲁国。此后,以名为姓,就姓了孔。传到第六代,就是孔子。
  
  华总理带领军队杀了孔部长,宋殇公听到这个消息,大怒,这不是要造反吗?
  “老孔,带兵剿灭叛匪。”宋殇公一拍桌子,就要出兵。拍完桌子才想起来,老孔已经被自己的队伍给砍了
  “来人,跟我走,把华督给我砍了。”到了这个时候,宋殇公还不想想孔父嘉是为什么被砍的,当下带着一众侍卫,亲自出马去孔父嘉家中,要杀华督。
  宋殇公来到孔父嘉家中的时候,杀了孔父嘉的宋军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呢,看见宋殇公来了,又是恨又是怕,想杀他又没人带头。正在那里犹豫,华督来了。
  华督知道,杀了孔父嘉,殇公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连殇公也办了。于是,安置好了美人,就急忙又来到孔父嘉家中,动员大家去杀殇公。
  狭路相逢,有的时候不是勇者胜,而是先下手为强。
  眼下的士兵们,就像一锅开水,谁先端起这一锅开水来,谁就能泼向对方,取得胜利。
  如果宋殇公这个时候能够这样高喊:“弟兄们,华督谋反,你们都是受蒙蔽的,既往不咎。杀死华督者,官升三级,赏千金。”这样的话,一大半的士兵都会来砍华督。
  可是,殇公没有这样的智商,他只知道生气,只知道怒目相视。
  华督知道,谁先开口,谁就能活下去,因为后开口的根本就不会有开口的机会了。
  “弟兄们,昏君奸臣害得我们妻离子散,死无葬身之地,奸臣已经杀掉,但是,昏君不除,大家会死得更惨。还等什么?杀了昏君。”华督大喊。
  “杀,杀。”这个时候,只要有人带头,每个人都想杀人。
  宋殇公慌了,这个时候他想起来要说华督是谋反,想起来要安抚士兵。可是,一切已经晚了,红了眼的士兵们什么也听不见。
  侍卫们跑光了,他们早就看出势头不对。
  宋殇公被砍成了肉酱,连他的马也被砍成了肉酱。
  
  宋国临时治安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基本上,大家对于孔父嘉和宋殇公的死表示默认。
  “我看,论资排辈也该排到公子冯了,把他请回来吧。”华督建议,实际上,早年他和公子冯的关系就很好。
  一致通过。
  于是,宋国派出特使前往郑国,向郑庄公投递国书,要求请回公子冯担任宋国国家元首。
  “好啊好啊。”郑庄公非常高兴,公子冯在郑国呆了十一年了,怎么说大家都有感情了,他能回去做宋国国君,今后两国关系没得说了。
  公子冯屁颠屁颠回宋国了,回国之前痛哭流涕向郑庄公表示感谢:“主公啊,十一年了,您不仅收留了我,还给我好吃好喝,给我一座小城。为了我,您不惜与宋国翻脸成仇,连年打仗。您不是我亲爹,但是比我亲爹还要亲啊,爹。还有公子忽、公子突等大哥们,他们对我比对自己亲兄弟还要亲。郑国的恩情,我没齿不忘,铭刻在心。爹啊,只要您愿意,随时欢迎您去宋国,我动员全国人民夹道欢迎。”
  郑庄公笑了,他不是感动,他只是觉得好笑。
  他知道,公子冯这个人,就是个白眼狼。
  回到宋国,公子冯登基,就是宋庄公。从那以后,郑国和宋国成了盟友。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宋殇公辛辛苦苦十一年,为了除掉公子冯费尽心机,谁知最后的结果是自己被除掉了,公子冯回来了。你说,若是宋殇公当初放过公子冯一马,就不会连年征战,也就不会被华督杀掉。
  所以,做人要厚道。机关算尽,往往都是把自己算进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