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之威征八方--蒙古帝国最远都征服到那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第42节

作者: 守阳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3-22 07:20:33
  一次西征之毡的地区
  术赤率军沿锡尔河而下,向着毡的方向挺近,首先遇到的城市是速格纳黑,也在锡尔河边上,术赤按照以往的习惯,先派使节进城劝降,于是派回回商人哈散哈只去.
  他进城后传达完使命以后,因为他是河中地区的商人,经常在各地经商,这里他也熟悉,和当地人也算同族,出于好心,想劝城里人赶紧投降,这样能保住性命和财产,否则他是跟蒙古人打过一段交道了,他很清楚反抗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但是他的话说到一半,就激起了很多愤青的愤怒,认为他是穆斯林的叛徒,违背了真主的意愿.
  一旦有人提出来,气氛就在人群中开始扩散,一旦有人群聚集而又被某种情绪控制以后是很可怕的,显得盲目,无知,而又群情激奋.况且当地都是穆斯林教徒.人群很快陷入一种狂热之中,嘴里喊着真主,开始攻击哈散哈只,这个状态一旦发生,就是失控的,没人能阻止得了.可怜的哈散哈只被活活的打死.
  这些人不知道这么做将意为着什么,他们还在为杀死一个穆斯林的叛徒而欢呼.术赤可也得到消息了.蒙古人是最反感杀使者的,要打咱就打,要说咱就说,你杀使者算咋回事?蒙古人对这种事是零容忍,视乎比战败还受辱.
  而中亚人视乎有杀使节的传统似的,这样的事一再上演,这么古老的文明竟然有这种陋习,中国可早就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惯例.术赤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命黑白连番攻城,不给城内一点喘息时间,让你们尝尝蒙古人的手段.
  没啥悬念,7天后速格纳黑被攻陷,没商量,蒙古人对整个城市进行了清洗似的屠杀.一个活口不留.既然你们对杀人这么有热情,我就让你们尝尝被杀的感觉.几个愤青做的错事,全城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为了告慰死去的哈散哈只,术赤安排哈散哈只的儿子管理当地,因为城里人都给杀光了,不得不去乡下召集人口,这农村户口突然华丽转身为城市户口了.

  术赤大军继续挺近,沿途的讹迹邗和巴耳赤邗,没有抵抗,所以也没有屠杀,不过在抵额失纳黑,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不过问题不大,大部被歼灭.这大军一路杀来的消息可就传到毡的了.
  毡的的守将是忽都鲁汗,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跑,我当官是为了享受的可不是为了玩命的,他想的很明白,该享受的权利我得享受,该尽的责任,爱找谁找谁去.他度过锡尔河,穿过沙漠,回老家花剌子模了.
  术赤听说守将逃了,感觉不用费事了,还是老规矩,派使者去劝降,蒙古人还真够执着,该走的程序啥情况下都不拉.也挺佩服这些使者,在西征途中,做使者真的是一项风险系数很高的工作,也别觉得蒙古人是咱想象中的只会蛮打蛮干,情报工作一直做的很到位,敌方的情况一般都在掌握之中.
  这次派去的人是西辽人成帖木儿.城里的守将跑了,也没有个主事的人,场面很是混乱.大伙集中在广场上,各抒己见,有支持投降的,有主张抵抗的.这场面是不是很熟悉啊,跟速格纳黑一样一样的.情绪很容易被传染,事态很容易失控.但是成帖木儿可不是哈散哈只,他可老练精明多了.他敏感的感觉必须控制住事态,不然他也得找哈散哈只报道去.
  日期:2014-03-23 12:16:47
  这位天才的演说家,机智,巧妙,温和的把群众的情绪带入到自己设定的情境中,并且时不时的,把速格纳黑城的遭遇透露出来,这个要说的极其巧妙,否则将极其更大的反弹.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摆明厉害关系以后,坚定的做出保证,他绝不会让毡的遭到蒙古人的破坏.他的表演彻底征服了这些观众,答应和他签订条约,成帖木儿得以安然的退出毡的城,估计一出城,他就得一身冷汗,太惊险了,稍有差池,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回到术赤那他可不是演讲时候那么说了,那会是为了稳住群众的情绪,别杀了他,他把事情的原委都跟术赤说了,就算他不添油加醋,也绝对够凶险.术赤这个气啊,得回帖木儿机灵不然又被你们杀了.本来没打算马上进攻毡的,想在附近修整一下,这下别修整了,直接攻城.
  于1219年的4月份,兵临毡的城下.大军开始做攻城准备,填城壕,架设,撞城器,抛石机,云梯.城内的百姓很有喜感.因为都是平民,没有战争经验,城内也没有个组织者,除了城门没忘了关以外,没做任何准备.他们发现蒙古人在城外忙忙活活的很好玩,竟然都跑到城墙上看节目,边看还边讨论,这么高的城墙他们怎么爬上来?
  等所有器械组装完毕,他们明白了,城墙是拦不住的,忽然觉得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于是架起抛石机,准备攻击城外的蒙古人,不过都没有操作经验,石头抛出去的方向不是前方,而是上方,石头从上面落下来以后把抛石机给砸坏了,还好没砸到人,这些人不是不抵抗,机器坏了,没法抵抗了.
  此时的蒙古人可从四面八方登上了城墙,从里面把城门打开,双方无一人伤亡,由于城内的人没有抵抗,术赤也没难为他们,只是把他们赶到了城外,可能是感觉抢掠财物的时候方便一点,然后把当时跟成帖木儿叫嚣的那些愤青全部处死.帖木儿的机智不但救了自己的命也救了全城人的命.那些被赶到城外的百姓,在城外呆了九天九夜,蒙古人在城内抢了九天九夜.
  事情完毕以后,术赤派阿里火者管理毡的地区,阿里火者虽然也是河中地区的人,但是早在蒙古崛起的时候就跟随成吉思汗了,算是元老功臣,他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都很卓越,在这个位子上一直做到死,此人后来在当地威望极高,极受人尊重.
  毡的地区基本平定,但是中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在当地收编了一支一万人的突厥游牧人,术赤让由台纳勒统领,去支援花剌子模地区,自己则去进攻毡的地区最后一个城市哈喇忽木,但是这支队伍在中途发生哗变,不过被由台纳勒及时镇压了.但是有逃出去的人和别的地方的反抗者汇合,后来给蒙古人造成不少麻烦.
  日期:2014-03-24 07:08:22
  一次西征之帖木儿灭里
  下面该说说第三路军的情况了.三路军是由阿剌黑,速客秃,塔孩.这三名字听着很陌生,其实都不是一般人,就是因为那个时代太群星闪耀了,普通一点的根本看不见光芒,这三人可都是1206年分封的95位千户里的那颜.
  阿剌黑就是那个成吉思汗的影子,中央万户纳牙阿的弟弟.速客秃是被成吉思汗杀了的那个蒙古首席萨满阔阔出的弟弟(不过这个在史学界还有争论),塔孩,原来是札木合的手下,但是札木合和成吉思汗闹掰以后,他就投奔成吉思汗了,都属于元老级的人物了.
  这第三路军是四路当中规模最小的了,只有5千人马.但是绝对不影响战斗力.部队沿锡尔河而上,首先到达费纳客忒.在这里和康里人的一支部队酣战了三天,没分出胜负,前面我们介绍过,摩坷末在费纳客忒部署了1万人,就是这支康里人.
  康里人是摩坷末老妈的部族,也是钦察人的一支,说白了就是被本地人有些同化了的突厥人.费纳客忒和忽毡是一个地区,不过摩坷末把兵力没有部署在忽毡.
  本来1万人对五千人,而且康里人的战斗力不差,还是有很大胜算的.不过僵持了三天以后他们还是决定投降,问题还是出在这些人没有战斗的理由和动力,而且看不到希望,人一旦没有了希望和理想,哪里还有激情和动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