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的真相:刘伯温的神奇预言》
第8节

作者: 华胥公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3-21 13:53:00
  刘伯温的回答跟上次回答朱升时一样,相当直接,又相当模糊:“吴国公想取胜很难。”
  言外之意,三个字:还是败!
  朱元璋就纳闷了:刚才不是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么?现在已经懂了,为什么还是难以取胜?难以取胜不就是败?

  实在难以理解。
  难以理解吗?其实不难理解。
  刘伯温仅仅用了一个成语就解决了他的困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朱元璋想了想,忽然明白了一切:
  螳螂就是自己,蝉就是张士诚,那只黄雀,不会是方国珍,他有贼心,有贼胆,也没那么大本事。只有一个人才是那只黄雀——陈友谅。
  是的,张士诚是守成之主,自己是进攻一方,但却轻视了那个比张士诚更加强大的敌人——陈友谅。

  然而,事实上,朱元璋也不是没考虑到陈友谅,只是,他将首要攻击目标锁定在了张士诚身上,其次才是陈友谅。
  但刘伯温却告诉他:这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失误!如果按这个战略思想,陈友谅就成了必胜客——必胜无疑!
  朱元璋惊得目瞪口呆。
  接下来,刘伯温为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的意见,我总结如下:
  陈友谅是黄雀不错,但他绝不是坐等食物到嘴的黄雀。他是一只会发动强烈进攻的黄雀。的确,坐收渔利的事儿是可以干,但战场上风云变幻,谁也料不准上天的天平会偏向哪一方,万一朱元璋把张士诚打败了呢?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是他陈友谅!与其坐等别人来打自己,不如趁别人鹬蚌相争之时,上去狠狠踩几脚,把他们都踩死!

  坐收渔利太慢,远不如趁火打劫见效快。朱元璋进攻张士诚,张士诚如果抵挡不住,必然会向陈友谅求救,以陈友谅的性格,乐善好施是不可能的,趁火打劫是必须的。
  螳螂也好,蝉也罢,打得两败俱伤之时,都将成为黄雀的腹中之食。
  朱元璋突然感到脊背发凉。
  日期:2014-03-21 19:34:17
  朱元璋感到脊背发凉的原因,倒不在于他现在才意识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不在于他突然发现他们三人中有人会充当黄雀,而在于他突然才想到黄雀会是陈友谅。

  这是一个最让人恐惧的敌人。有了他在背后捅刀子,就是不被捅死,也会成为残废。
  这样的黄雀实在太可怕!
  但刘伯温突然又告诉朱元璋:其实是可以不出现黄雀的。前提是只要战略得当,方法得当。
  朱元璋一听,顿时峰回路转:怎样才算是战略得当,方法得当?
  刘伯温沉吟半晌,再次给他做出细密的分析。他的意见如下:
  当今之世,虽然元还没有亡,但实际形势可谓三分天下:张士诚据东,建立大周政权,称“诚王”,占领绍兴、淮阳及边海之地,地盘并不是很大。陈友谅据西,将天完国皇帝徐寿辉架空,自成势力,称“汉王”,占领饶、信等州(江西一带),并跨荆襄之地,地盘相当之大,长江以南数他实力最强;朱元璋称“吴国公”,占有应天府、镇江、广德、长兴、常州、江阴、常熟、徽州、池州、扬州、衢州、婺州、处州,控制江左、浙右各地,西邻陈友谅。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三国2.0版本。
  三股势力,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谁才能坐拥天下!
  但这存在一个谁先打谁的问题。张士诚相当于东吴的孙权,只要能保证自己的地盘就行。那么,谁是曹操,谁是刘备呢?
  对不起,朱元璋和陈友谅都不想当刘备,都想当曹操,统一天下。
  既然都想当曹操,那么就要按照曹操的风格行事:先发制人!打他娘的!不要等到大家都壮大了,再东一锤子西一棒子,那就晚了。
  曹操吃亏就吃亏在下手太晚,攻打东吴时刘备已经壮大,所以孙权才会拉上他一起组成联军,导致曹操最终功亏一篑。

  但时过境迁,情况也今非昔比:除了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都很强。
  谁更强一点?陈友谅!
  对于朱元璋来说,容易占便宜的当然是打最弱的张士诚。打张士诚就是螳螂捕蝉,就会有黄雀在后,而且黄雀一定是陈友谅,只会是陈友谅,因为方国珍已经成了半废品,快要报销,闹不起来;你打陈友谅,就没有黄雀在后,因为张士诚是个守成之主,没啥进取心,守着一亩三分地就已经心满意足。这样的人你就是让他当黄雀,他都不干。
  他只愿意看守自己的地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你打他,他就会反抗,反抗不了就会求救,求救就会招来陈友谅,陈友谅一插足进来,事情就全乱套了。
  能不能两头都打?答案是:傻子才会干这样的蠢事!

  既然不能两头打,那么,就不是打谁的问题,而是先打谁的问题。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决定战争胜败的战略问题。
  刘伯温分析到这个地步,傻子也该明白了。
  日期:2014-03-21 20:28:45
  朱元璋是个聪明人,早已大彻大悟:先攻陈友谅,再打张士诚!
  先攻陈友谅的好处是,只要打败了这个最强的对手,那么张士诚就不是对手!

  刘伯温的战略给了朱元璋当头棒喝:原来,自己一直以来的战略是错的。如果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将是一条不归路。
  迷途知返,还有救。
  说实话,朱元璋很郁闷,这么大一个战略错误,为什么一直没有人看出来、指出来?只有他刘伯温,独具慧眼,洞若观火,一阵见血,救他于自我毁灭之路。
  幸亏,有人来救。这个人,是他的救星。
  这个人的战略眼光和判断水平高于帐下任何一个人,甚至足以堪称天下第一。
  朱元璋越来越相信,刘伯温是上天派来救赎自己的。朝廷弃他不用,将他推入对手的怀抱,无异于自毁长城。

  不作死就不会死。
  如果朝廷能好好用他,尚可多延长几年之寿。
  只可惜,没有如果。
  如今,元朝大势已去,它已经被判死刑,只是执行人还没有腾出工夫来砍下大刀,不如先给它缓一缓吧。
  它并不是最大的敌人。最大的敌人是已经亮出獠牙的陈友谅。

  是的,陈友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