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之威征八方--蒙古帝国最远都征服到那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第40节

作者: 守阳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3-18 07:08:32
  一次西征之全面开战
  这时的摩坷末视乎有两个挺奇怪的想法.第一个,他感觉派大军保护这些百姓不太值得.细想这想法也有根据,因为河中地区本来也是他1212-1213年的时候攻占的,时间并不长,他其实也算当地的侵略者.不过既然你已经是一国之主了.认为保护本国国民不值得.真不知道他还有啥是感觉值得的,这是到了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的境界了.
  第二个想法就更奇怪了,也挺淳朴的,他认为成吉思汗既然是来报仇的,那么抢够东西他就走了.这种幼稚的误判会导致灭国的.就如同把12级飓风,预想成小到中雨转晴一样.后果可想而知.
  这时的摩坷末和几年前那个在中亚叱咤风云,意气风发的简直判若俩人.这哥们颓了,一个人的生活太一帆风顺未必是好事.很容易走向极端,他现在就是做好了防御的姿势,等成吉思汗来打了.
  还是那句话,一个人是英明神武还是庸碌无能,一方面看你个人的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你的对手.成吉思汗可没想那么多,我就是来跟你死磕的.咋打都行.
  大军都集结在讹答剌.成吉思汗感觉这么多人围攻一座城,简直浪费,于是兵分四路,第一路,留下察合台,窝阔台继续围攻讹答剌,畏兀儿的巴而术留下辅助.第二路术赤率领进攻锡尔河下游以毡的为中心的各城市,第三路由阿剌黑,塔孩等率领进攻锡尔河上游的以忽毡(今塔吉克斯坦的列宁纳吧黑)为中心的各城市.第四路,成吉思汗和托雷亲帅大军,以速不台为先锋,度过锡尔河,直取不花剌(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

  成吉思汗的一路大军,度过锡尔河,通过600公里宽的基吉尔库姆沙漠,在沙漠里徘徊了一阵,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围讹答剌,打撒马尔罕的援军.但是撒马尔罕很消停,没有派任何援军.看来摩坷末这不仅是被动防御简直就是消极防御啊,他是想好了,你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
  成吉思汗没有直接进攻新都撒马尔罕,是有他的战略考量的,我们总说河中地区,河中就是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地区,刚才那三个城市在锡尔河的上中下游.而阿姆河的下游是花剌子模的旧都玉龙杰赤.不花剌在中游地区.撒马尔罕在锡尔河和阿姆河的上游中间地区.所以遏制住不花剌,就切断了玉龙杰赤和撒马尔罕的联系.
  这时候可能很多看官会提出疑问,可能感觉双方的战略安排都有问题,不光咱们有疑问,很多历史学家也都纠结,最大诟病的就是摩坷末为啥不率40万大军和成吉思汗决战.这些都是书生之见.前面我已经分析了很多他之所以这么安排的原因.就算他决战.可以说胜面,微乎其微.
  这种决战,金国尝试过,而且两次都是绝对优势兵力,女真人的战斗力在和宋和西夏的战争中可以看出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差.而花剌子模的统治本来就松散,军队里派别势力林立,还有大量雇佣军.很难统一调配.这些人就是你有便宜我挣着抢着上,有困难的时候争着抢着跑.属于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

  日期:2014-03-19 07:09:59
  古代的战争装备差距不是很大,胜败取决于,战争的意愿,动力,意志还有成本.而这些花剌子模都不具备.况且40万大军如果被蒙古人拖上几年,后勤保障是个致命的问题,完全可以拖垮花剌子模的国民经济,到时候不用蒙古人打,老百姓就得起来造反了.
  那么主动防御呢?各个城市间相互支援,但是围点打援是蒙古人最擅长的.相比攻城战,蒙古人更喜欢野战.那么剩下的办法只能是各守其城了.但是这时候的蒙古军队,可不是以前那个对攻城素手无策的军队了.经过和西夏,金国的多年实战锻炼,不但有了丰富的攻城经验,还学习了大量的方法和攻城器械.而且到了中亚以后,发现当地有好的技术和器械马上投入使用.
  比如各种投石机,有小型的,有重型的.这种抛石机不但可以抛石头,还可以抛燃烧弹(到中亚以后学的).瓷蒺藜(这个在西夏战争中西夏人用过),还有弩炮(可以发射如长矛般的箭),希腊火,这种武器应该是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做成燃烧弹,可以手抛或者抛石机抛.可以做成喷射式的,相当于现在的火焰喷射器.早在西亚拜占庭就大量使用这种希腊火.

  还有攻城锤,攻城塔,所以攻城战虽然比野战有难度,但是也不算个事了.还有就是蒙古人最绝的一招,用本地人攻本地城.
  很多看官肯定说了,照你这么说,咋做也是白搭了呗.按各种因素分析来看也可以这么说,没招,只能认倒霉,谁让你摊上这些瘟神了呢.不过补充一句,那么多因素中,基本都是客观因素,核心是没有人心,而这个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成吉思汗的战略部署视乎也有问题,为啥把本不占优势的兵力分成四路?不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么?但是成吉思汗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不会墨守成规的,战争是瞬息万变的,你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既然你摩坷末分兵把守,我也可以分兵进攻,只要每路兵我占优势就可以.
  成吉思汗和摩坷末相比,前者是不想惹事,但是出了事不怕事,后者是可那惹事,惹着茬子了,就颓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