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06发生在经济、金融方面的一些事》
第55节

作者: 倦雨疲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来,大家十分客气地道别,各自回家。
  却说湖贝金融服务社的庄宇总经理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还和没事人一般与陈善为、黄忠惠周旋,准备快速增加新贷款,其心态着实让人佩服。有一首顺口溜赞道:
  赤儿匿迹来了善为,空道高手还有忠惠;
  牛事未了马事又来,怎么也得力竭心虚。
  好个头儿龙马精神,义无反顾攀登云梯;
  贷款增吧增吧增吧,最怕日后难有作为。 
  1994年6月7日,庄宇在湖贝金融服务社吃过早餐,急忙叫司机钟梅昌开车把他送到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特区分行。
  庄宇到了人民银行上了电梯,来到金融管理处  。他走进办公室,对一个正在全神贯注看着报表的年轻人说:“你好!沈科长,处长在吗?”
  这位叫沈科长的人,放下手中的报表,抬头看了庄宇一眼,小声说:“哦,庄总来了?吴清处长在里面。”沈科长用手指了指吴清的房间。
  庄宇走到吴清处长的办公室门前,用右手轻轻敲了两下房门,里面传出“进来”的应答声。庄宇打开门,谦卑地说:“吴处长,您好!”
  吴清抬起头,看了庄宇一眼,像显现上级的尊严似的,说了句:“来了?”
  庄宇说:“是。”
  吴清说:“坐下吧。”
  庄宇将一张活页椅打开,然后坐下。

  这时,吴清开始讲话了:“庄总,不是我说你,按理说你们开业才一个来月,我就是对你有再大的意见,也不会现在就找你的麻烦。但是,你们做的事,确实不怎么漂亮,而且一干就是惊天动地的。让我这个处长坐在凳子上都觉得摇晃。大家都不安稳哪!”
  庄宇看到吴清讲话诚恳,便说:“给处长添麻烦了,但还是要请你多帮忙,才能过关呢。”
  “我问你,”吴清说,“你是怎样跟朱赤儿打上交道的?”
  庄宇答道:“还不是年初的时候,市政府二办由经发局主持,搞了一个项目论证会,我听了朱赤儿的汽车城项目推介。当时,市经济发展局的领导因为深圳没有汽车生产企业,对这个项目也很推崇。会后,我找他聊上的。”
  “他过去的情况你清楚吗?”
  “不清楚。”庄宇答道。
  吴清又说:“我这里有一份人民银行总行的简报,你先看一下。看完后,我带你去见马应龙副行长。”说完,将简报给了庄宇。
  庄宇接过简报,慌忙从公文包里拿出老花眼镜戴上看了起来。

  这时,吴清看到庄宇的手有点颤抖,便安慰道:“不要紧张,今天叫你来,是商谈怎样把这个事处理好。”
  庄宇感激地说:“谢谢您!”随后看那简报,只见标题印着《经济动态》四个红字。下面就是人民银行总行对广*省人民银行关于机电商场营销手法的调查报告的“编者按”。
  庄宇花了二十多分钟看完了简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吴清说:“这些情况我还第一次知道。”
  这时,吴清说:“现在,我带你去见马应龙副行长。你要记住:不论马行长说什么,你都少说为佳,不要添乱。啊?”
  “我一定按照你说的去做,争取一个好的结果。”庄宇说完,跟在吴清后面,到了马应龙的办公室。
  马应龙长得十分魁伟,在他身上不难找到北方汉子的阳刚之气  。他剃了一个平头,一对大眼睛炯炯有神,脸上戴了一副粗边近视眼镜,让人觉得在他身上力量与知识结合得浑然一体。
  吴清、庄宇进了办公室,马副行长客气地让座。
  大家坐下后,马应龙说:“庄宇同志,不论怎么说,你也是我们国家财经学院最高学府毕业的人才,本来不应该我来说你。其实,我早就跟你说过,搞银行要注意风险的防范。人民银行也出台了很多制度、规范。你倒好,全然不听,我行我素。就说单一贷款与股本金的比例的规定,我们是要你们好,才制订出这个规则,不是想卡你们。因为你们好了,我们才好。不是有一个广告词这样说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如果人民银行监管的专业银行、信用社、金融服务社、信托公司,一个个都不按制度办事,我们人民银行能好起来吗?所以,我是真心希望你能按制度办事。实际上,按制度办事就是维护自己的饭碗。这点,你应该理解得到吧?”

  庄宇点点头,应答道:“是。”
  马应龙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我问一下,你们服务社单个企业贷款最多的放了多少?”
  庄宇迟疑了片刻,答道:“也就是几千万吧!具体数字没有出来。”
  “几千万?”马应龙反问道:“你们的股东才给了不到二千万股本金,剩下的钱都是社会给你的。一个贷款户就扎下几千万。你敢说拿得回来?老兄,如果是你家的钱,我想,你就不敢这样扔了。”
  马应龙又喝了一口水,对吴清说:“你们金管处、会计处抽个时间,去他们那里看一看,看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要到时候他们创造了经验,全国都知道了,我们还蒙在鼓里。就像《水浒传》里讲的,‘独瞒了徽宗皇帝一人,’闹出笑话来。”
  庄宇听到马应龙挖苦他,暗暗叫苦。而吴清觉得马行长今天讲话比想象的要温和。
  是的,马应龙想到:庄宇这届毕业生参加工作已近三十年了,他的不少校友已经在国家金融战线占据着核心岗位,不少人成了国家正部级干部。反观庄宇,在一个集体金融组织里混饭吃,多少有点心酸。另一方面,官场之道也不得不让他留有后手。有时候事情做过头了,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无形中你就落进别人的套里了。
  临走时,吴清认真地告诉庄宇:“排除贷款风险的工作要抓紧去做。朱赤儿的贷款,能清贷的话,要抓紧清贷;如果能减少余额,就要坚决减少余额。你自己要主动把这个事情处理好。”
  庄宇握住吴清的手,真诚地说:“谢谢你!”
  风险,查帐——这是庄宇到了深圳特区人民银行后,牢牢记住的词。
  下午,庄宇不动声色继续着他的活动。
  刚上班时,他坐在转椅上思考着:为了应付人民银行的检查,有必要提前做好以下准备:一是有关人民银行风险考核的单一企业贷款数额限制问题,要按朱赤儿的意见,找十几个企业来顶替一下,这要落实在信贷经理头上;二是考虑到可能把事情闹大,来个停业整顿,那个时候,不能放贷款了,利率倒挂,就更难向股东交代了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抓紧贷出一批贷款;三是要调整一批信贷员。最坏的打算,在停业后,这帮人如果还能抓存款进来,不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吗?

  庄宇在笔记本上写着开会提纲,思路渐渐明朗起来。这时,办公室的员工伍冬至敲了庄宇的门,然后,探了个头跟庄宇说:“庄总,深圳泰荣公司的蔡总来电话,问你今天有没有时间去他那里走走?”
  庄宇说:“你进来说话。”
  伍冬至走到庄宇的对面,庄宇问他:“蔡总怎么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