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轮回和奇异事件——来自海外的经历和研究》
第40节

作者: zhengli_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25 07:52:00
  第四章 续5
  这是额外的一些有力的证据来说明濒死体验过程中发生灵魂出窍的情况是真实的。这些证据来自于对一些濒死体验者的研究,他们的意识不但离开了他们的身体并且在空间移动了一段的距离,超越了肉体感官所能接收到的范围。比如,有一位在急诊室里接受抢救的病人,发现他自己离开了这个房间,到了医院的另一部分。事后,这个人能够精确地描述出远离他的肉体的地方发生的事情。在濒死体验研究者中,这样的案例已经被多次汇报并公开出版。在我们早先提及的濒死体验网站中所列举的灵魂出窍案例中,有十个灵魂出窍的案例是远离肉体所观察到的日常的事物,这完全超越了肉体的感官知觉。这十个灵魂出窍的观察是完全真实的。

  远离身体的灵魂出窍经历所包含的对日常事务的观察,和经常性的靠近身体的灵魂出窍所做出的观察是同样真实的。这个例子来自于印度的一个医生。他做了一个电子呼叫器,但是出了故障,他触电了。他能够看穿他房子的墙壁,看到他父亲正在靠近他的身体。他能够在远远高出他身体的地方看到房顶瓦片的细节:
  我升到了离地面十英尺高的地方,我停了下来,向房顶的瓦片靠近。我能够从非常近的距离,大概几英寸远,看到房顶瓦片上写的字,每一个字在我看起来都非常的大。
  作为一名医生,我对这样的经历感到震惊。就是现在,已经阅览过了几百例灵魂出窍的案例,我还是不时的会被我们的意识所知可能没有任何边界而感到惊异。
  家中的小实验
  当然,可能还会有一些人依然不相信灵魂出窍是真正发生的事情。你是否还是怀疑者呢?请做一个这样的实验:在公共场所把你的眼睛闭上五分钟,尽量用你的感知来感受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旁边找一个人,观察并倾听这些事情。五分钟结束后,把你对这五分钟的印象和陪在你旁边的人进行验证。尽管你都注意力非常集中,并且试图感觉到身边的一切,我能够猜出你的感知包含了非常明显的不准确——比濒死体验网站研究中的灵魂出窍经历中的要多出很多来。

  日期:2014-11-25 08:27:00
  第五章
  证据#3: 盲人的视角
  1998年,肯尼思·瑞博士和莎朗·库博尔硕士,在《濒死体验研究期刊》上发表了一份极其重要的文章,是关于盲人在濒死体验时也会有清晰的视觉感受,或者出现与濒死体验无关的灵魂出窍体验。在这份研究里,有一群非常有意思的被研究人群,是由那些天生就失明,发生了包含有典型因素的濒死体验经历,并且含有详细的视觉内容的人所组成的。在医学上无法解释一个人天生就失明或者出生后很短时间内就失明的人,能够拥有有条理的有视觉的濒死体验。

  有一个例子来自于维奇,在她的濒死体验中,她这辈子第一次能够看到,在瑞和库伯的书《感知的视觉》(Mindsight)被记录了下来。她出生后不久就因为放置在婴儿恒温箱里,接收了过多的氧气使视觉神经受到损伤而失明。维奇有两次濒死体验。第一次是十二岁的时候因为盲肠炎,第二次是二十二岁的时候因为严重的车祸。她这一生第一次能够看到是她在第一次濒死体验时,具有了灵魂出窍的经历。按照维奇的话说,两次濒死体验的内容非常相近,但是由于车祸而造成的濒死体验更加鲜活,细致。于是,我就看到了关于她第二次濒死体验的很多细节,这发生在她进入了昏迷,包括头部严重损伤,一直到她车祸第二年还依然在康复之中。当她的濒死体验开始的时候,她非常“奇妙的”在抢救室自己身体的上方,观看着医护人员奋力抢救她。当她平静下来,她有一个非常详细并且清晰的濒死体验,其中包括参观了一个非常美丽,非地球的地域,遇到了去世的朋友们,并且有生命回顾。她这样描述看到了她自己:

  我知道那是我……那时我还很瘦。我很高很瘦。我刚开始知道那是一个身体,但是并没有意识到那是我自己的。然后我意识到我在天花板上,于是我想到,“哦,这个有些奇怪了。我在这儿干什么呢?”我想到,“这一定是我了。我死了吗?”……我迅速地看了一眼身体,并且……我知道那就是我的,因为我不在自己的身体里面。
  维奇已经结婚了,并且带着婚戒,当然她从来没有见过它们。这是她对自己婚戒的描述:
  我想我带着一个纯金的素戒,在我右手的无名指上,我父亲的婚戒在旁边。但是我绝对看到了自己的婚戒……我对它非常注意因为它非常不寻常。在它的角上有一朵盛开的橘花。
  维奇的视觉体验之所以不寻常,在于她以前从来不理解视觉这个概念。“原来是这样,”他说道,“这是唯一一次我能看到并且理解什么是光,因为我经历过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