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06发生在经济、金融方面的一些事》
第20节

作者: 倦雨疲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夏两人听了高文光各打五十大板的讲话,都觉得找到了台阶下,没有再说话。
  夏天虽然说因为请假的事与李齐国干着急,但在心里还惦记着公司的事。待李齐国心情平复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昨天晚上刚写好的材料《关于机电公司帐务内审结论和处理意见》交给李齐国,对他说:“机电公司的问题我捋了一下,看看你的看法如何,到时再研究一下吧?”
  李齐国也平静地说:“好,我看后再定时间。”
  这时,高文光主任对夏天做了个鬼脸,与夏天同时退出了李齐国的办公室。
  夏天就是这样,一边在梅林金融服务社适应性地上班,一边还管着公司的事儿。累是有点累,但是,没有办法还是要过渡一下的。当时,人事调动有个规定,调进深圳者要在原单位服务满三年才可以调出。因此,特区总公司李齐国这关是要摸顺的。
  转眼十多天过去了,夏天所管辖的工厂和公司的头儿大致猜到了一些,纷纷要求夏天请一顿饭。
  当时,特区总公司资金力量不是很雄厚,中层干部带家属只能住半套房子。夏天就和人事部长黄光辉两家人共住一套房子。恰逢黄光辉也准备调到税务局上班,夏天心里想,打生不如打熟,与黄光辉共处了一年多,关系也不错。在晚上聊天的时候,便叫黄光辉检查一下自己的档案,把在深圳任职的文件归档,准备调动手续。
  黄光辉听后说:“你的档案是很完整的,在正常档案的基础上还有一本职称档案。”
  夏天说:“这是人民银行系统、工商银行系统档案验收的产物。”
  黄光辉说:“明天我再看一下深圳任职文件齐不齐。啊,对了,今天市审计局寄来你的‘先进工作者审批表’,待李总看完,后天给你归到个人档案上去。”
  “那就麻烦你了!”夏天说。

  “麻烦什么?高主任、凌厂长、王勇他们嚷着要喝酒呢!”黄光辉调侃道。
  夏天风趣地说:“行吧,明天晚上我买一个烧鹅,把他们灌醉,堵了他们的口,不就断了他们的是非?”
  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天是星期天,夏天和樊婷便忙忙碌碌地准备着请老同事们的酒菜。黄光辉也没有闲着,打了几个电话,算是把闹酒喝的同事通知齐了。这黄、夏两家既然共住一套房子,必然共同使用一个厨房,到了晚上,黄家也没有必要做饭了。黄太太便帮着樊婷做起菜来。
  晚上七点钟,凌苏、王勇、刘兵等人陆续到来。
  夏天正准备摆台,一阵很响的敲门声响起,夏天忙前去看个究竟,一开门,来的是高文光主任。夏天说:“高主任有闲心访贫问苦?”
  高文光不高兴地说:“怎么  !你能管别人的醉,就没有办法让我喝上一口?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要两杯的!”

  夏天忙陪着笑脸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这还差不多。”高文光怏怏说道。
  于是,大家便七手八脚摆上碗筷酒菜,坐下喝起酒来。
  酒过三巡,高文光说道:“小夏,我那天确实担心你跟老李冲突起来。”说完,挟了一块烧鹅送进嘴里吃起来。然后,继续说道:“其实,应该有更好的办法离开公司。”
  夏天说:“愿意听听高主任的高招。”
  高文光说道:“你看,老李想继续当这个老总,而你是与他争这个位子的人选,你想退出,他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这时,黄光辉插话说:“有道理,就看以什么形式离开。”
  夏天拿起酒杯,说:“来,让我为感谢高主任支招而干杯!”
  大家一饮而尽。
  高文光更是高兴,继续说道:“事情急不得,一是梅林那边,你还要看适应不适应;二是公司里也要搞得圆顺一些,毕竟是从这里调进,家属还在公司上班。”

  “高主任说得对。”夏天说。
  “你别看我是工农干部,讲出谋献策,我与诸葛亮不相上下,只是一个古代,一个现代。”喝了几杯的高文光脸上红红的,嘴上开始吹起牛来。继而说道:“你有那么多干部工龄假,也可以叫老家打个电报出来,说家里老人身体不好,请了假顺便把工龄假休完。不就趟过去了?”
  “对!这样,老李也好交代。”王勇说。
  夏天听后,觉得这方法是高主任粗中有细想出的妙计,可用。便说:“好的,明天就办。”

  高文光说:“小夏,听我的没错。”
  一个晚上,大家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我今天找你来,是想征求你的意见,干什么工作合适。”夏天一上班,就被总经理申虎叫到他的办公室,开口便说。
  夏天说:“我原来在银行主要做的工作是工业信贷、信息、人秘,在企业搞审计和企业管理。通常,我对与企业接触较有基础,因此,在银行,我搞信贷开拓和信贷管理是可以胜任的。”

  申虎听后说:“我看也是,就定你搞信贷。但是,要从信贷员做起,这点与你在公司当审计部长,可能有反差。你看怎么样?”
  “可以接受。”夏天说。
  申虎继而说道:“你如果干得好,我会重用你的  。就这样?”
  “谢谢您!申总。”夏天说完,离开了总经理办公室。然后,打了个电话给特区总公司的高文光主任,咨询他:李齐国对自己离开公司的态度。

  高文光回答说:“李总基本同意你走。”
  夏天放下电话,心也放下来了。于是,便写了一个调动报告。
  1993年12月31日,夏天到梅林金融服务社上班报到后,来到笋岗村,与等在那里的樊婷向村委的严叔租了一层房子。期限三年,每月房租2000元人民币,期间不得长价。第二天,也就是1994年元旦,夏天叫了几个朋友和工厂的管理人员,就把家从荔花村搬到了笋岗村36号。
  晚上,夏天拿出日记本,写道:“但愿新年有新进步!”
  夏天思考片刻,继续写道:“1993年回顾:家庭和睦,已将全家户口迁入深圳;官从副科升为正科;经济上赚了六万元。但公司领导一直对我有疑虑,故属于利用我的才能,而不是信任我。这点,对我来说不一定是坏事。
  1994年谋了份新工作,应该比较理想。策略和方法是:和顺上下,奋斗开拓;公私相济,图谋发展。”
  写完日记后,夏天走出家门,来到笋岗村那转圆盘的百年大榕树下,一边抽着烟,一边看着过往行人的心态,而心里则想着:“这调动是好呢,抑或是不好?”
  正想着,科机响了。夏天赶紧走到公用电话亭复电话:“喂!是哪位打我的科机?”
  “是夏部长吗?我是冯人文,你说要去银行上班,去了没有?”冯人文在电话里问。

  “已经去了,现在正忙开业的事呢!你有什么关照?”夏天一边答一边问。
  冯人文说:“到时我们公司帮你拉结算存款的事,我正在跟结算中心协调,慢慢来。现在,我姐夫的公司有400万存款,可以存长期,我帮你拉过来,怎么样?”
  夏天说:“再好不过,我明天到你公司谈可以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