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由鬼到神,出身武术世家、25年习武经历,谈谈真实的武功》
第1节

作者: 龙凤珮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12 23:37:50
  王家卫这家伙说过:“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站着的才有资格讲话。”
  王导能够很文艺范儿地说出这句话,其实透露的含义很深,这句话一下子戳破了那些花儿呼哨、自吹自擂、不切实际的所谓神功。
  功夫的真假,其实不难判断,两个人打一架,高下立判。这玩意跟写文章不一样,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功夫是装不来的。
  有人会说:“武功的最高境界不是格斗,而是‘仁’,是武德,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人也。”
  这句话没错,但有个前提,前提就是你必须先把对方打服了,或者有打服他的绝对把握,此刻你跟他谈武德、教育他如何做人,才显得有分量,否则他根本不尿你,所谓的“讲境界”就成了一种笑话。
  日期:2014-11-13 00:39:00

  我曾经一度痴迷于港台武侠片中的那种功夫,我小时候寄居在广州姥姥家,大概是毗邻香港的缘故,我应该是第一批看到港台武侠片的人。当黄日华版《射雕》风靡大江南北时,我早在两年前就看过了,还有什么郑少秋版的《楚留香》、黄元申版的《霍元甲》等等,早在八十年代它们泛滥于大陆之前,我早就通过那种老式录像带看过了。
  所以,我一直认为功夫就是像郭靖那样飞来飞去,然后一掌可以打死一群人的杀伤性人力冲击波,或者是霍元甲那种可以以一抵十,甚至以一敌百的斗战胜佛式攻击模式,亦或是楚留香那种抚扇泡妞、渲染个人魅力的卖弄式行为艺术。
  后来(大概是1988年,具体记不清了),我二舅告诉我中国功夫在香港对泰拳,打了八场,好像全输了。
  同年,一个日本空手道高手在香港挑战四小龙,结果没出几招,香港一方全输了。

  我靠…………我靠!
  那一刻,我像被人用锥子扎了屁股一样,根本平复不下来,原来功夫不是这样的!
  翻了一下历史,从1888到1988年以来,所谓的中国功夫,无论是哪个门派,对外几乎从没有胜绩!
  1921年,鹤拳高手被泰拳一个不入流的人当场打死。

  同年,闻名大江南北的“精武门”鹰爪高手陈子正一个回合没下来就被泰拳高手踢晕在台上。
  1922年,我的老乡“铁拳王”赖铁虎,两局就被对方打晕。
  1958年,两大太极高手在香港被泰拳手接连打晕。
  1961年,蔡李佛拳对外勉强战成平手。

  1973年,受李小龙电影影响,香港练截拳道的几个功夫高手开赛前在台上蹦来蹦去,观众喝彩,结果一开赛,五局下来,中国功夫高手全部被击倒,没错,是全部,无一例外。
  我不敢往下看了,因为我当时正跟广州的一个师父学形意拳。
  日期:2014-11-13 01:08:00
  那一刻,我在反思,不知是功夫本身有问题,还是练的人有问题,还是说功夫只是一种传说。
  那一年,我才十几岁。那一年,我二舅刚刚退伍。
  他看到我每天站在院子里练着“劈、崩、钻、炮、横”等基本功,他就一阵阵发笑。
  我说:“你笑什么?”

  他说:“来来来,二舅教你几招!你来打我!”
  我端着拳刚做了个姿势,他就仰天大笑,笑得鼻涕都出来了。
  我十分不悦,问他笑什么。
  他说:“你傻笔啊!你把裆劈这么大,是想让人踢你蛋子儿吗?”
  我一阵疑惑:“你的意思是?”
  他双手一握拳,交叉放在裆前,一个下蹲,大声说:“军队搏击术,第一护住裆,第二护住眼,我们在越南前线打鬼子时,如果像你这个德性早他妈让人家踢残了!甭管练什么功,保护好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击倒对方,才是真功夫!”
  我愣愣地说:“那招数?”
  “招他妈什么数啊!李小龙的电影你不是看过了吗,李小龙打人就那么几招,干净利落,所有功夫都是速度和力度的比拼。上蹿下跳,张牙舞爪,虚张声势,你当你演戏呢!”
  日期:2014-11-13 01:30:00
  我庆幸二舅在恰当的时刻出现,但从此我也进入了魔道。

  当以击倒对方甚至杀死对方为目的的训练开始后,人会进入一种癫狂的境地,也就是传统武术说的:“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后来我终于明白我心中浩气长存的功夫高手李小龙是怎么死的了。尽管媒体猜测云云,但我和我二舅一致认为他是练死的,他太注重攻击和击毙了,外家功登峰造极,内家功没有跟上,这里的内家功不是金庸小说里像六脉神剑一类的内功,而是一种身体的自我调理和修复,这也是武术界同仁基本认同的观点。
  如果我当时一直按照形意拳的路子练下去,也许会成为一代小宗师,但我选择了实战,选择了二舅指引的方向,所有的套路都不管了,每天就练三样儿:踢腿、出拳、滑步。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实战,就必须找人打架。不打怎么知道自己练到什么程度?

  日期:2014-11-13 03:16:00
  我这种想法和做法,外公是极力反对的。因为他也是练形意拳出身,教我形意拳的罗老师就是他当年的师弟。他当年和老罗互换儿子而教,这是行规,自己对自己儿子下不去手,大舅二舅当年都练过形意拳,后来大舅做生意了,二舅继续练,后来参军了。
  当初我提出练武时,外公想都没想就拉着我的手去给老罗磕头,如今二舅在前线实战回来了,带来了全新的理念,气得外公一个劲儿地骂:“你们懂个屁!形意拳不能实战?来来,你两个小崽子一齐上,看看我能不能把你们撂倒!”
  二舅拉着我的手一溜烟跑掉了,因为我们当时都知道:拳怕少壮,就外公当时那个衰弱的身板儿,我和二舅一拳就能把他打飞了。

  第二天,我去上学,不料迎来了生平第一次实战的机会。
  我那时个头比较小,在班里一直坐前三排,总是和女生坐在一起。十几岁的初中生已开始春心萌动,我的同桌胡静长得很漂亮,那时的我不懂怎么追女孩,越是喜欢一个女孩,越是捉弄人家,我捉了一条“小白条”(一种无毒小蛇)偷偷放进她的铅笔盒,上课时,她打开铅笔盒后就一声尖叫,整个屋子沸腾了,她也吓得香魂顿散,脸色煞白,不停地捂着脸哭。
  老师怒了,大喊:“谁干的!”
  我被震住了,一时间也不敢应声。

  老师又说了一句:“敢作敢当!”
  咱是习武之人,哪受得了这种挑唆,当即站起来:“我。”
  那时还没有老师不能打学生的规定,老师拿起教鞭狠狠抽了我两下,“站到前面来!”
  那节课,我是站着听的。
  本以为此事到此结束,不料放学后,班里后面一个子比较高的叫王胜的同学找到了我,直到那一刻我那一心练武的死脑筋都没反应过来他和胡静在谈恋爱。
  “敢动我的人?”

  听了他这句话,我才似乎有所明悟。
  “干你老母!”他一脚蹬在我的肚子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