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帝国——史上最强英雄彪悍登场,追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第32节

作者: 独孤飞骏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招就是传说中的的釜底抽薪了。

  从本质上来说,所谓打仗,其实打的就是经济。因为战争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将需要巨大的消耗,甚至会倾全国之力。如果经济实力跟不上,最终必将会被拖垮。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高颎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非常阴毒地提出了这个疲敌之计;目的很简单,就是先把敌人的经济搞垮。
  太狠了!当我看完这条计策的时候,后背直冒凉气。当年的尉迟迥能有幸领教天下第一谋士的风采,现在,又轮到陈叔宝来领教了。
  杨坚听后,极为赞赏。这个最亲密的朋友从来就没有让他失望过,从内战时期的监军开始,他的每一条计策、每一个行动,都能给大隋带来巨大的利益,这一次也不例外。也只有他,才能提出这么有远见且简单可行的战略。
  当然,好的战略还需要好的执行人员。毫无疑问,这个重大任务就落到了贺若弼和韩擒虎的头上。而这两个人也没有让杨坚失望,他们把这个战略发挥到了极致。可怜的南陈军队,被折腾地连个觉都睡不安稳,但又毫无办法,只好干骂娘。
  朝廷正在发生的这一切,都没有逃过一个人的眼睛,这个人就是杨素。自从“老婆风波”后,这位老兄就一直在家里坐冷板凳,过的是极度郁闷,对于一个渴求权力、渴求功名的人来说,这无异于是让他自杀。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一直密切关注着朝廷的一举一动,就像“眼镜蛇”在观察猎物,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现在,属于他的机会来临了。在得知高颎献上“平陈方略”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明白杨坚的心思了:你不就是想做千古一帝嘛,好,那我就顺着你的心思,就不信不被重用!于是,在高颎之后,他立即向杨坚献上了自己的平陈之计,而且一献好几个。
  史书没有记载这些计策的具体内容,据我推测,可能并不高明,或许还很垃圾。但是,计策好不好是其次,关键还要看有没有报国热情。杨素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感动了杨坚:有如此报国热情,如果再不重用,岂不是冷了忠臣的心?所以,杨素再次被启用了。这次他的官职是信州军区司令(重庆、湖北一代),主要经略长江中上游。
  不过,事情可能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我推测,杨素一定是走了后门,而这个后门极有可能是杨坚的老婆独孤氏。
  北方什么兵种战斗力最强?当然是骑兵。在广阔的大平原上,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性是任何一个其它兵种所不能比的。
  那么,南方什么兵种战斗力最强?当然是水军。这也是由其地理形势决定的。首先,就是一个长江天堑,只要能掌握“制江权”,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稳稳地占据江南半壁江山,而要掌握“制江权”,就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再者,南方江河纵横,几乎没有骑兵发挥的余地,在那种地方,骑兵只能当步兵用,毫无优势可言;相反,水军却可以像骑兵一样,有很强的机动性。这两条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后来元朝费了那么大的劲,才把偏安一隅的南宋灭掉。

  要想灭掉南陈、统一天下,就必须要有一支可以与南陈的军队相抗衡的水军。杨坚把建造战舰、组建水军的任务交给了杨素。由此可见,他对杨素是相当看重的。如果没有我推测的那一条,杨素怎么可能会突然之间得到如此重视?从这里我们也看以看出来,这条“眼镜蛇”有多么强的活动能力,有多么厉害的交际手腕!
  上任之后,杨素立即着手建造一种史无前例的大战舰:五牙船。史书记载,它高近30米,上下有五层(五牙之称来历于此?),能容纳将士800余名,而且船上还配有一种厉害的武器,叫做“拍竿”,专门用来拍击敌人的战船,整个就是一小型航空母舰的派头。这种战船不仅可以载运大量士兵,充分发挥水军机动性的优势,而且还有极强的攻击性:撞击与拍打。在当时的世界上,这绝对是一种独步天下的发明创造。

  很可惜的是,这种战船的原理没有详细的史书记载。但可以肯定,它绝对不是单纯的高和大,而是拥有很强的机械和动力原理,否则,在江面上是很容易被风吹翻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中国造船史、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800年后的元末枭雄陈友谅也曾经建造过一种大型战舰,但比起“五牙船””来,不管是高度还是容积,都略逊一筹,而到了清代,造船技术就更是退步的不成样子了。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杨素做事的能力和魄力。

  日期:2014-10-18 20:37:25
  三十五、南征(三)
  公元588年,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
  华夏大地分裂300年后,统一大业将从这一年开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战乱即将远去,和平的日子即将来临。对于杨坚来说,这一年同样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因为他马上就可以摆脱“军阀大地主”的身份,成为“秦皇汉武”这一级别的皇帝了,这是皇帝这份职业的最高级别,也是每一个有野心的人梦寐以求的。
  最为关键的是,时机成熟了。
  经过长达五年的鏖战,北方的突厥暂时消停了,虽然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现在有大隋第一外交官长孙晟镇着,那边的事情完全可以放心。

  贺若弼和韩擒虎很出色的完成了那个战略任务,南陈的经济和军队已经被折腾的一塌糊涂。当然,陈叔宝依然过得非常逍遥、非常滋润。
  杨素的水军也已经具备规模,完全可以与南陈的水军相抗衡,甚至超过了南陈的军队。
  而大隋的国力在杨坚的励精图治和“三叉戟”的精心管理下,一直都是蒸蒸日上,粮草储存非常充足,足以打一场持久战。突厥战争也已结束了两年,士兵们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休养。
  好了,是时候动手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陈叔宝,接招吧!

  不过,出兵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而且必须要做,那就是找一个出兵的理由。无论战争的目的多么的卑劣,但战争的理由一定要是高尚的,这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们最擅长的伎俩。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杨坚当然知道这点,但他的理由比较简单,就是颁布了一个大骂陈叔宝的诏书。此诏书内容比较简单,根本没法跟后面的两个著名骂人檄文比,所以不再赘述。
  同时,为了更好地表明自己出兵的正义性,也为了减少来自南陈老百姓的阻力,杨坚命人精心编排了一个“陈叔宝二十大罪状”,并让人抄了30万份,在江南广为散布。这下子好了,陈叔宝家里那点破事儿,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看到自己的主子玩得这么爽,而自己连饭都吃不上,老百姓的那种怨恨就更强烈了。
  我记得美国一家机构在评价史玉柱的成功时,用了这么一句话:把毫无价值的东西,以高价格卖出去;那他凭什么能卖出去呢,答案就俩字:宣传。杨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他早在14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这一诀窍,而且用得是如此娴熟、如此成功,要是把他放在现在,说不定也是个成功的保健品推销家。要是后来的辽国、金国、元朝也能学到这一诀窍,恐怕宋朝小朝廷早就被抹掉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