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帝国——史上最强英雄彪悍登场,追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第25节

作者: 独孤飞骏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天,窦荣定派人给突厥的阿波可汗传了个口信:士兵们和咱们将领一样,也都是从娘胎肚子里出来的,也都是血肉之躯,也都上有老、下有小,凭什么要驱赶他们丧命疆场?我们应该各派一名勇士,决一胜负。

  阿波可汗心眼确实实诚,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便同意了这一提议。PK这种东西,按照常理来说,突厥要更有优势,因为大草原每年都有摔跤大赛;我认为,这才是阿波可汗愿意PK的主要原因。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开始吧!
  突厥:勇士一名,名字不详,肯定是某次摔跤大赛的冠军
  隋朝:史万岁

  地点:西北某荒漠
  (该场景颇有点好莱坞西部片的味道)
  没有什么废话,史万岁提着大刀,策马奔驰冲杀过去,只一刀就把这名突厥勇士的头砍了下来,然后从容返回。这位突厥勇士甚至都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去见上帝了。
  突厥人吓呆了,阿波可汗也吓呆了。这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民族,对勇士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在这一刻,他们被史万岁的勇猛完全征服了。
  那还打什么,撤吧。于是,阿波可汗与隋军订立盟约,决定撤退。
  正在这时,长孙晟的使者来了,给已经吓破胆的阿波可汗捎来了几句话:“人家沙钵略每次出来都能获得大胜,而您才领兵交锋,就来了个大败,给突厥人丢尽了颜面。这样一来,沙钵略一定归罪于您,必定会对您不利,希望大汗您设身处地为自己考虑。当今,达头可汗已经归附我大隋,沙钵略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可汗您何不也归附我大隋?这可是保全自己的万全之策啊!”
  阿波可汗哪里经受得住这种吓唬,当即决定派遣使者去长安朝见杨坚,表明自己归附大隋的决心。接着,领着大军返回了大草原。
  窦荣定这一路也取得了胜利。
  史万岁单骑退敌的神话,一时之间传为美谈,而他横刀立马的英武雄姿,也让我们这些后辈小儿颇向往之。杨坚知道这件事之后极为赞赏,大笔一挥,封了他一个车骑将军(副军长)。这位一直不得志的老兄,终于扬眉吐气了,真正做到了从奴隶到将军的蜕变,成为了一名独当一面的大将。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至此,第一次对突(厥)反击战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杨坚非常高兴,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仪式。就在这位皇帝和众将领大摆庆功宴时,突厥家里却正打的一塌糊涂。

  日期:2014-10-17 19:05:09
  二十七、鏖战突厥(五)
  无缘无故被人家跑到家里来揍了一顿,沙钵略心里非常憋屈。就在极度郁闷时,他得到了一个消息:阿波可汗投靠了隋朝。听到这一消息的沙钵略简直要被气疯了,立即率领自己的部众去找阿波算账。恰逢阿波还在回家的路上,家里没啥人,于是沙钵略顺手牵羊,把阿波家里闹了个底朝天,还杀死了他老妈。
  正在往家赶的阿波可汗得到这一消息后,没地方去,只好去投奔了达头可汗。达头相当有正义感,立即给了他部分军队,让他去找沙钵略算账。要说这个阿波可汗还真不是白给的(难怪能和窦荣定相持那么久),愣是凭借借来的军队,把个沙钵略打的大败,完全抢回了自己的地盘。
  不过,大家都是半斤八两,互有胜负,谁也灭不了谁。再加上长孙晟在里边煽风点火,就打的更热闹了。不仅阿波可汗和沙钵略打,就是沙钵略的兄弟之间也是经常闹个小矛盾。由于达头和阿波的地盘在大草原的西边,沙钵略的地盘在大草原的东边,史学家就分别给他们安了个名号:西突厥和东突厥。

  打归打,吃饭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于是趁着打仗的间隙,沙钵略又来邻居家串门了,这次的地点是幽州(北京附近);他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抢点东西,抢完之后立马就回去,不想跟隋军有冲突。但是,他这次遇到的守将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这个守将的名字叫做李崇。
  李崇,李穆的侄子,一个非常有节气的人。曾跟随宇文邕东征伐齐,治军严格、作战经验丰富、富有谋略。后来尉迟迥起兵,他本着为宇文家族着想的原则,想要跟随,却因为叔叔李穆不同意,最终作罢,他为此慨然叹息道:“全家富贵者数十人,现在宇文家族有难,竟不能扶倾继绝,有何面目处天地间?”
  内战结束后,因为自己叔叔李穆的关系,他被封为幽州总管(军区司令),负责防守突厥。但是,杨坚却只给了他3000兵力,由此可见,杨坚对这个在内战中表现不积极的将领是非常不信任的。当然,比起高颎、李德林来,他确实不值得信任。
  但李崇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一片赤子之心。

  面对着突厥数万大军,李崇毫不畏惧,率领自己的3000士兵主动迎击,与敌人展开了血战。前后十几天,数次交锋,士兵大多英勇战死。为了保存实力,李崇带领剩下的士兵被迫退守砂城(北京附近)。这是一个废弃的小城堡,城墙完全破损,根本没法守御,只能拼力死战。更要命的是,由于连天苦战,士兵们都已经饿得快不行了,没办法,只好夜里去突厥军营抢夺些粮食。就这样,白天苦战,晚上还要抢军粮,李崇和他的士兵们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突厥看到隋军到了这种境地,就想迫降他们,派了个使者对李崇说道:“如果投降,就封你为特勒(突厥高级官员)。”
  李崇知道自己必死,对他的士兵们说道:“我李崇丧失国土,罪该万死,今日只有以死来报效国家。你们等我死后暂且投降,然后再趁机逃散,尽力返回家乡;倘若能见到皇上,请禀告我李崇的这番心意。”说完便举起大刀冲向敌阵,在杀死两个敌人后,被突厥士兵乱箭射死。我相信,他的士兵们一定是哭着看完这一切的。
  这不是一个在历史上有名气的将领,但却依然伟大,依然值得我们钦佩和尊重,只因为他在绝境中表现出来那种奋战到底、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不管一个人平时有什么表现,这些都是不值得相信的,只有到了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他才会表现出真正的那一面。李崇,一个真正的勇士、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对于一个将领来说,难道不是最高的荣誉吗?比起李穆家族其他人来,他是幸运的。(后面会告诉你原因)

  战斗结束了,李崇战死了,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几个疑问:
  第一,李崇为何不坚守幽州城,而要以区区3000士兵去迎击数万突厥大军?以他的谋略,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难道这里面另有隐情?
  第二,杨坚为何不派援兵?
  第三,周围的军区司令为何不来救援?

  关于第一个问题:如果坚守幽州城,则突厥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抢掠,虽能保存自己,却使幽州的老百姓遭殃。以李崇的性格,他是绝对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北京(幽州城)到西安(长安),路途实在是太遥远了,假设李崇派出了士兵去找杨坚求援,光打个来回都要十天。所以,我敢肯定,李崇没有派人去向杨坚求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