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街第三部——危机边缘》
第27节

作者: 摩罗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开机后,他很快点开了一个文件,屏幕画面是一种菌体的特写:长链状,微薄的细胞壁,因为被染了色,因此中间的DNA序列清晰可见。
  “这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细菌,在你们每个人的家里的花盆里都可以找到,是一种无害的杆菌属细菌,我们称为仙人掌杆菌。它们只吃土壤里的微生物,对于任何大于变形虫的生物都无害”

  徐度又敲了下键盘,“而这种,它的兄弟,我相信你们大家不会陌生”
  画面出现了另一细菌的特写,画面和第一个画面并列展示出来,似乎看起来一模一样。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炭疽杆菌……”徐度有意停顿了下,看了看众人反应。
  “没错!这就是生化恐怖事件里的头号危险物体——炭疽病毒,”他继续,“这个地球上最致命的病菌之一,和你们刚看见的这个仙人掌杆菌DNA序列几乎完全相同。可是为什么一个致命,一个不会呢?”

  徐度转头注视着刘主任和臧处长,刘主任摇头,臧主任不发一言,其他人则满怀兴趣地等着徐度的解释。
  徐度不动声色地扫视了一圈,似乎很满意大家的反应,他将自己笔记本上的图片慢慢放大,拉近炭疽杆菌:菌体的DNA不断放大,细胞质内部,与纠结的DNA序列分开的地方,浮现出两个环形的遗传物质,就像是一双呦呦盯着人看的小眼睛,让人十分不舒服。
  日期:2015-03-05 09:41:00
  第五节
  “质体”,徐度解释道。
  “就是这个两个质体——PX01和PX02将普通的杆菌变成了超级病毒,称为了超级杀手。如果去除这两个环形物质,杆菌又变为无害细菌,可以生存在任何地方,人畜无害。但是只要加入这些质体,任何一种无害菌体瞬间就会变成恐怖的杀人凶手。”
  “这些质体是什么?哪里来的?质体可以在细菌间转化么?”人群里有人提问。
  “到现在为止,质体最初是从哪里来的,依然没有确切的解释,但是科学界的解释是:它们来自远古的病毒,更精确的说法是‘噬菌体’,一种感染了细菌的病毒。”
  可能怕大家不明白徐度的意思,他的导师邹子卿教授走了出来,接着徐度的话解释起来“经过我们研究,炭疽杆病毒不是唯一被感染的细菌,几百年前造成欧洲几十万人死亡的黑死病也就是收到了质体感染的鼠疫杆菌。我们猜测,这个世界一直存在着一种古病毒,这种病毒藏匿在人间,阴险狡诈,创造出了诸如炭疽杆菌和其他引发瘟疫的病菌祖先……对于这种可以瞬间将朋友变为敌人的病毒,徐度你们还给它起了个新的名字……叫什么……毒来着?”

  “巫毒!老师。”
  徐度小声点补充。
  “对!巫毒!对于这种病毒,我们目前了解的还太少了。”
  见自己导师来了兴趣,徐度配合地将文件夹里的A病毒图片点开放大。
  屏幕上的图片显示出一个旋转物体,是用电子显微镜拍下的有机体影像,主壳上面是几何图案,由多个三角平面组合而成,每个角落都长满了倒刺和钩状的卷须,这种卷须可以钩住或刺穿任何细菌体。

  “好消息是,现在研究显示,这个A病毒的存活周期很短,虽然它也可以感染人体细胞,但是不是立即杀死人体,而是想尽办法复制自己,留下有毒质体,因此人感染了此病毒后还有14日左右的存活期。一旦离开细胞,这个病毒便十分脆弱,普通的消毒水就能轻易杀死它,如果配合良好卫生习惯,就能控制住它。”
  “那坏消息呢?”有人问道。
  邹子卿教授和徐度互相看了一眼,徐度继续“坏消息就是,这个病毒在活着时候留下了一个杀手锏,病毒会分裂繁殖,而且是以几何倍数增加,以前所未有的模式毒化整个生物圈。”
  臧处长一直邹着眉头,听到这里也忍不住问徐度:“你说的毒化,会是多久?程度有多厉害?”
  “这种病毒好比蒸馒头的酵母,只要一点就可以使一片区域的生物完全毒化,几天或者几周就可以灭绝一座城市。而更为可怕的是,毒化的过程是以几何级数生成不同的新病毒攻击人类,这将是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人类根本来不及还手就已经灭绝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至今各国都只能在南极那种地方从事真正的毒化研究实验的原因。”徐度面无表情的解释道。
  “你刚才说世界各国都在南极研究这个病毒,那么说U国应该也获取了这种病毒,为何还要指使人盗取我们的病毒样本呢?”有人依旧对之前的问题没有释疑。
  徐度有些犹豫,虽然他清楚原因,但是因为没有得到BSD研究所授权,他是没有权利向众人公布的,此时,他的师兄,也是BSD研究所里负责A病毒项目的陈沛然在征得臧处长同意后,替徐度解答了这个问题。
  “大约10多年前,俄罗斯人发现这个病毒藏身处后,因最初不了解这个病毒的毒性特征和毒化程度,加上研究设施不足,不但造成了自己科研站大范围人群感染,同时病毒还经他们的运输船只带回了国内。一度在本国及欧洲造成了许多感染性事件,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各国只能以各种类型的‘流感’来掩饰。这也是近十多年来,各种类型的‘流感’突然增多的主要原因。后来,在世卫组织调查和协调下,俄罗斯同意欧洲部分国家及我国派遣了少量的专门的科考调查小组奔赴发现病毒的区域考察。我们去了以后,就发现当时俄罗斯的南极站里已经完全被军事化管理,原来熟悉的一些科考站成员都不在了,相信都是因为感染了该病毒后被处理掉了。”

  房间里一片寂静,谁都清楚陈沛然所说的“处理”是什么意思。
  陈沛然也默然了一会,因为当年去的科考团里就有他。他实在很难讲见到的惨状描述给大家。
  当年,已经是生化博士的陈沛然被导师推荐参加了这个世卫组织在各国挑选的考察团,经过大约半个月的有关培训和证件办理后,考察团直飞阿根廷后,然后乘坐阿根廷的南极补给船来到南极,随后直接来到了俄罗斯的南极东方站,这是整个南极最冷也是最靠近南极点的考察站,最低气温有零下80多度,被称呼为南极的“寒极”。
  当时还有个有趣的小插曲是,去了那里,到了吃饭时,俄罗斯人问大家喝什么样的啤酒,是要冰冻的还是常温的?有人顺嘴说了“冰冻的”,结果俄罗斯人从自己的室外储藏室里拿出了几瓶冻的和手榴弹一样的黑啤。
  经过解释,一群没在南极待过的科学家这才明白,所谓“冰冻啤酒”就是放在没有保暖设施的储藏间里,这个冰冻大概有零下十多度;而“常温”则是指放在实验用的冷柜里只有零下一到两度的啤酒。
  但是工作起来后,大家心情就没起初那般轻松了,因为他们从俄罗斯人想方设法掩饰的蛛丝马迹里还是猜出这里曾经发生过可怕事件。
  日期:2015-03-06 09:22:00
  第六节

  而陈沛然在来这里时候其实就已经通过有关部门获悉了部分情况:因为操作不慎,俄罗斯派驻南极的科考站不幸感染了某种不知名的病毒,造成几乎全体成员罹难事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