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做习题》
第47节

作者: 124061902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5-04 19:06:14
  关于项羽死与何地,引发了一些广泛的争论,冯其庸计正山等学者依据《史记》、《汉书》中的《灌婴传》,写了一些文章,在《光明日报》、《杂文报》转载后引起了一些影响。
  l,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3,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冯其庸计正山两位先生的观点认为,一个是项羽迷路阴陵,这个阴陵是哪个阴陵?然后就是项羽“身死东城”之东城,是在今定远东城,还是在东城乌江?
  阴陵一战,昏天暗地,血流长河。
  天气骤变。
  大雨倾盆,洪水山林快要淹死,过不了江水,无桥渡之。
  树木都被事先砍伐,光秃秃的泥沙河。
  项羽说,刘邦一直垂涎你的美色,逃命去吧。
  虞姬说,妾宁折不弯,决不辱没了项王的门庭。
  几千骑兵追至,项羽头颅送故友,宝马赠亭长。东边骏马千里斩杀数人,西方大喝吓破他们的胆。手中一杆霸王枪所向无敌南北纵横二线鲜有敌手。
  苍茫茫荒凉凉的水边,英雄迟暮,美人轻梳,水中倒映的是你的秀发。
  鲜血染红了乌江。

  流水溅溅的声音....另一个鬼雄世界依然是金戈铁马,刀光朔气战甲壮马。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阴陵之战,项羽至东城三面环水无路可退。大批士兵为护虞姬尸首被汉兵杀戮。项羽对虞姬感情很深不忍心抛下虞姬的尸首,割下心爱女人虞姬的头颅,拴在腰间继续战斗。
  突围不出,马上虞姬头颅滴下的血凄厉恐怖,涎水一地,成就一段传奇。地上的鲜血所过之处长满虞美人风中摇曳婀娜多姿。
  亲吻尸骨,项羽不甘心的流出了血色眼泪,力竭,分兵屠之尸骨无存。

  笔者有不同看法,关于项羽是在哪个阴陵迷路的,身死哪个东城?其实都不重要,这就好像诸葛亮那个破草庐到底是在襄阳还是南阳。我们只知道诸葛老头有个蜗居的地方就Ok啦。问题是他们进一步推断,认为项羽不是自刎乌江,而是战死定远,身死东城,被五位壮士齐心博杀。
  这样我们就有点接受不了,大家都知道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说他被五个大汉干掉了,难以信服。项羽可是力能扛鼎,一声大喝吓破刘邦几千士兵胆的传奇人物。当然其中可能有所夸张,但是项羽起义时一个人斩杀了郡守殷通包括他的几百侍卫。项羽举世无双的武艺是单凭五个人就能干掉的吗?我倒情愿相信他是万箭穿心而死。
  之所以有争论,是因为这取决于一个项羽人品的问题。二位学者认为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十七路诸侯联杀之下,项羽不可能只身逃到乌江,只可能战死定远。他们用的方法与方舟子打假韩寒如出一辙—咬文嚼字。对《史记》原句中"项王自度不得脱。"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他们断章取义认为项羽自己都说逃不出去了,然后用文中的"欲"做了个主谓宾定状补之类的分析,"欲"来说明项羽没有逃至乌江。乃欲东渡乌江只是一种希望想法。

  笔者觉得岂不荒谬,他们一方面对《史记》描写项羽在乌江斩杀汉几百士兵然后自刎而死直接无视,一方面又对《史记》中的有利于他们观点的一些句子拿来做论据。这就好像你谈恋爱时只接受对方的优点,等到发现对方缺点你就不承认曾经爱过她。
  最后两位学者相似的观点又说,按项羽睢眦必报的个性,刘邦背约相击羽于垓下,项羽必定会杀回江东卷土重来,又怎么可能逃至乌江却又不肯过江自刎而死呢?岂不自相矛盾。他们又讲元代金仁杰把项羽自刎乌江的曲子通过戏曲传播而家喻户晓,这只是人们对项羽的一种精神寄托。
  又是错矣,在元朝以前咏项羽亡于乌江的诗就多如牛毛。
  他们又说,彭城一战项羽三万铁骑把刘邦五十六万大军打得灰飞烟灭,虞姬也是间接被刘邦害死,项羽怎么可能逃至乌江而不肯过江东来找刘邦报仇?
  笔者倒认为,项羽当时英雄末路,众叛亲离,只剩他孤身一人。大家都知道项羽是个性情中人,爱憎分明,就算他回了江东卷土重来成为了孤身一人的帝王,恐怕也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也许他当时想了很多,卷土重来未必胜得了韩信。也许他的想法很简单,百姓久经动乱,心爱的人都已经不在离去末尝不是一种解脱。
  在我小说里当然给项羽安排了另一种结局,但也务求不那么扯。项羽率二十八骑进了一个异度空间,那里人头乱飞,有草原森林沙漠城墙寺庙,丧尸等待在黑暗中给予项家军致命一击。现实生活中,项羽把刘邦经常打得犹如丧家之犬,鸿门宴上刘邦本该死了,项羽放了他。彭城一战项羽派部下丁公追捕刘邦,刘求其放过他,保证将来报答,丁放过了他.又派黥布追捕,刘邦求其勿追,黥布不肯,刘逃亡,憎恨黥布.立国后,二人来投诚刘邦.刘邦赏黥布而杀丁公,史记载"刘邦杀一人而使天下惧".这同时也说明刘邦是个明白事理的人。

  项羽亲自围住刘邦,却又被一阵大风吹散了楚军,刘邦逃走。而后楚汉对峙,楚军又困刘邦与孤城,刘邦让纪信代替作了替死鬼。面对怎么也死不了的刘邦,项羽可谓大发雷霆,亲自于两军对阵之间一箭命中刘邦。刘邦运气奇好,养伤两个月。
  无怪乎乌江边项羽要讲,此乃天要亡我。他的潜台词其实是,老天为什么你如此护着刘邦。刘邦之死也好项羽究竟死与何地也罢,都化为历史的一缕云烟,烟消云散。两位学者的反对精神也是一种文化,另一种声音。正如笛卡尔质疑一切伪哲学,虽然并不完善,但是他发出了一种声音。
  项羽当年仗势分封诸侯,政权皆由羽出。垓下一战,刘邦汇合十六路诸侯,以韩信为主力共计六十万大军。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项羽又是兵尽粮绝,仍有不可忽视的战斗力。
  韩信采用左右两军迂回急进前后夹击之势,对楚军后方侧翼的进攻以紧密的阵形两面压来把楚军步兵骑兵一分为二。项羽一筹莫展余率骑兵回师救援步兵。
  由于韩信采取这样的策略,恰好说明项羽最后被步兵拖累。当时项羽仍有一线生机,应该率骑兵直扑韩信大营力斩韩信,则可能大获全胜。大家都知道项羽率骑兵作战是天下无敌的,三万铁骑全歼汉五十六万大军是最好的例子。就算是在垓下那样的险恶环境之中,项羽不是没有胜利的机会。

  项羽无限伤感说,天要亡我,为之奈何?
  以下资料仅作参考;
  分封诸侯
  熊心:楚王,义帝,郴县(今湖南郴州市)
  项羽:鲁公,西楚霸王,彭城(今江苏徐州)
  刘邦:沛公,汉中王,南郑(今陕西汉中)
  章邯:秦降将,雍王,废丘(今陕西兴平南)
  司马欣:秦降将,塞王,栎阳(今陕西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村与古城屯村之间)
  董翳:秦降将,翟王,高奴(今陕西延安是东尹家沟)
  魏豹:魏王,西魏王,平阳(今山西临汾西)
  申阳:张耳部将,河南王,雒阳(今河南洛阳东)
  韩成:韩王,韩王,阳翟(今河南禹县)
  司马昂:赵将,殷王,朝歌(今河南淇县)
  赵歇:赵王,代王,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
  张耳:赵相,常山王,襄国(今河北邢台)
  英布(黥布),项羽部将,九江王,六县(今安徽六安北)
  吴芮:楚将,衡山王,邾县(今湖北黄岗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