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隋:一个不堪重负的流星王朝(全景式解读大隋帝国的勃兴和速亡)》
第20节

作者: 司马子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2-24 20:06:08
  (接上文)
  周武帝灭佛一事,在历史上也是非常著名的,是“三武灭佛”中的之一,而历代史学家,对此也是颇多赞扬,都是以积极的态度来称赞此事。但是,史学家的眼睛里,往往是纯学术地去考究历史、解读历史,他们往往缺少感性,更多的是理性认识。
  灭佛,对于国家来说是一桩好事,可是对于那些虔诚的佛教徒来说,却是一场灾难。其中,就包括了杨坚和独孤迦罗。直到现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就对周武帝灭佛深不以为然,甚至直指周武帝是昏君。甚至在历朝历代的佛家典籍里,就有人说北周是因果报应,因为宇文邕灭佛,所以北周最后短命而亡。

  而杨坚夫妇一家在走出宇文护阴影的同时,也在经受着宗教信仰的考验。或许,在杨坚的脑海里,依稀想起了七岁时智仙的那句嘱咐,“如果有一天佛法沦灭的话,你一定要担负起振兴佛法的重任。”杨坚顿时感觉到了一种无能的感觉,他根本没任何权力,他根本插手不了朝政,面对信仰被践踏,他只能选择沉默。这种无能的感觉,不断刺激着杨坚,他已经受够了这种被人驱使的感觉,他不想再继续被别人所驾驭,而要摆脱这种状况,就必须掌握权力。在杨坚的心底,逐渐燃起了对权力的渴望。

  (四)是外交方面。
  宇文邕在外交上的作为,概括起来就是南和陈朝、北结突厥。
  西魏攻取江陵之后,梁元帝萧绎被杀,只有自己的小儿子逃了出去,后来在建康被武将陈霸先拥立,直到公元557年,陈霸先废帝自立,建立陈朝。而到了周武帝登基之初,手握北周权柄的宇文护,便派出使臣和陈朝达成了睦邻友好的双边关系,十多年下来,北周和陈朝一直关系和睦,而宇文邕所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维持这样的友好关系。
  而当时北方最强大的游牧民族,叫做突厥,而突厥的可汗叫做阿史那俟斤,史称木杆可汗(名字很奇特)。在宇文邕刚即位不久,宇文护便推行和平外交政策,突厥可汗也有意和亲,最后,宇文邕便迎娶了木杆可汗的女儿,这便是阿史那皇后。
  阿史那皇后虽然是个突厥人,却温文尔雅,举止端正,就连宇文邕都不得不对其尊敬有加。但是,这毕竟是一桩政治婚姻,二人并无多少感情积淀,宇文邕虽然对阿史那皇后并不讨厌,却也谈不上喜欢,直到成功诛杀宇文护,亲政之后,宇文邕便对阿史那皇后更加疏远。
  这一切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这个人找了个机会便对宇文邕说:“现在四方并不安定,突厥又如此强盛,我们还有求于突厥,不能破坏了关系,所以,希望您以苍生为念,好好对待阿史那皇后,就算您真的不爱皇后,那也要装装样子啊。”宇文邕听完之后,幡然醒悟,现在四方战乱,可不能坏了和突厥的联姻关系,于是,宇文邕从此不再疏远阿史那皇后,并且对阿史那皇后更加疼爱。
  说起来,也许大家都不相信,向宇文邕提出这一建议的人,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竟然能够说出如此有城府的道理,就算是成年人也未必能有如此周详的考虑啊,何况是个黄毛丫头。不管你信不信,历史就是如此。
  这个小女孩便是宇文邕的外甥女,是宇文邕的姐姐襄阳公主和北周定州总管窦毅的女儿,此人后来嫁给了李渊,成为了唐朝的开国皇后,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她的儿子,历史上称其为太穆皇后。历史往往有很多惊人的巧合。
  (欲知后事,请看下一节《终极目标》)
  日期:2014-02-25 11:06:24
  =====================正文=====================

  第三章 武帝新政 北齐内乱
  24、终极目标
  给你三年时间,让一个国家富强,你能做到吗?宇文邕明确地表示,我能,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
  从建德元年到建德三年,宇文邕用这三年时间,从这四大方面入手,全面推行国家改革,最终使得北周王朝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这一时期,不仅是北周最为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南北朝晚期最为辉煌的,而周武帝本人,也是南北朝晚期最为杰出英明的帝王,没有之一。
  宇文邕的个人能力,如果我们按照百分制打分的话,起码80分。也许你觉得这个分数可能有点低,但是我想说,中国历史上超过一半的皇帝,他们连60分的及格分都达不到。
  而这四大方面的政改措施,其实都是为了宇文邕另外一个伟大的目标而服务的,这个伟大的目标也是真正让周武帝得以名垂千古的,这个目标就是——统一。
  统一这个词,在那个时代几乎已经被人忘却,因为从东汉末年以来,唯独西晋有过一段短暂的统一,除此之外,有三百多年的时间,都是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你方唱罢我登场”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而这一时期,有很多人为了统一做出过自己的努力,其中不乏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比如曹操,比如刘裕,但是他们最终都失败了。于是,很多人只顾醉生梦死,都是过把瘾就死,最多不过是完成区域性的统一,能做到保境安民就已是难能可贵,谁又敢奢求天下一统呢?因而,统一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遥不可及的。
  而宇文邕不甘于平凡,他知道自己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富国强兵,统一大业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的眼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北周帝国之内,他已经把目标瞄准整个中原大地,他首先瞄准了北齐。
  正如北周的前身是西魏一样,北齐的前身叫做东魏。还是在宇文泰执政的时候,西魏和东魏就是一对生死冤家,东魏的国力虽然高于西魏,但是双方始终谁都没把谁吃掉。而当时东魏的掌权人叫做高欢,高欢和宇文泰,不仅是一对生死冤家,更是一对绝代双骄,双方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杀伐征战,可谓精彩纷呈。后来,高欢和宇文泰双双病逝,他们二人的后代也随之改朝换代,东魏变成了北齐,西魏变成了北周。

  我们来简单罗列一下北齐的历代皇帝的户口档案。
  奠基者:高欢
  如同宇文泰一般,高欢虽然不是皇帝,但却是实际上的国家领导人,北齐建立之后,谥号神武皇帝。
  奠基者:高澄
  高欢死后,高澄作为长子,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但却在一场神秘的刺杀事件中遇刺身亡,北齐建立之后,谥号文襄皇帝。
  开国皇帝:高洋
  高欢第二子,高澄死后不久,即公元550年,篡位称帝,国号齐,史称北齐,谥号文宣帝。
  第二位皇帝:高殷
  高洋长子,在位一年被废。
  第三位皇帝:高演
  高欢第六子,废黜侄子高殷称帝,在位一年,谥号孝昭帝。
  第四位皇帝:高湛
  高欢第九子,后退位为太上皇,谥号武成帝。

  第五位皇帝:高纬
  高湛的嫡长子,史称北齐后主,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也是我们下文要着重叙述的人物。
  我们仔细观察这份户口档案,可以看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宇文泰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分别继承皇位,而高欢死后,同样也是他的三个儿子高洋、高演、高湛继承皇位,历史似乎冥冥之中开了一个玩笑,看来北周和北齐天生注定就是一对冤家。
  而宇文邕此时所面对的北齐皇帝,就是这个史称北齐后主的皇帝——高纬。
  (欲知后事,请看下一节《无愁天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