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德意志与西班牙的庞大帝国——哈布斯堡史话》
第50节

作者: 大军冯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2-25 08:25:07
  在帝国暂时太平无事之际,我们再来看看波兰立陶宛同盟,此时在位的君主是波兰国王、立陶宛大公齐格蒙特一世,他的母亲是帝国卢森堡朝老皇帝西吉斯孟德的外孙女,因此,为他起了这个名字。齐格蒙特一世也是那位在莫哈奇会战中阵亡的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的叔叔。齐格蒙特一世兄弟四人,都是波兰的英雄国王卡西米尔四世的儿子,其中,大哥弗拉迪斯拉夫四世,成为匈牙利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其余三个弟弟,先后成为波兰国王、立陶宛大公。

  齐格蒙特一世生于1467年,1506年他四十岁时即位为波兰国王、立陶宛大公,在位四十二年。
  齐格蒙特一世是一位能干而有远见的国王,他在位期间,在波兰推行农奴制,农民们勤勤恳恳地在贵族的庄园里辛勤耕作,这使得王室收入增加,不再负债,波兰的国力开始渐渐增强,取代了匈牙利的地位,渐渐成为东欧强国。
  在以前蒙古统治俄罗斯时期,立陶宛大公国与金帐汗国为邻。金帐汗国瓦解之后,齐格蒙特一世的立陶宛大公国大肆扩张,大公国的面积近一百万平方公里,后来波兰立陶宛同盟总面积更是达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一百万,国土从黑海一直延伸到波罗地海,纵贯欧洲,领土直至克里米亚半岛以北,包括东欧大部,是欧洲东部最强大的国家。
  日前宣布独立的乌克兰的利沃夫州,在波兰立陶宛同盟时期,即为波兰的地区,传统上一直属于西方文化圈。
  统治着东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国家,是强大的波兰王国的附属国。1512年,齐格蒙特一世的外甥阿尔布雷希特·弗雷德里克当选为骑士团总团长,他出身霍亨索伦家族,其父是勃兰登堡-安斯巴赫藩侯弗雷德里克二世,其母是齐格蒙特一世的姐姐、波兰公主苏菲娅。
  阿尔布雷希特生于1490年,成年后,先是做了教士,1510年,条顿骑士团的老团长去世,阿尔布雷希特因其与强大的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一世的亲戚关系,属于“有背景”的,身为皇亲国戚,因此被选为新的总团长,

  1522年,阿尔布雷希特出席了帝国君主查理五世在纽伦堡召开的帝国会议,会后,他前往萨克森公国首府、宗教改革中心维滕贝格,在那里见到了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开始受到到新教的影响,马丁·路德还建议他把东普鲁士从教皇国脱离出来,变为霍亨索伦家族的世袭封地。
  马丁·路德的建议深深地打动了阿尔布雷希特,他开始认真考虑使东普鲁士脱离教皇国,只是时机还不成熟,他一直深藏不露。回到东普鲁士之后,阿尔布雷希特开始放任路德派教徒在那里大肆活动。
  阿尔布雷希特的哥哥格奥格是勃兰登堡-安斯巴赫藩侯国的君主,后来,阿尔布雷希特把马丁·路德的建议告诉了他,格奥格大喜过望,但是,此事涉及罗马教廷,事关重大,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觉得此事躲不过波兰国王,随即把此事告诉了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一世,向他请教是否可行。
  齐格蒙特一世对此表示同意,但是,他同意的前提是,世俗化的东普鲁士,必须仍然是波兰的附属国。
  1525年2月10日,条顿骑士团国家结束,普鲁士公国建立,首府柯尼斯堡,波兰国王封阿尔布雷希特为普鲁士公爵。新晋普鲁士公爵阿尔布雷希特正式改奉新教,由此也切断了东普鲁士与教皇国的联系。
  东普鲁士当地的土著、古代普鲁士人,原为波罗地人的一支,与立陶宛人一样,同为波罗地民族,波罗地民族与日尔曼民族、斯拉夫民族并立于欧洲大陆。条顿骑士团国家统治普鲁士之后,历经二百余年,将普鲁士德意志化,古代普鲁士人被德意志人同化,因此,新建立的普鲁士公国,完全是一个德意志国家,此时的普鲁士人,完全是德意志人。

  在马丁·路德的煽动下,条顿骑士团国家消亡,这对天主教罗马教廷是个沉重的打击,当然是个非同小可的事件,帝国法庭因此传唤阿尔布雷希特,阿尔布雷希特拒不出庭,德意志的诸侯们被宗教改革、农民战争和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搞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精力去强制实施制裁,结果,阿尔布雷希特逃过了惩罚,趁机巩固了他的公国。
  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一世,继续保持国势的强大,此时,在匈牙利方面,两王并立,争夺江山,原本属于雅盖隆家族的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现在大半落入哈布斯堡家族之手,齐格蒙特一世心有不甘,因而支持东部国王佐波尧·亚诺什,后来还把女儿伊莎贝拉嫁给佐波尧·亚诺什。
  齐格蒙特一世的王后博娜出自米兰公国的斯福尔扎家族,身为米兰公主,前任米兰公爵的女儿,伊莎贝拉是国王与王后的大女儿,她为佐波尧·亚诺什生下一子,日后继续与西部国王斐迪南一世争夺江山。
  齐格蒙特一世创建了一支勇猛作战的波兰军队,与摆脱了鞑靼人统治的东罗马帝国的又一个继承者莫斯科大公国交战,占了上风。
  对于立陶宛大公国以南的鞑靼人的强大的克里米亚汗国,齐格蒙特一世和平共处,因为克里米亚汗国是奥斯曼帝国的盟邦。
  齐格蒙特一世与奥斯曼帝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当奥斯曼军队兵临维也纳城下时,奥地利人向他求援,他却不向维也纳发出一兵一卒的救兵。而自视为东罗马帝国继承者的奥斯曼帝国速丹苏来曼一世,也非常重视与波兰的友好关系,他的皇后许蕾姆速丹,出身于波兰的利沃夫,也为两国友谊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德意志历史上的两个阿尔布雷希特,对他们的家族都是居功至伟,哈布斯堡的阿尔布雷希特,为他们的家族夺回了皇位,霍亨索伦的阿尔布雷希特,为他们的家族夺得了普鲁士,虽然他们都是为他人做嫁衣,最后君位均落入其亲属之手,但是,对于他们的家族,他们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
  此时的普鲁士公国,还只是一个附属于波兰王国的小国,这个国家要到三十年战争爆发,与霍亨索伦家族的另一个国家勃兰登堡公国联合之后,才开始崛起,一步步地发展成为欧洲强国,直至十九世纪,谋朝篡位,最终篡夺了正牌皇帝的江山。普鲁士的强大,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达到顶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和俄国的领导人经过多次会议,达成共识,即,普鲁士是德国军国主义的发源地、德国军官团和容克贵族的大本营,是德国专制思想与侵略思想的策源地,是德国军国主义的罪恶核心,必须予以消灭。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确立了在战后的德国废除普鲁士邦的原则性意见。
  1947年2月25日,盟国军管会颁布法案,普鲁士邦正式灭亡,原普鲁士邦的国家财产和领土被盟国和俄国共同瓜分。
  部分普鲁士邦的领土被并入俄国与波兰;在东德政权境内的原普鲁士领土上,则成立了勃兰登堡、萨克森-安哈尔特两个州,还有迈克伦堡-波迈拉尼亚州的东半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境内,在原普鲁士领土上成立了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还有下萨克森州、莱茵兰-法尔茨州、黑森州、巴登-符滕堡州和萨尔州的部分地区。
  普鲁士不复存在。
  普鲁士篡夺了正牌皇帝哈布斯堡的江山,最后落了个彻底灭亡的下场,也算是报应不爽。
  1990年,德国恢复统一。与以前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德国,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等前辈的继承者,彻底抛弃了极具侵略性的普鲁士军国主义,完成了民主化,以和平方式致力于在政治上、经济上成为欧洲的中心。今日的德国,作为欧盟的强大核心,正带领欧盟各国不断向前迈进,欧盟还在继续东扩,囊括全欧是必然的趋势,欧洲一体化不可阻挡,这是由欧洲发展的历史规律所决定的。欧盟正在不断前进,中美欧三大国联合领导世界的格局,已渐渐显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