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万事开头难。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而且是成功的一步,我代表全乡的文学爱好者祝贺你!”叶梅同样为他感到高兴。此时,当她看到他劳苦不堪的模样后,又甚感不安,连忙补充道:“向文,你身体太单薄了,你不适合干这种体力活儿。还是回家边种田边写稿吧!”
一旁的村委会杨主任似乎也被向文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染,连忙走上前对向文说:“村里马上要办扫盲班,我们决定请你上课。你是否愿意?”其实,村干部还没有开会研究此事,这当儿是杨主任擅自拍板的,他觉得向文完全胜任,而且是大材小用。杨主任突然作出这个决定,也可能与上级领导在场有关。
向文转脸看了看叶书记和刘局长,好半天没有发话。
“快答应呀向文!”围在身边的一群工友纷纷催促向文,赵香还带头鼓起了掌。
“我看向文比较适合做这件事。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写点东西。”刘局长终于发话了。
“还可以借机锻炼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嘛!”叶梅也跟着发话了。她知道,尽管向文能写,但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让他教扫盲班,锻炼锻炼最好。
“那我把这个月最后三天做完就回家吧!”向文这才高兴地点了点头。
白云砖瓦厂是一个区办企业,多一个人少一个人无所谓,反正随时可以请人帮忙。方厂长听说向文又在全省有名的杂志上发表了小说,顿时两眼放光,毕竟向文是他手下的一个兵。于是,他当即嘱咐赵香,把向文本月的工资按全勤提前发给他,加班费据实结算。尔后,他又再三挽留刘局长和叶书记、杨主任在砖瓦厂吃午饭。盛情难却,三人应允了。
吃罢午饭,杨主任带着刘局长和叶梅乘车先离开了。向文从赵香那里拿到工资和加班费后,也准备回家。
“老同学,没想到你比我还先离开这里。”赵香边帮向文整理行李边向他投去羡慕的眼光,“看来,这世上还是好人多。我看那个叶书记就挺关心你。”
“刚才你还在拍巴掌,现在后悔啦?”向文对她笑了笑,尔后又自言自语地说:“叶书记是我今生遇到的最好的一位姐姐。”
“哎!我怎么就没遇上一个好哥哥啊!”赵香说。
“难道我这个小弟弟不行吗?”向文故意与她开起了玩笑,“如果你男朋友不喜欢你,你就跟我做媳妇吧!”
“迟啦!我们结婚的日子都定了。”赵香开怀大笑了起来。
收拾好行李后,向文就告别了厂领导和工友们。
“我送送你。”赵香说:
“别送啦!我要不了一会儿就到家了。”向文背着行李走出了院门,当发现赵香还跟在身后,便嘻皮笑脸地说:“反正我家离这儿不远,哪天晚上我来约你玩。”
“你别想歪心思,安心做你的事儿。”赵香笑了,“说不定过几天我就回区企管会了。你来了也找不着我。”
“那你多保重!”
“再见!”
向文从砖瓦回家后,村委会杨主任就通知他先到各小组去摸情况,将在家的没上过学的青少年登记造册,然后交由村里定夺。他欣然同意了。
向文挎着书包走村串户,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才基本摸清情况。全村七个小组在家没上过学的青少年男女共有四十三人,其中还有几个是不满十八岁的已婚女青年。
村里拿到向文的花名册后,便召集各小组组长开了一个专题会。村委会杨主任说,向文是村里的“大秀才”,村里决定请他上课,务必将这些孩子通知到村小学读扫盲班,时间三个月。村支部向书记说,这是一项政治任务,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要当作当前的一件大事来抓,扫盲班结束后还要接受上级的验收,谁拖了后腿拿谁是问。
然而,尽管会开了,思想工作也做了,最后前来读扫盲班的只有二十六人,且大都是在家闲着没事做的女孩子。向文的小表妹也来凑热闹了。还有一个小媳妇抱着不满周岁的儿子来上学。这个小媳妇是与杨琼同组的,叫谢小萍,今年才十七岁。向文摸情况时曾上过她家的门。
扫盲班是村小学临时腾出来的一间教室,里面的桌椅一应俱全,一人一个座位也只占了教室的一半。由于村小学还没有放署假,因此扫盲班的作息时间与村小学的作息时间同步。向文也已得知,上级要求办两个月的扫盲班,而虎山村委会却把扫盲班的时间改成了三个月,因此提前一个月上课。向文想,这其中肯定有照顾自己的因素在内。由此,心存感激。
一个炎炎的夏日,向文满面春风地走上了三尺讲台。
向文站在讲台,拿起花名册开始点名。恰巧这时,谢小萍的儿子大哭了起来,教室里一片轰笑。他好不扫兴,又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他干脆不点名了,直接在黑板上写下了一排常见的汉字。然后,看着台下的学生问:“有谁认识这些字?”
“向文,我认识几个。”坐在后排的谢小萍抱着儿子站了起来。
向文一听极不高兴,将粉笔往地上一甩,发脾气了:“谢小萍,你跟我放老实点。认识几个字就得意忘形啦?你刚才叫我什么?”
谢小萍见向文用眼瞪着她发火了,连忙辩解道:“我都做妈妈了,叫你名字不犯过吧?”
教室里又是一阵轰笑。
“简直是无法无天!是在家里胡闹惯了吧?”向文又用讲尺狠狠地敲了几下讲台。谢小萍没敢再多嘴,她是怕吓着了儿子,赶紧捂住儿子的耳朵坐了下来,教室里这才鸦雀无声。这时,向文又神情严肃地说:“做学生的就得知书达礼。往后谁再不讲礼貌,我可就要用讲尺打谁的屁股。”
由于小学还没放署假,扫盲班的作息时间与小学同步安排。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当下课的铃声敲响后,向文如释重负。
这时,谢小萍抱着儿子走近了讲台,她将手一伸,很有礼貌地说:“麻烦向老师帮我抱一会儿,我出去一下。”
“这才像个学生样子。”向文连忙伸手接过孩子,尔后又笑眯眯地说:“好小子,快叫师爹。”
“儿子不满周岁,连妈妈都叫不清楚,哪能叫师爹啊!”谢小萍边笑边往门外跑。
隔壁教室的一位女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看见向文怀里抱着一个小孩子,顿时笑出了眼泪:“你这是当老师还是当保姆啊!”
向文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当谢小萍回到教室后,他赶紧把手一伸:“下午别再带儿子来上学了,太不像话。”
“我公婆的眼睛不太好,她带小孩子我不放心。”谢小萍连忙解释,随后又冒出一句:“要不,我这就带小孩子回家了。”
“那怎么行哩!没来我管不了,来了又走了我有责任。”向文一听傻了眼,语气也随之缓和了下来,“你也别太激动了,往后我有空还是帮你抱抱儿子。”
日期:2015-09-09 06:4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