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梅姐》
第16节

作者: 月言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实,向文是一个很本份的孩子。打自上小学三年级时为讨好女孩子被爸爸狠狠地教训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有与女孩子有过亲密接触。读中学时,即使与女孩子同桌,他也要在课桌中间用小刀划一条线,互不侵犯。回家务农后,他也从不到有女孩子的人家串门。不是他不想接触女孩子,而是家庭条件和个人条件都不允许。
  这当儿,向文见小珍撒娇了,便用手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用极其温和的语气说:“珍珍,我说话算数,只要你肯像先前那样叫我一声哥,我保证不碰你。”
  “哥——”小珍平躺在床上,脸上红扑扑的。她确实太累了。
  小珍终于又叫“哥”了,叫得那么自然、那么亲切。向文觉得像一股清泉淌过心田。于是,他爱怜地道:“好妹妹,你安心睡吧!哥哥去看一会儿书。”
  小珍很幸福地闭上了双眼……
  第二天一大早,小珍起床后,连忙洗衣做饭。这时,姐妹弟都回来了。两个弟妹还真以为珍珍姐是早上才赶过来的,一个劲地打招呼“早哇珍珍姐”。倒是向芬一眼就看出了端倪,但她并没有做声。她知道,小珍不是一般的女孩子,向文要是在农村种一辈子责任田,娶了她肯定不会吃亏。如今,向芬的想法与二姑妈的想法一致,所以也就不再指责向文了,只要他俩有情有意有缘份。
  然而,现实总是出人意料。就在这一天分手后,小珍便离开虎山到南方打工去了。
  说来话长。向文他们这一代人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繁衍最多的一代。以向文所在的虎山大队为例,家家户户都有兄弟姐妹四五个,最少的也不下二三人,只有廖廖几户是独生子女,且是不能再生育的。所以全大队百十户人家就有总人口八百余人。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国家开始注重抓起了计划生育。向文清楚地记得,妈妈就是在生下弟弟后不久,被强行送到公社卫生院做了结扎手术。

  就在农村分田到户后,向文他们这一代人刚好成年。由于高考升学率极低,落榜后的青年男女基本上都在农村种责任田。如果不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鼓励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向文他们这一代人恐怕都得在农村守一辈子。
  由于大伯对小珍和向文的事一直不松口,小珍显得极为焦虑不安。小珍心里也很明白,自己没什么文化,个性又张扬、又要强,一旦与向文好上了,就会束缚他的手脚。她与向文在一起生活过那么长时间,了解向文的心思,他读了那么多的书,吃了那么多的苦,他是不甘心在农村呆一辈子的。长痛不如短痛,她最终选择了退却。在虎山大队一些大哥哥、大姐姐的怂恿下,小珍毅然去南方打工了。

  向芳和向武很是同情哥哥,只怪家中太穷。为了生计,也是为了帮哥哥争口气,就在这一年的秋收过后,弟妹俩也硬是吵着去南方打工了,而且当年没有回家过年。
  日期:2015-09-03 12:18
  向文对眼前突然发生的这一切感到很茫然、很无奈。小珍走了,这说明他俩确实没有缘份。他也早有预感,他和小珍只有兄妹之情,没有夫妻之份。然而,弟弟向武的年龄还小,在外面打工吃得消吗?如果有什么三长两短,怎么对得起长眠地下的爸爸呢?因此,他反复嘱咐弟妹俩:哥哥不指望你们在外面赚多少钱,只求注意自身的安全、开开心心地生活。
  望着破烂不堪的土砖瓦房,向文常常彻夜难眠。自己想离开虎山,老天不给机会;不该离开虎山的弟妹们,却一个个都离开了。向文好不孤独。有时早晨懒得起床,一觉睡到半上午;有时起了床也不想做饭,随便啃几口生红薯。
  看见向文如此低落,二姑妈于心不忍,硬是把他接到了自己家中吃住。二姑妈一向宠爱向文这个大侄儿,从不在他面前说一句重话,可二姑父却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他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向文:“文儿,你这样混日子怕不行呀?要是没有什么事可做,就跟我学剃头吧!”

  其实,二姑父口恶心善,他当然为愿向文过得开心一点。谁知,二姑妈一听,火冒三丈,冲着二姑父就是一顿臭骂:“你个老杂种,滚一边去,跟你学剃头有什么出息。”
  向文开始坐立不安了。常言道,一滴露水养活一棵草。上天既然让我来到这个世上,就一定会给我一缕阳光。蓦然间,他不知哪来的勇气,当着二姑父和二姑妈的面,拍着胸脯很自信地说:“请俩老放心,我向文终将不是种田的人。”
  “有种!”二姑父一听,当即竖起了大拇指。
  “文儿,你就争气点,活个样子给二姑父看看。”二姑妈也高兴得乐开了花。
  这个时候,基层政权体制也随着“分田到户”发生了重大变革。白云人民公社改成了白云区人民政府,肖石冲管理区改成了肖石冲乡人民政府,虎山大队也变成了虎山村民委员会。山区的文化娱乐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虎山村家家户户安装了广播,村委会门前的一棵大樟树上也挂着一只高音喇叭。每天早中晚,县广播电台准时播发本县的新闻,新闻播完后,还播放歌曲和小说、故事等,其乐无穷。由此,向文深受启发。他想到了写作。

  然而,尽管在学校读书时,向文的语文成绩比较好,写的作文也经常被当成范文传阅,但与广播里播放的和报刊上刊登的作品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向文决定先学写新闻报道,练好写作基本功,为日后写文学作品奠定基础。新闻稿件写好后,他就托邮递员带到邮电所邮寄到县广播电台。
  写新闻报道除了眼尖耳灵,还要动脑筋组合成文。大概是受爸爸生前的影响,每每遇到写稿卡壳时,向文尝试着抽烟。随后,还学会了喝酒。不是有“李白斗酒诗百篇”吗?就这样,向文不知不觉地染上了烟酒劣习。向文抽的香烟都是几分钱一包的“支农”牌或“城乡”牌,偶尔也抽一角五分钱一包的“大公鸡”牌。当然,自家里是没有酒喝的,亲房叔伯哪家有酒喝就喊他去,而且半斤八两不醉。二姑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一天晚上,向文在向俊家喝酒,终于被向俊劝醉了,向俊将他搀扶回家。二姑妈听说后,赶紧跑来帮他换衣服、抹澡,像照顾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她老人家好言相劝:“文儿,往后就别再逞能了。你一个人在家,又没人照顾,要是喝出人命,还谈干什么大事啊!”
  日期:2015-09-03 12:54
  “二姑妈,对不起!”向文低头认错了,“我听您的,往后不喝酒了。”

  二姑妈这才高兴起来,她摸了摸向文的额头,见问题不大,便放心地道:“少喝一点可以,但不能喝醉成这样子。你好好休息吧!明天早上我叫桃花来喊你吃饭。”
  向文“嗯”了一声,随后在酒精的作用下,竟然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二姑妈待他如亲生儿子,他感激不尽,是感激的泪;他又在心里恨自己无能,长大成人了,还让长辈如此操心,是悔恨的泪。他的心情相当复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