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人豪刘伯温》
第16节

作者: 燕山刀客A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2-21 13:49:09
  二、爱在杭州,人生从此没有遗憾
  但是,刘基并没有马上返回家乡。因为一个人,让他重新拥有了生活的激情;因为一个人,他觉得无比幸福和满足;因为一个人,让他喜欢上了这个城市。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往往又会打开一扇窗。官场失意的刘基,在情场上却收获了得意。来杭州不久,一位漂亮姑娘爱上了他,如同白娘子爱上了许仙。姑娘姓陈,正值青春年华的她,不仅相貌出众,性格也很温顺,让刘基非常满意。当然,她敢喝他递过来的熊黄酒,他也不会呆到许仙那种程度。

  那是一个初春的午后,他来到一位朋友家作客。她款款走来,用她的纤纤素手,捧出刚摘的明前龙井,向他露出了妩媚的微笑。他喝了一口,心就醉了。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她是主人的侄女,早就因他的才华而心生爱慕,甚至这次约见,都是她求着叔叔张罗的。
  尽管他比她大将近二十岁,几乎就是两代人,但年龄不是问题,和她在一起,他感到很充实,很开心,很满足。从她的撒娇昵语中,也清楚地传递出了幸福的信号。
  爱上一个人,不是因为她给了你需要的东西,而是她给了你从未有过的感觉。 她的青春气息,美丽姿容,是父母安排的妻子永远无法带来的,让他如沐春风,发觉自己也变年轻了;而她的知书达礼,体贴照顾,又让他非常满意,非常感激,感慨上天对自己真是不薄。
  刘基想把家人都接到了杭州,让他们特别是结发妻子,接受这个新成员。但母亲觉得在家乡生活习惯了,怎么说不愿意来。只让妻子富氏前去。
  让刘基开心的是,富氏与陈氏一见如故,她们很快就以姐妹相称,出入形影不离,相处得很好,自己的一块石头也算落地了。
  成亲那一天晚上,送走了客人,他急忙去陪她,却发现她哭了。

  刘基紧紧地搂住她,想吻干她的泪水:”怎么了,今天是我们的大喜日子?“
  “对不起相公,我只是太高兴了。”
  ”真的?”他紧张地望着那双秋水般透彻的双眸,确信她说的是真心话,他动情地说:“你知道我有多紧张吗?我知道,让你做二房太委曲了,可是我答应过夫人,永远不能休她的。”
  “能和你在一起,我已经很满足了。”她抬起头来,发现他的泪水已经顺着眼角上流了下来,这是幸福的泪水,也是惭愧和感激的泪水。 “我一定会爱你一辈子的,永远,永远……”他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

  “我也是……”
  给刘基找个二夫人,其实还是富氏多年的想法,因为她自己不能生育。按照当时的习惯,刘基甚至完全可以休妻再娶,名正言顺。但秉性善良的刘基,却根本不愿意这么做,连这样的念头也没有。以至于年近四十,依然没有孩子。但娶了二夫人之后,这一天很快到来了。
  至正八(1348)年,刘基的大儿子降生,刘基给他取名刘琏。两年之后,又喜得次子刘景。两个孩子的出世,给刘基带来了很多欢乐,暂时忘记了仕途坎坷带给自己的创伤。富氏也很喜欢两个孩子,经常抱着他们玩耍。
  “姐姐喜欢孩子,就让他们认姐姐做亲娘,我当姨娘就好了。”这也是当时江南一带的习俗。
  “不行,绝对不行,那怎么可以……”富氏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刘基笑了:“两个娘都是亲娘。”
  富氏拉着陈氏的手:“咱们俩永远是亲姐妹。”

  在一旁的刘基看到这一幕,都被深深感动,觉得老天太厚爱自己了,官场上的失意,又算得了什么呢。
  刘基告别了官场,但他的知名度在杭州却不涨反升。时间不长,他就结交了不少新朋友。
  杭州,这是一座让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尽管本朝都城在大都,杭州已降格为江浙行省省府,但她依然拥有超过一百万的人口,是这个帝国,以至这个星球上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城市。
  这里的每一条小溪都有讲不完的故事,这里的每一条小巷都有道不尽的缠绵,这里的每一家店铺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古董,这里每一座茶楼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绝活,早上,你携一本书,走过白居易与苏东坡修筑的长堤,与这两位大师做精神沟通;下午,来到香客攒动的灵隐寺,与住持大师同品龙井,共聊佛学。傍晚,你与三五好友来到河坊街夜市,点一瓶黄酒,上一盘闸蟹,三五杯过后,大家乘着酒兴,吟诗作对,直抒胸臆,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只要你想玩乐,这里有太多的场合;只要你想放纵,这里有大把的机会。放浪山水,沉迷花间,得过且过,就此沉沦,也并非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而且,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但是,如果这辈子只能这样了,你还能叫刘伯温吗?
  不,纵然最后还是无法成功,也不能就这样自我放纵。刘基还是把大量时间,投入到了读书写作之中,幸运的是,有两位夫人照顾生活起居,有两个孩子享受天伦之乐,刘基可以心无旁骛,一心治学。当然,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密切地关注着时局的变化,他依然相信自己是匹千里马,他依然期待伯乐的出现。
  在杭州,刘基没有纵情于山川湖水,更不会沉迷于烟花柳色。他对书本依然情有独钟,他对写诗做文依然非常痴迷。每每送走了来访的诗友,他还是坐在自己的书房,在昏暗的烛光下,一页一页地看书,一张一张地写字。他不在乎悄悄爬上额头的皱纹,他不计较有些简陋的读书环境,他只害怕自己时日无多,带着太多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我们许多人对刘伯温最熟悉的文章,莫过于收入中学课本的《卖柑者言》,这篇写于杭州的文章,用“烨然玉质而金色”而“视其中,则干若败絮”的柑橘,来讽刺元朝的官吏的华而不实,外表庄严而内心肮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过这时候的刘基,批判的锋芒只是指向那些不法官员,而非整个统治体系。他对于朝廷依然忠诚,甚至抱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刘基能够等到自己的伯乐吗?
  日期:2014-02-22 09:18:42
  三、大败方国珍,不过是略施小计
  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末,人在杭州的刘基,突然收到了行省的公文,任命他为浙东元帅府都事。
  接到任命的刘基,心情相当复杂,高兴的是自己终于看到了希望,尽管依然只是个从七品,但总算可以接触到军事,可以运用自己多年潜心钻研的兵法战术为朝廷出力,担忧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不是面临了大麻烦,人家也不会想到自己。
  这个不断给地方政府添堵,却给刘基带来重大贡献机遇的人,名叫方国珍。.
  这一年,刘基已经四十二岁,在那个时代,事业有成的人,有些已经当上六部尚书或者行省丞相,事业不成的人,许多也抱上了孙子。而他刘基,最大的孩子却只有四岁,却在为一个从七品的任命而高兴,这样的人生,不能不说是相当失败。
  不过,刘基身上,却有着一般人不具备的素质。

  那就是对成功的强烈渴望,以及对机遇的高度重视。即使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任命,他都分外珍惜。刘基清楚,如果没有方国珍,自已连这样的职位也得不到。正因为蒙古官员们屡次栽在这个人手里,他们才需要找个汉人来换换手气。
  .  方国珍(1319-1374)是台州黄岩人,个高面黑,特征明显。他家几辈人都以浮海贩盐为生,到了他这一代,亲兄弟就有五个,人人都有好水性,在村里从来只欺负别人,不受别人欺负,小日子过得倒也舒坦。
  至元八年(1348),同村有个叫“蔡乱头”的当起了海盗,公然与朝廷作对。台州府尹抓捕了大半年,抓不住反贼首领,反而损失了不少兵力。眼看年关就到,这差没法交。有人就给上司出了个主意,抓一个当地大户顶缸,说是其亲戚,只要灭了口,死无对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