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巫蛮道,一张特别启示把我带入跨越千年的秘术阴谋》
第42节

作者: 嗷嗷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29 20:29:00
  九龙口,处在我们村直插镇里的土路上。离村约三里远近。
  这里除了我们村通往镇上的这条西北向大路,另外有一条后村的田间路斜插向西南一直通到河边。这两条路都要跨过一条南北向的河沟。经过河沟时都是稍微比沟底垫高下面埋了一根水泥管通水。靠着沟东边,还有一条沿沟走向的田头路。
  三条路在河沟中交叉成一个三角形,把路分为九段。九龙口因此而得名。

  那个南北走向的河沟,向南通入一条不大的河里,从我十来岁时起,那里的水就少了,经常都是干涸见底。但一年里,总有一次沟水丰足的情况出现。不管天有多旱。
  沟水丰足时,就会出事情,必会有一个属龙的人失踪。
  九龙口四周一百米范围内,不长庄稼,不长树,不长草。种什么都不活。土质比其它地方坚硬。
  日期:2014-10-29 20:34:00
  传说很多年前战乱时代,这里来了一支农民队伍,就在这儿修工事。说是要养龙。工事四面戒严,没人能进去看。修完工事,这支队伍就在原地待命。没多久来了另一支队伍,把这支队伍的人全灭了。就葬在九龙口边上。挖个坑随便埋了起来。
  后来的这支队伍走了之后,附近有人去看,除了挖一条河沟,九龙口这儿的土里给掺进什么东西变硬了。其它也没有什么发现。更没有看出有养龙的迹象。
  从那一年起,每年都有属大龙的人在这儿失踪。
  我是属大龙的,在外面逃了十年,终于又回来了。我们一行人下午到的镇上,从镇上回家没有绕道走柏油路,就步行从九龙口这儿经过。

  我的印象中,这个时节,这里应该是一大片过人高的玉米棵。我看见的却是一大片烟叶地。下面的叶子已经被采摘得差不多了。
  九龙口西北角上,有新翻起来的一大堆土,附近堆着砖。不知道什么人干的。我们赶过去看,周围是一道一米来宽两尺多深的浅沟围成的长方形。长方形中间还有浅沟隔开,看起来像是造房子挖的地基坑。就是其中的一个隔断坑上,被扩大挖深,形成一个比较深的坑。
  日期:2014-10-29 20:34:00
  这里现在没人作业,不知道这个深坑是作什么用的。
  嘎子看着这里的情形问我:“哥,这儿也不像你说的那么恐怖嘛,这都有人造房子了。”
  我笑着否认嘎子的话:“我说过这儿恐怖吗?要是恐怖的话,哪还敢有人走这条路啊。这里每年,都会失踪一个属龙的人。但没有人知道,这个失踪的人到底哪里去了,活不过26岁,是这附近属龙的人的宿命。这个地方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恐怖的事情。如果是夜里从这儿走,还是会有些异常的。”
  吴神棍看了看那个深坑,说:“这里有事情发生,这房子肯定是造不下去了。如果我没猜错,这里应该是挖出了一个棺材。”

  李小海赶忙退远一些,扶了扶眼镜,拉风轻扬也后退。风轻扬甩手挣脱,瞪了他一眼。李小海讪讪地缩回了手。
  日期:2014-10-29 20:37:00
  我看着那坑,也像是墓坑。
  我们正要离开那地方的时候,通往镇里的路上开过来一辆小车,小车后面跟着一辆货车。货车上装着一口棺材。嘎子看清那车上装的是棺材,不由低骂一声:“日她个仙人板板,这可真他娘的不吉利,出门碰见棺材了。”

  李小海扶了扶眼镜,对嘎子说:“这有什么不吉利的?棺材棺材,升官发财。”
  那车子开到路边,竟然停下来了。车子上下来几个人,其中一个领导模样的人走到我们几个跟前问道:“你们是哪个村的?”
  “岗下坡的。”我说道。心里想着这棺材不会与我们村里有关吧?要是我们村死人了,怎么不见我们村的人在上面。虽说离开家这么久,但和我年岁上下相差不大的人都还认得,年长的更不用说。
  那人指着车上那棺材说:“通知你们村里,把人领回去吧。”
  日期:2014-10-29 20:38:00
  我一头雾水:“谁死了?死多久了?他家人呢?我们村里的人怎么没跟着?你们打死的?”
  那人摆着手,斥责道:“瞎说什么呢,打死人能是乱说的事吗?这人死了两千年了,你打死的啊。”
  我们几个都是一愣。我靠,死了两千年还往这拉个屁。我指着车上那棺材,有点儿不敢相信地问:“两千年,还没化成灰?两千年的人你都知道是我们村的,您真是火眼金睛啊。”
  那人说自己看啊,棺材都没怎么烂呢,人刚挖出来时是好的,这会儿不怎么好了。还是打电话给你们村主任吧,在这也是和你瞎掰扯不办事。
  我笑着承认,确实。这认两千年的死尸,只有晦气没有好处的事儿,傻子都不干。别说跟我,就是跟村主任也掰扯不成事儿。
  日期:2014-10-29 20:39:00
  那人挂了电话,笑眯眯的,看来事情进行得挺顺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