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德意志与西班牙的庞大帝国——哈布斯堡史话》
第47节

作者: 大军冯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2-17 08:23:33
  查理五世得以大大改善前辈的艰难处境,以前所未有的气概纵横欧洲,得益于他拥有强大的西班牙军队,自十六世纪起,西班牙军队开始独步天下,所向无敌。十五世纪末,在支持那不勒斯王国反对法国的战争中,西班牙名将科尔多瓦发现,将火绳枪手部署在堑壕里守卫广阔的正面阵地,可节省许多兵力,可将这些兵力机动使用,以此战胜法国军队;此外,他还把火绳枪手与长矛兵混编在一起,长矛兵为火绳枪手提供保护,使火绳枪手的火力得到充分施展。 

  此后的西班牙将领们继承并改进了科尔多瓦的战术,将火绳枪手部署在中间,两翼配以矛兵和戟兵,由此形成了十六世纪西班牙军队的战斗队形。
  西班牙军队不断增加火绳枪手的比例,将火绳枪手与长矛兵混编成纵队。为了保持火力的持续不断,前排火枪手射击完准备重新装弹时,后排的火枪手紧接着接替他们,站到射击线上,开始射击。火绳枪手与长矛兵组成的阵势称为“西班牙方阵”,在整个十六世纪,训练有素的“西班牙方阵”使得西班牙军队在作战中,火绳枪手和长矛兵互相支援,紧密配合,所向披靡。
  此后,“西班牙方阵”扩大,出现了更大的编队,称为步兵团,这是团的编制首次出现。每团总兵力三千多人,分为三个纵队。在步兵团中,剑盾兵和戟兵消失了,全部由长矛兵和火绳枪手组成,组成了比以前更大的“西班牙方阵”。步兵团编制很大,阵形变化多端,可以独立进行作战。
  法国炮兵曾经威风一时,法国以炮兵为主力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最终获胜,但是,到十六世纪,火绳枪大大进步,火炮却落后了,这是法国军队经常打不过西班牙军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时的火炮,进步不大,仍然是机动性较差,并且射程不远、不准。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要使大炮射程远、精确度高、杀伤力大,必须加长炮管的长度,并且炮管的管壁要很厚,以承受炮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但是,当时即使是最轻型的炮,移动也是非常困难,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好发射准备工作,因此,无法使用更重的大炮。由于火炮在机动性与射程及准确性等方面的弱点,法国在炮兵方面所取得的优势,很快就被西班牙在火绳枪以及步兵战术方面的重大进步所压倒。在十六世纪,火炮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在意大利战争中,火绳枪成了战争中更具决定性的因素。

  在十六世纪的大部分年代里,西班牙在军事科学领域中,始终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西班牙步兵的崛起,使得德意志雇佣兵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且说罗马城被攻陷之后,帝国势力继续扩大,法国势力进一步受挫。1528年,在法国统治下的热那亚共和国,海军上将安德烈亚·多里亚领导了反对法国人的起义,并得到了帝国君主查理五世的支持。热那亚舰队配合西班牙舰队作战,击败了法国舰队,而西班牙陆军则在意大利北部的帕维亚附近,再次痛击法国军队,热那亚从法国的长期统治下获得解放,转而长期成为哈布斯堡君主的忠实臣下,查理五世也因此有了改善财政的机会,同年,热那亚的银行开始借贷给查理五世。

  此时的法国,面对帝国军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查理五世又一次取得了对弗朗索瓦一世的巨大优势,法国又一次危在旦夕,但是,就在此时,奥斯曼帝国再次出来搅局。
  1529年,速丹苏来曼一世亲率十万人的庞大军队,大举入侵,从匈牙利国王斐迪南一世手中夺取了匈牙利首都布达,并且在当年秋天一路打到维也纳城下。强大的奥斯曼军队挟攻占匈牙利首都之声威,来势汹汹,声势浩大,他们贪得无厌,得陇望蜀,打算连续作战,夺取维也纳。异教徒军队兵马众多,铺天盖地,战鼓声号角声震人心魄,刀光闪闪,杀声阵阵,将维也纳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看那阵势,维也纳很有可能失守,如果野蛮骁勇的土耳其人攻克了维也纳,则奥斯曼帝国将把它的北部边界扩张到欧洲中心地区。

  统治庞大帝国的查理五世,长期坐镇在他成长的尼德兰,并且很多时候在西班牙,他并不在维也纳,但维也纳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传统重要领地,面对苏来曼一世的大举进攻,查理五世沉着应战,遥控指挥,一万六千维也纳军民矢勤矢勇,竭力守城,奋力迎战奥斯曼军队,使得维也纳变成一块极难啃的硬骨头,与此同时,土耳其人水土不服,军中疫病流行,并且,由于其补给线过长,在久攻不下之后,粮草供应出现了困难,苏来曼一世最终不得不解围而去。维也纳保卫战,帝国君臣军民同仇敌忾,保卫了基督教欧洲,挡住了穆斯林的严重威胁。两位大帝的正面交锋,查理五世占了上风。

  由于土耳其人的进攻,查理五世无心再对法国作战,急于与法媾和,在这一年,双方签订了《康布雷条约》,弗朗索瓦一世承认战败,象征性地支付了一些战争赔款,并再次宣布放弃对意大利领土的要求,而查理五世也放弃对了法国境内剩余的布格涅领土的要求,法国由于土耳其人而得救。此外,因反叛而被帝国军队驱逐的米兰公爵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二世也恢复了在米兰的统治,米兰公国后来最终落到了哈布斯堡的手里,但此时,暂时归斯福尔扎统治。

  维也纳解围之后,查理五世来到教皇国的城市博洛尼亚,会见了被他的部下释放的教皇克来蒙七世。查理五世双膝跪下,为罗马事件表示歉意,教皇原谅了他。三个月后,1530年,教皇克来蒙七世为查理五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一年,查理五世三十岁。实际上,教皇国已经成为帝国的附属国,教皇完全听命于皇帝。
  查理五世的曾祖父弗雷德里克三世是最后一位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的皇帝,而查理五世则是最后一位由教皇加冕的皇帝,此后历代哈布斯堡君主,都是即位后即成为皇帝,不再需要由教皇加冕,神圣罗马帝国日益变为哈布斯堡帝国。
  就在查理五世指挥奥地利人迎战土耳其人之际,诸侯们举行了斯佩耶尔会议,讨论宗教问题,克莱蒙七世因为罗马城陷落,与查理五世一样,都未能出席此次会议,但是,帝国君主及教皇完全操控着会议,使得会议重申对了路德派的禁令,路德派诸侯对此提出抗议,此后遂有“新教”的称谓出现。
  在击退土耳其人之后,查理五世下令他的西班牙王国与葡萄牙王国签订了《萨拉戈萨条约》,划分了两国在亚洲的边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