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描写上海钢贸业兴衰的纪实性长篇小说:浪奔浪流》
第43节

作者: 水哥shuige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对殷法官说:“如果马建华继续耍赖,我该怎么办?”

  殷法官笑着说:“你尽管放心,他不敢。
  陈建飞不信,他说:“马建华是一个狡猾的狐狸,他说的话你也相信?”
  日期:2014-10-10 04:04:33
  殷法官继续做工作:“你们这场官司的主体是两家企业法人,马建华利用黑马公司接工程,所有债务都属于公司行为,跟他个人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他能够逃避责任。现在就不同。”
  陈建飞问:“现在怎么就不同了呢?”
  殷法官说:“因为现在跟他个人签署还款协议。如果他不履行,我们法院可以找他个人。执行个人财产就好办多了,个人有账户,有房产,还有各种各样的资产股票现金。”

  殷法官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如果坚持不同意分期付款,其结果大家都收不到钱。陈建飞考虑再三,只好同意,心想能收到一点是一点吧。
  殷法官看陈建飞同意了,就马上办理了撤销手续。
  日期:2014-10-10 04:09:05
  按照双方签订的付款协议,头两个月,正常付款,两次都是6000元,一分不少。从第三个月开始,打电话不接,到金座项目也找不到人。
  马建华从此杳无音讯,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

  事情到了这一步,再找法院,再去冻结,还有意义吗?
  陈建飞非常懊悔,自己不该听法官的。现在搞成这样,都是因为自己在处理金座大厦债务的节骨眼上没有把握住机会,才会白白错失良机。可是,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懊悔又有什么用?再说,陈建飞实在没有精力再这样折腾下去。
  十年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建飞路过长寿路看见金座大厦外立面由金黄色变成银白色,他断定这座烂尾楼终于被某机构接盘,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日期:2014-10-10 04:18:09
  《浪奔浪流》二(8)
  陈建飞的官司走入死胡同,吴新民的公司也是好景不长。
  逸仙路的客流量没的说,整天人来人往,表面上很热闹,实际上生意也不好做。由于逸仙路是一个建材市场,商户比较多,生意竞争激烈。各商户之间互相压价,降低付款条件都是常有的事。原来死活不做工程的商家,为了生存,什么生意都做。吴新民的公司身在其中,跟其他商户一样做起了工程供料的生意。
  日期:2014-10-10 04:19:04
  工程供料的利润虽然高一些,不过风险大,欠款周期长。做批发的商户一般宁可少赚一点,也要现金交易,从不欠款,但随着钢贸从业人员几何倍数暴涨之后,钢贸批发商悄悄打破铁定的规矩。
  看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面,任何循规蹈矩,保守守旧的经营模式都会被市场淘汰了。
  钢贸市场为了迎合时代要求,重新制定新的规则,为了向银行提供好看的流水,有时候不赚钱的生意也不得不做。可是,工程一旦垫款就有可能泥牛入海,遥遥无期。市场经济必然存在两难抉择,谁适应,谁生存。
  日期:2014-10-10 04:20:17

  这当中,吴新民出了一档烦心事,还不好跟外人说,憋在心里实在难受,正想找他聊一聊,跟陈建飞通电话的时候,才知道他跑北京去了。
  在外人的眼里,陈建飞只不过是一个从大学刚刚毕业不久的书呆子,来上海之前没有做过任何生意,对商业的悟性几乎一片空白,恐怕连街头小贩都不如。
  真没想到陈建飞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硬是在上海闯了一条路出来,现在竟然又单枪匹马将业务拓展到北京。可见,吴新民没有看错他,陈建飞还真是块做生意的好料。
  以吴新民对陈建飞的了解,相信只要给他一个机会,就可以在上海立足。但他没想到的是陈建飞到上海时间不长,竟然将业务发展到了北京。
  日期:2014-10-10 04:20:38

  原来陈建飞自华南酒店之后,认识一个青岛长河公司的业务员林海涛。林海涛当年跟陈建飞一切供料给华南酒店。正是这个林海涛,帮他拉了一笔北京的生意。
  说来也巧,青岛长河公司中标一个北京项目,用的正是福建武夷红石材。林海涛认为武夷红石材是陈建飞的强项,就把他引荐给公司的鲁副总。
  陈建飞在上海前后作过两个武夷红石材的样板工程。一是财富广场的商场室内装饰工程,二是华南酒店的外立面石材工程。正因为上海的工程案例,再加上林海涛极力推荐,长河公司的鲁副总才对陈建飞供货能力深信不疑,石材供货事宜一拍即合。
  日期:2014-10-10 04:21:33
  陈建飞自华南酒店之后,公司增加了两个人手。一个小高负责材料采购,另一个小周专门负责图纸设计。由于北京工地两头都在外面,陈建飞必须有所安排。一个是北京需要人接货,另一个是武夷山需要派人负责衔接加工。经过考虑,他安排小高到武夷山负责采购,他自己跑到北京接货。
  武夷红石材的单子对陈建飞来说轻车熟路,一是得到武夷山日升公司的大力支持,二是原产地有人负责把关质量,所以陈建飞的供料进展非常顺利,不费什么周折就把事情办好。他由此乐观地认为北京的项目将会为他带来不菲的利润。
  可是他想错了。没有一个项目可以一直顺利到底。
  虽然北京的项目供货环节方面让他顺利过关,但付款却遥遥无期。由于对方公司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动,陈建飞的余款最后竟然不了了之。这是他始料未及的结局。
  经过重重险关,他渐渐明白做工程就像走在一片雷区,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踏到地雷,可能一个意想不到的纰漏,就会让你粉身碎骨。
  日期:2014-10-10 04:22:31
  陈建飞从北京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吴新民碰面。他在北京的时候就听说吴新民的公司出了点状况,听吴新民的口气好像事情相当棘手,但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原来吴新民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也开始做工程业务,并且垫款供料。钢贸行业的客户群不尽相同,建材市场的商户只做批发生意,在我们设点的钢材门市部才涉及工程供料。钢贸商只要沾上工程,就一定会碰到欠款问题。吴新民供料的那家总包单位,由于资金不到位,已经拖欠材料款三个月了。吴新民屡次上门催款,对方就是不给钱。
  日期:2014-10-10 04:23:52
  钢贸行业跟石材工程不同,百来万的采购量就是一个小单子,所以钢材生意对资金的占用量比较大。吴新民自有资金不够,大部分靠民间拆借高利贷,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势必大幅度增加材料成本。如果再拖欠一年,非但没有利润,还要亏本。
  钢贸行业红火的时候,大家的规矩是送一批结一批款,货款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但是生意不好的时候,情况发生变化,材料款越拖越久,越垫越多。一些钢贸商为了生意不择手段,不仅愿意压低单价,而且还愿意放宽货款时间。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做生意,钢贸商被买方欠款的可能性很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