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描写上海钢贸业兴衰的纪实性长篇小说:浪奔浪流》
第13节

作者: 水哥shuige
收藏本书TXT下载
  马立辉的花钱理论倒是独树一帜,但倪老魁知道马立辉这个人口无遮拦,若不及时刹车,不晓得还会说什么荤段子,马上说:“我才不跟你们年轻人瞎胡闹。小马,你听我一句劝,赚钱不容易,能省就省点。大家来上海不就是想留点钱回老家吗?你总不能一辈子在上海做生意?”
  马立辉不以为然地说:“都说老倪抠门,果然不假。你能赚钱,却不舍得花钱。辛辛苦苦赚钱为了什么?难道要带进棺材里去?”
  吴新民忍不住说道:“马老板言过了。你有你的理论,他人有他人的活法。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把钱送给那些乱七八糟的野女人。你老大不小了,也不想留点钱,将来拿什么回老家置业?”
  马立辉说:“你说什么?回老家置业?开什么玩笑。我才不想那么多。上海赚钱那么辛苦,就是拿来花的,否则我们赚钱干什么?我的人生准则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除了倪老魁,我就不相信谁还有钱剩下来。”

  马立辉这话的意思明白是说倪老魁抠门。
  日期:2014-10-08 15:02:31
  倪老魁见又扯到他身上,就说:“打牌就打牌,不谈那么多事。”说着伸手摸了一张牌,拍在桌面上,喊了一声:“和了。金将,还是自摸,哈哈,今天轮到我时来运转啰。”
  倪老魁今天手气不错,心情也好,跟大家伙有说有笑,肯定有什么好事。大家都了解倪老魁心里藏不住事,喜怒哀乐全都写在脸上。
  日期:2014-10-08 15:03:55
  《浪奔浪流》一(12)
  他们边打边聊,三言两语就让吴新民他们摸清大致情况。
  原来这两天福安县工商联的领导到上海考察,准备成立上海福安商会,并且首推倪老魁为第一任上海福安商会会长。难怪倪老魁今天满面春风,原来他已经把自己当作名利双收的著名企业家了。这也难怪,谁不想出名?人一旦有了钱,就想出名。倪老魁乐意当这个商会会长,既满足他出名的欲望,也可能给他带来更大的商机。
  吴新民正准备说上几句恭维话,就听倪老魁朗声说道:“今天我们福安商会正式成立了,你们几个都要支持一下,一起加入我们商会怎么样?”

  吴新民说:“那没问题。只要你老前辈一声令下,我们这些后生还不一呼百应?”
  马立辉问:“你们说这个商会是干什么的?”
  倪老魁说:“你怎么连商会都不懂?商会就是福安总商会上海商会。会员都是我们这些在上海创业的企业。”
  马立辉说:“我喜欢凑热闹,那算我一份好了。”
  吴新民说:“我可不是为了图热闹,倪总到时候有什么事招呼一声,我随叫随到。”
  这话倪老魁最爱听。他现在有钱有名,最喜欢被人抬举。
  日期:2014-10-08 15:04:19
  他笑眯眯说道:“我这里还有两个副会长名额。我看你小子机灵,要不然,新民你来当这个副会长。”

  吴新民知道当副会长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生意还没走上正轨,当什么副会长。再说老资格的福安老乡都可以排成队,怎么也轮不到他。倪老魁这样说,无非是在调侃他。
  于是说道:“我连小生意都做不好,哪有资格当副会长?倪总,你不要说笑了。”
  倪老魁说:“你不当,请你舅舅来当。反正你们家族这么多人在上海经商,总要选一个人出来当这个副会长。”
  吴新民说:“我舅舅资格老,他来当这个副会长,肯定没问题。”

  吴新民的舅舅是跟倪老魁一起出来打拼的第一批钢贸人,他当然有资格。但他舅舅为人低调,不知道愿意不愿意。后来听说他舅舅很乐意接受,原因是商会成立后,接下去要成立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就是一个巨大的融资平台对他们家族有利。
  倪老魁接着说:“我粗略估计了一下,截至到1997年10月份,在沪福安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但还不包括福安周边乡镇的在沪人员。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两年之后还有可能突破200家企业。”
  实际上,随着上海经济发展,福安企业取得骄人业绩,受其影响,福安及周边县城的父老乡亲弃农从商,拖儿带口,蜂拥而至,人数很快超过3万人。这些人分布在上海各个角落,通过商会联系在一起,其中一些企业经营得法,不断壮大,很快脱颖而出。其中不乏像吴新民这样有文化有见地的后起之秀。这是后话。
  四个人很快打完四圈。四圈下来,吴新民略有盈余。平常这个时候,他一般借口走人。看时间还早,他决定继续战斗。
  麻将堪称国粹是有一定的道理。麻将的打法跟我们中国人的气质相符,看着对家,吃着上家,防着下家,彼此算计还乐此不疲,说白了就是中国人自己窝里斗。
  福安人打麻将,赌注一般都不大,输赢百来块钱而已。对于吴新民来说,打麻将娱乐第一,输赢还是其次。
  近来更有医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多打麻将可以预防老人痴呆症。像倪老魁这样的老年人,更是将麻将当作消遣娱乐的首选。所谓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日期:2014-10-08 15:04:46
  不过麻将打的心态和财力。倪老魁有钱,但打牌的心态不好。他打牌有个坏毛病,赢钱当然高兴,一输钱就赖赌,有时候还故意赊账。吴新民了解他的德性,所以每一次赢得差不多就见好就收,反正后面多得是候补队员,如此倒也相安无事。
  吴新民打麻将有一个特点,对位置很讲究,要么靠墙,要么对门,绝不背靠窗户。他认为背靠窗就是漏空,漏空就意味着漏财,结果必输无疑。
  福安麻将的规矩一般是打完四圈后,要重新抓位置。就在大家站起来换位置的空档,倪老魁突然问吴新民:“新民啊,上次跟你来的那位老同学今天怎么没来?”
  吴新民说:“他这个人不喜欢打麻将,所以就没有叫他一起来了。倪总怎么突然想起他?”
  倪老魁又问:“他最近情况怎么样?还做石材生意吗?”
  吴新民说:“他刚刚到上海,哪有那么容易接到生意?他虽然看好石材行业,但没有关系,实在很难做到生意。我看他每天都要到外面跑业务,好像还没有接到过什么生意。”
  倪老魁说:“大家都是老乡,你应该多帮帮他。这样吧,抽空叫他过来一趟。我想跟他聊一聊。”
  吴新民说:“好啊,难道你有什么生意介绍他做?”
  倪老魁说:“我有一个大客户在浦东新开一个工地,听说要用很多石板材。我倒是可以给他引荐一下,你叫他什么时候有空过来一下。”
  吴新民说:“真的假的?如果有生意介绍给他,你明天我就叫他来找你。”

  倪老魁说:“大人说话,还骗你小孩子不成。”
  倪老魁喜欢倚老卖老,吴新民都习惯了,也不跟他计较。
  福安老乡当中像倪老魁这么大年纪的企业家还是少数。他60多岁到上海创业,几年打拼下来,现在资产过百万,纯属大器晚成。他苦哈哈出身,所以一旦有钱还是改不了节俭的本性。用福建话来说叫南京的财主乞丐的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